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相性概念的應用
2014/06/24 01:12:18瀏覽265|回應0|推薦1

早期光榮的戰略遊戲,有一種叫做相性的設計。曹操和歷史上的曹系人馬,相性接近,招募武將的時候容易成功,忠誠度也比較高,不容易被挖角,反過來,如果對象是相性剛好相反的一方,就君主為曹操的情況下,遊戲設計的極端相性是袁紹,袁系人馬就最不容易被曹操招攬,就算登用成功忠誠度也低,容易被挖角。而那些小說裡先是袁紹的人,後來成為曹將的,因為遊戲設計的限制,這些人,好比張郃吧,在袁紹陣營裡面就是不太忠誠的了。這種設計其實還真是沒啥道理,好比三國演義裡頭,張遼算是那種忠義之士吧,跟了哪個老闆,只要老闆不是太糟糕,基本上就是死忠的,對呂布也是,後來對曹操也是。這些戰略遊戲的相性這玩意兒的設計還真是說不通,亂七八糟的,不合邏輯與人性。最機車的是,後期的一些設計,忠誠度還不能用錢砸,常常會碰到一個強力的武將,忠誠只有四十幾,只能靠送珍貴且數量有限的寶物加那麼一點點,陣營不同,真的就是不能用,於是,就有那種死對頭陣營的勢力不會加入的效果。遊戲嘛,也沒啥好說的,因為目的是讓歷史人物能夠盡量的抱成堆,用這樣的設計,達成這樣的效果,也差強人意啦。但是,曹操和袁紹就是死對頭,劉備和董卓就是勢不兩立,孫策和嚴白虎就是水火不容,喔喔,這是被定義出來的,然後透過相性的設計實作,用一個零到兩百五十五的數字當相性,數字差越小的,兩個人的相性就越接近,三國鼎立的三大集團剛好大致的分配到三個數字區段,嗯嗯,雖然這是有點草率又不合理的設計,但是要配置這麼多人物的相性值,也是一件需要很用心的工作呢。

雖然說上面的閒話基本上是沒營養的廢話,但是啊,相性這個概念倒是挺有趣的,甚至,或許還很實用唷。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就是容易抱成團,又或是,我們可以從經驗得出,某些人只要湊在一起就是會起爭執呢?人與人之間的配合,根據每個人的特質不同,適合合作的對象其實也是不一樣的。信仰與價值觀完全衝突的兩個人,要湊在一起合作,基本上是很難的,也是很沒有效率的。讓一個痛恨說謊的老實人去詐騙集團工作,能不彆扭嗎?讓一個重視工作效率為自己存在信仰的那類人去那種只需要做好對上級的公關,萬事皆可應付了事的公務員環境裡工作,同樣是不合宜的。那麼,還有一種人,那叫變色龍型的人吧,反正就是,到一個環境,就是觀察掌握主要權力的老闆是誰,然後凡事迎合老闆的心意,老闆喜歡的就是對的,嗯嗯,這類的人能算得上是沒有相性的限制嗎?應該說,還是一樣是有相性的影響的。或許在這種抱大腿的奴才習性之下,個人的特質與信仰真的被改變了,但相性的影響仍在。拍上級馬屁的人真的了解上級的真正想法嗎?另外一個問題是,這些個抱大腿奴才真的是真心的想和老闆的價值信仰同化,還是只是為了利益的純粹演戲而已呢?當老闆的想法被拍馬屁者摸透的時候,這個老闆八成要倒大楣,因為笨蛋往往難以保護自己的財富與權勢。反過來說,真的值得去抱大腿的厲害老闆,又豈是下級輕易能夠揣摩心態的?思考方式與價值判斷取向越接近的人,通常合作起來效率越是好,不必要的矛盾越少,效率自然就越高吧。

坦白說,如果是以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合作來看,這個和自己相性接近的人合作效率較高的概念是沒什麼用的。但是,如果存在著上下級領導關係的時候,相性配合度高,那就非常重要了。在一個理念不合的領導下面做事,要保持積極性,是很困難的。要站在上級的立場考慮,為上級分憂解勞,如果在做事的信念,好壞對錯的判斷都有歧異的情況下,就算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有好的成效吧?一般人,大多都在三十歲以前就定型了,很難再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定位自己,大約就是在一條差不多固定的道路上慢慢前進罷了,那種上級要改變屬下,或是屬下想要影響上級的企圖,通常是很難實現的。招募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員工,或是跟了一個不適合自己的老闆,通常都是無言的結局,不及早了斷,時間久了,身體或是心靈的健康,其中之一大概會出大問題。簡單的說,假如彼此都能夠開誠布公的話,要招募人才的一方能誠實的說出自己是怎樣的組織,要用人的主事者的心態與價值是怎樣的,而要找工作的一方也能同樣誠實的說明自己是怎樣的人,人生的目標理想及重視的價值是什麼,那麼,透過相性來媒合人才,或許會比用學經歷,技能證照等等的方式來得更有效率。相信企業存在只是為了撈錢,為了佔便宜的一類人,在黑心的領域裡面自然容易合作,如果把自己偽裝成道德高尚的企業,然後招募一些認為企業有社會責任,是為了客戶的需求存在的那種員工,結果一定會是合不來的。同樣的,那種官僚價值根深蒂固,思維與做事習慣只求卸責的公務員環境,同樣也是極不適合那種積極冒險追求創新的人。

說實在的,技術上,只要透過用心設計的問卷形式,就能實現這種用相性來配對人才的機制。設計幾個題目,然後依據程度給五到九個級分那樣吧,企業做一份,人員做一份,然後啊,每題兩者之間的差看是要平方還是三次方,全部加總能得到一個數字,接著看是要除題目數還是要來個開根號之類的公式處理一下,要得到一個容易解讀的相性其實不難呀!假如題目設計得宜,且雙方皆是誠實的填寫答案而非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化有吸引力的話,相性越合就越速配,除非是企業本身商業模式先天就有問題的,薪水什麼的後面再談就行了,找到真正適合,理念相近的人,薪水什麼的根本不會是問題的,有多少價值,自然拿多少錢啊。

要在職業媒合上實作相性的機制,技術上真的不難。真正的問題在於,有多少企業真的了解自身是怎樣的理念,有多少的求職者真的清楚自己是怎樣的想法。不是為了弄出一副我很好很吸引人的外在形象,而是真的就自身的價值與信仰來回答諸如:我認為企業存在的使命,在創造有價值的財貨或勞務來滿足客戶的需求與利潤最大化之間,前者絕對重要給一,兩者同樣重要給五,後者絕對重要給九,請依照您認為的比例回答,嗯嗯,如果一個企業內部文化與風氣真的是用九當作經營的最高指導,這個九,企業敢大方的公布出來嗎?好像不太體面,是不是填個六或七比較恰當?個人也有同樣的問題,會設法揣摩,老闆希望看到的答案是什麼,而不是依照自己真的認為的那個答案在填寫。原因?就是怕丟人,怕沒人要。但這個機制如果真的落實了,企業號稱自己的價值觀是重視員工共同成長,但實際上的作為是為了提高獲利任意裁員,這樣公然的說謊其實是最明確的宣示這是賊窟呢!同樣的,員工針對價值信仰填寫的問卷,如果錄用之後,被發現根本就是難以解釋的欺騙,這樣的人同樣的是不值得信任的三流貨色。如果把信用拿來當作一個公開的考核,個人與企業除了一方面應用這個相性媒合系統,同樣也接受鬆散但公開透明的信用考核,這個機制或許能夠運作的相當有效率呢!當然,有勇氣誠實坦率的個人或是企業,現在在台灣,應該是相對少數吧!

當然囉,相性這個概念,除了用在工作媒合,還有很多其他場合也能用。交朋友之類的,或是娛樂領域的創意,也能用簡單的問卷型式來設計模型計算相性呀。不過,關鍵在誠實,這一點應該是不會改變的,至於實際應用,倒是能有許多變化。

其實傻蛋覺得,最有價值的,或許是能夠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再思考一次,我真的是這樣認為的嗎?我的這個誠實的答案好像有點破壞形象,喔,那麼,如果我想要誠實的填寫自己覺得形象還過得去的答案,自己的心態與價值需要多少修正?這些修正有沒有可能反而對自己其實更好?黑心奴隸主老闆,盜賊型員工,有可能是祖宗家訓傳承下來的自私虛偽所建立的吧。如果能夠有個省思的機會,這種絕對自私虛偽損人利己無所不用其極的信念,對自己真的就是最好最有利的嗎?

說到底,沒事胡亂想想,有時候還挺有點意思的,嘿嘿。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446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