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強國之路讀後心得-談談文化決定論(上)
2010/03/01 18:27:55瀏覽744|回應0|推薦0

強國之路(WHO PROSPERS -How Cultural Values Shap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uccess),這本書問世的年代距今好像將近廿年了,是傻蛋當兵時從部隊A回來的(快退伍時剛好部隊解編,當時連隊的文康書籍新書要列冊移交新單位,有短少就要賠,至於陳年舊書似乎因為難以管理,上級是決定要送去打成紙漿的,所以傻蛋對此舉沒啥罪惡感是也),當年是覺得此書好像還值得一讀,於是就帶回來了。年前整理得時候,無意間翻到這本書,好奇當初怎麼會把此書帶回來,順手拿起來翻翻,結果傻蛋卻仔仔細細的再讀完了一遍。當年傻蛋還是小看了這本書了。

這本書是談文化對國家政治經濟的影響。如同作者自己說的,這是他前一部著作,低度開發是一種心境-以拉丁美洲為例,這本書談的主題的延伸,也就是一國的文化與價值觀如何影響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當然,探討的主要方針,是針對美國的問題,找的是美國的強國之路。這是個禁忌的話題,文化一般被視為神聖而不可比較的,文化各有其特色與優點,就好像比較閩南本省文化,外省人的文化,與客家人,原住民同胞的文化,對政治和經濟競爭力層面的影響,拿來比較優劣,是政治上的禁忌一般,這個問題我們一般避而不談。不過,只要你注意到作者前一部著作的書名,其實,我們大概會隱隱約約意識到,一個國家的文化與價值觀對該國家競爭力,其實關係可能是相當之密切。這個近似文化決定論,雖普遍不被主流接受(因為二戰時的納粹和法西斯和馬克斯主義代表的,邪惡吧),但文化對國家發展的影響,似乎是一個相當值得探討的主題,不應該故意避而不談。

首先,傻蛋將這本書的立論基礎整理出來。一個國家的文化與價值觀,如果重視未來,才能培養勤勞節儉的態度,才會重視儲蓄與投資(和現代流行的理財投資意義似乎不同唷),才會重視教育的提升,當然,這些行為的後果都意謂著經濟的成長。如果重視現在而不是未來,則必然導致積極享樂,消費文化與儲蓄投資的不足,今天是過去的未來,過去不投資未來,今天自然好不到哪裡去,經濟上的競爭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是重視過去,那麼這個文明必然不會有任何的進步,傳統而保守,進而變得自大而虛榮,因而被時代所淘汰。只有重視未來的價值觀,能夠提升競爭力。一個社會要培養看重未來的態度,則社會公義必須要被普遍的存在。若公義不存,朝不保夕之感瀰漫,人們自然只會及時行樂,這樣的文化傾向消滅進步的可能性,諸如提高生產力的創意,會被當作不合群的破壞安定因素。相反的,有競爭力的文化就站在其反面。以上是一段空言吧?其實這本書是以許多研究分析的結果來做下這樣的推論的,如果你的人生觀是及時行樂或是祖宗的榮耀,我想你會看了很厭煩,當然,我並不建議你繼續讀下去,世事是任人解釋的,我眼中的真相或許是你眼中的虛假,反之亦然,只有客觀的事實能說明一切,習慣捍衛自己價值觀,而不能客觀去分析評估的人,活在自己的幻覺之下,刻意忽視現實,或許會快樂些?

傻蛋節錄一段,葛朗多納(不是此書作者,是書中的引用)的研究,對於進步的文化和反進步的文化之間的差異比較。

*良好文化以宗教解釋及評斷一個發展文化的成功。在反進步的文化中,宗教則可撫慰,說明苦難傷處。

*財富是良好文化中人類努力進取的成果。在反進步的文化中,財富是自然與物質資源,生命則是獲致財富的奮鬥競爭。

*競爭是進步文化中鼓勵卓越,豐富社會的正面力量。在反進步的文化中,競爭卻成為野心的代名詞,不僅威脅到社會的安定,也助長了惡勢力。

*在進步的文化中,經濟平等要賴儲蓄投資,累積後代子孫的利益。在反進步的文化裡,經濟平等系指平均分配給現階段民眾。兩者對社會的時間焦點有別。

*勞力在良好文化中是一種道德、社會責任感,結合自我表達與滿足的社會形式。在反進步的文化,勞力是一種負擔,必定的災禍,真正的快樂與滿足在工作之外才能得到。

*異端、異議在進步的文化中,有助於前進改革及尋求真理。但在反進步的文化中,則成為威脅安定的罪魁禍首。

*教育在良好的文化中,可激發好奇心與創造力。在反進步、保守的文化中則僅是傳遞固有思想。

*實用主義、理性主義、經驗主義、功利主義是良好文化的中心價值觀,但威脅反進步文化中的安定及持續性。反進步文化強調的傳統、感性及投機取代了理性,造成停滯不前。

*時間焦點在良好的文化中,是可被掌握的未來。反進步文化的時間焦點在過去,未來則是一種定數,反映一種宿命世界觀。

*在良好的文化中,世界因為人的行動與成就感而存在,代表一種樂觀取向。在反進步的文化中,他們認為世界被不可避免的力量控制(葛朗多納詮釋:神與撒旦、多國公司、國際化的馬克斯陰謀),代表一種悲觀,恐懼的傾向。

*生活在良好文化中是,我將成就什麼,在反進步的文化中則是,我將遭遇什麼。

*良好文化可滋生樂觀主義,反進步的文化,則以殘存為目標,是悲觀主義取向。

這個葛朗多納是誰傻蛋不認識的說,不過這些個分析倒是很‧‧‧有同感耶(汗)。你覺得自己的價值觀是在哪一邊比較多呢?囧囧囧!他是以天主教阿根廷分析反進步文化(進步文化則是以好年代的美國為例吧,雖然作者寫此書的時候已經警覺美國文化正在沉淪),進步與落後,到底要用什麼因素解釋,我想如果不考慮宿命論,大概也只有文化的影響這部分,比較有解釋力道了。

這本書的章節主要是分析各個國家成功背後的文化因素,台灣、南韓和日本,泛指受儒家文化的海外華人,都是其分析中極為成功的優秀案例,是美國需要好好學習的對象,當然至少就台灣文化來說,作者的瞭解程度似乎不是那麼深入,對儒家文化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在分析上似乎還有那麼一點誤差(呵呵,沒那麼優秀唷),不過這本書傻蛋是當做一本另類的歷史書在讀的(這種角度讀國內的著作是不可能看到的),至於各個國家的文化以及如何促成經濟奇蹟部份的心得,就留下一篇再寫了(懶懶懶)。

Ps.近期會針對一堆老書的心得作發表,之後就得專心點找工作!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381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