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19 18:27:58瀏覽587|回應0|推薦0 | |
一樣,這是讀杜拉克談未來管理這本舊書,傻蛋的心得。同樣的,大多數的內容不是自己心得,只是照本宣科重述而已。 杜拉克先生眼中的領導力,不等同是領袖的人格魅力。像史達林、希特勒和毛澤東這樣的人,領袖魅力是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的,但是這些人不是領導者,而是誤導者(misleader)。領袖魅力反而是領導人的致命傷。相信自己太完美,不可能犯錯,而沒有彈性,也無法接受變革,這些都對領導極為不利。而以成果來看,那些成功的領導人,往往不具所謂的領袖魅力或人格特徵。傻蛋想啊,把領袖魅力看成是領導力的人,或許暗示了這傢伙正期待著被誤導,或是他自己也很想扮演這樣風光的角色,重點在風光,和領導本身則沾不上邊。 杜拉克先生認為,領導不是人格魅力,領導是一種工作而已。 先聲明,以下這一大段文字是照抄的。傻蛋覺得這段文字值得一字一字的抄,耐不耐煩看是各位看倌的自由了。 有效領導的基礎是釐清、界定組織的使命,以及明確和公開的確認這個使命。領導人設定目標、優先課題,也設定及維護標準。他當然也要有所妥協,事實上,有效能的領袖痛苦地明白,他們並不能控制整個宇宙,只有史達林、希特勒及毛澤東這類誤導者,才會有這種幻覺。有效能的領導者在妥協之前,已經釐清什麼是對的及好的,他們的首要任務是充當吹奏出清脆聲音的喇叭。 領導者和誤導者之間的差別在於目標。即使迫於現實-可能涉及政治、經濟、財務或人事問題-而必須有所妥協時,這種妥協與其使命及目標是否並行不悖,將決定他是不是一位有效能的領導人。此外,他是否固守一些基本原則(自己以身作則),或認為原則是可以"犧牲"的,也決定了身為領袖者是否會有追隨者,或是只有趨炎附勢者會跟隨在身旁。 領袖應視領導為責任,而不是汲汲於高位及特權。有效能的領導人很少是"縱容"的,但是有差錯時,他們不會怪罪別人。假如邱吉爾是一個清楚地界定使命及目標的領導案例,那麼,二次大戰期間的美國參謀總長麥克阿瑟將軍,就是一個憑藉責任領導的範例。杜魯門的名言,責任至此不再推諉(The bucks stops here。),仍是最好的定義之一。 正由於有效能的領導人知道,必須負最終責任的是自己,別無他人,因此不會害怕同事及下屬更有能力,然而誤導者就會害怕,因此總要整肅人。一名有效能的領導人鼓勵、鞭策有能力的同事,並以他們的成就為榮。此外,由於有效能的領導人認為,自己必須為同事及下屬的過錯負最終責任,因此他看待同事及下屬的勝利為他的勝利,而不是威脅。 當然,一位有效能的領導者了解某種存在的威脅:有能力的人通常野心勃勃。但是他也明白,由野心勃勃的人為其效力,總比由泛泛之輩來的風險小,畢竟,領袖最嚴重的敗筆是在離開或去世時,組織隨即瓦解了。如同史達林一死,俄羅斯變政隨人亡的情形,在公司也是司空見慣。一名有效能的領導人曉得,領導的至上任務是創造人類永續的精力及遠見。 有效能領導的最後條件是-博取信任,否則不會有任何追隨者。領袖的定義即是,一個有追隨者的人。信任一位領導人並不代表一定要去喜歡他,也不一定要事事贊同他。信任是,對於領導人說到作到的信念,對於所謂所謂操守的信念。一位領導人的行事和他宣示的信念必須一致,或至少不牴觸。另一項十分古老的智慧是:有效能的領導人不一定聰明,主要是必須言行一致。 抄書的部分到此為止,部分傻蛋讀來不通順處稍加換字,但大致是照抄的。 這段說明是杜拉克對打電話來教領導如何培養領導力的一個傢伙說的。那傢伙聽完後只覺得,這和他們本來認為有效能經理人的條件,根本沒有什麼兩樣。看起來,比較像是一般的道德原則吧?但是,這些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這種道德性的敘述往往才是最難做到的。 知易行難?傻蛋的看法不一樣。並不是行難,而是大多數人都是選擇性的知,只挑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去知,說起來,知是知了,要考試申論都沒問題,但是這種知只是幻覺而已,只是表面上的知,對於內涵根本沒有用心去瞭解,所以自然難以實行,畢竟,幻想是很難輕易實現的。 所謂的道德,多半有點違反人自私原始的本性,道德的教條,如果被當成知識看待的話,通常會流於表面,而不會真的貫徹,畢竟,這是違反人性的。就以把所有最終責任都擔在自己肩上這點來看,一般的領導人,卸責的功力還比較讓人印象深刻吧,當然,這樣的領導人通常也很難得到什麼成功的。簡單的道德諍言,往往是最難實行的。 最後拉回領導力的基礎,做個總結。清楚的確認目標,堅持信念,而不是追尋身為一個魅力領袖所得到的光彩,這是正確領導的最最基礎。不覺得,若能做到這點,其實就相當難得了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