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不對題的故事的微創新
2019/03/03 22:27:03瀏覽1453|回應0|推薦4

傻蛋這次的胡說八道,說的是關於那個非死不可的事。

 

就技術上和服務本體來說,非死不可,也就是臉書,真的沒有什麼。

用不用錢的架站軟體,如WordPress,不需要什麼技術,就能實現大部分非死不可本身的大多數功能。

如果跳過不看網路效應,大者恆大的這個要素,非死不可不太可能賺那麼多錢吧?

 

傻蛋記得不過幾年以前,非死不可的企業形象和現在是完全不同的。

當時有新聞統計,超級大科技企業之間,如谷歌蘋果等等,人才的流動,當時其他大企業相對而言都是流出,而臉書是最大的流入。

也就是說,非死不可曾經是更被卓越的員工嚮往的企業。

和現在的烏煙瘴氣不一樣哩。

只是因為很賺錢?

應該不是。

 

其實當時的臉書不僅僅一個社群網站服務而已。

臉書更是一家以技術為基礎的企業。

而且還是有自己的企業哲學的企業。

曾經的臉書的企業哲學,叫做連結。

把這個世界連結起來,打破國界種族等等的限制,更多的連結,更美好的未來。

而那個時候,臉書做的事,很多也是和這個目標相符的。

例如,開發出的技術,開源出來貢獻給社群,如React.js,當時完爆GoogleAngular.js,在網頁前端開發紅極一時。

因為規模大,所以資源多,加上開放的經營理念,所以,各種服務與工具都可以和臉書連結,然後,借臉書的流量來賺錢。

大家多多連結,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是臉書的黃金時代。

有了錢,臉書甚至進一步提出一些計畫,如提供熱氣球的網路服務給非洲人民那樣。

這是曾經的臉書,也是現在的非死不可。

 

臉書能賺很多錢自然不是簡單的喊喊口號,講講人文精神。

臉書的社群媒體網路服務本身沒什麼大不了的,但臉書的廣告機制卻不是。

方便買廣告的人的操作,有效的廣告方式,這才是臉書無與倫比的護城河。

當然啦,在這個廣告機制之下,臉書用戶的個資某種程度是被變賣的。

但,應該是還好吧,用免費服務,資料被用來做一定程度的營銷,也不是不能接受。

照理來說,這是雙贏的故事,臉書應該可以繼續的連結全世界,保持統治地位才是。

很多的廣告主都被臉書的廣告系統的效率所綁架。

買其他廣告的報酬率都遠遠不如臉書。

甚至,在電子商務上,如何買臉書廣告變成一種新的專業。

熟悉網路操作與行銷活動,能快速把生意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怎麼買臉書廣告,還有專業的顧問服務。

這是臉書的最高峰了。

不但有大量用戶,甚至還被綁了大量不得不學習如何使用臉書的廣告主,結構性的優勢一時無二。

 

那接下來呢?

接下來是臉書的焦慮。

臉書賺了很多錢。

有錢就可以買買買。

買個小公司,配合上大企業的技術與各種資源,更有機會發揮綜效。

更重要的是,可以透過併購,把潛在競爭對手買下來。

長治久安唷?

接下來的故事我們很熟。

非死不可開始爆發用戶資訊洩漏。

因為霸道,以及獨佔地位而被各國政府挑刺。

因為要滿足資本家的需要,已經獨佔的前提下就是快速漲價。

臉書的廣告越來越貴,但還是相對有效一點點,因為臉書催生出來的新商業模式多半變得要死不活的。

臉書變成了新的廣告媒體,不酷,年輕人與討厭太過商業化的人開始逃離臉書。

最後一擊則是假新聞與政治問題,讓臉書的中文名稱完全可以更名為非死不可了!

 

值得注意的是買買買。

買買買可能是臉書價值觀崩壞的開始。

臉書想把閱後即焚的SnapChat買下來,被拒絕。

於是臉書也推出相同的功能。

SnapChat創造了Story這樣的新功能來做出差異化,又,被臉書完整的抄襲了。

要不就賣給我,要不我就抄襲用錢砸死你嘿!

看到這裡,非死不可就從連結世界的一等公民形象,變成流氓形象了。

是非功過是很難講的,臉書的形象已不再討喜,卻是事實。

 

傻蛋要胡說八道的,就從這個被抄襲的故事功能來說囉!

 

其實不論是臉書,還是其他社群媒體,提供的,都是內容。

都是吸引用戶讀者的內容,把用戶黏住,再進一步挖掘商業價值的方式。

而能夠娛樂我們的,不就是故事嗎?

故事,也算不上什麼大不了的創新吧?

 

傻蛋要胡說的是,一個近年在對岸很流行的降維打擊的概念。

兵對兵將對將,正面對決的競爭,同質競爭,肯定是大者恆大。

除了偶爾碰到腦殘的自毀長城,否則一般競爭,錢多的優勢是很明顯的。

所謂的降維打擊是,站在對手不同的高度,用堂堂正正的陽謀,創新的商業模式,將對手淘汰。

簡單例子是免費商業模式對付費商業模式的鬥爭。

雖然免費的更貴,但人性就是貪小便宜且短視,所以免費模式實現了降維打擊,付費的商品服務死傷慘重,潰不成軍。

當然這是個不好的例子,免費模式像蝗蟲,而且免費模式之間的競爭同樣慘烈,但降維打擊的概念還是清楚的。

 

那來看看非死不可的護城河,社群網路的網路效應。

非死不可的用戶是全世界最多的,平台功能也是最完整的,廣告的生態體系也是最完善高效的。

用模仿相似的商品服務模式的方式,要打敗非死不可,非常困難,近乎不可能。

想靠初期的燒錢補貼來獲取新用戶,建立網路效應,時機早就已經過了。

為了一點點好處,換另一個非死不可,太麻煩了。

但非死不可能不能被降維打擊?

應該是可以的。

甚至可以這樣說,在對抗降維打擊上,非死不可比對岸的企鵝通訊軟體還弱。

同樣用免費思路來看,改變一個前提試試。

非死不可把用戶數據當成可以被任意營利的資產。

換句話說,非死不可是以商業利益高於用戶自主權作為商業模式的基礎的。

如果,把接收怎樣的廣告,轉換成,用戶要主動接受才生效,重新定義用戶與平台的關係,那就有機會形成降維打擊。

因為現在很有效率的廣告平台機制就是以,用戶數據必須任意被用來營銷作為前提的,若從這個基礎上做差異化,非死不可就很難跟上。

對岸的企鵝通訊軟體本來就沒在賣廣告賺錢,所以不怕這種打擊,但相對的就是印鈔能力差非死不可差遠了就是。

接著,非死不可也是有些東西可以抄的。

那個連結全世界的價值觀,完全可以模仿啊。

拿掉死要錢的價值觀,建立一個用戶主體性與主動性更高的新社群平台,是有機會的。

而且要抄也可以盡情的抄,大企業可以明目張膽的抄襲小企業的創新點子,小企業為什麼不能模仿大企業的核心理念?

只是理念與概念,與專利無關的模仿,這個很可以啊!

 

傻蛋這篇文章只是胡說八道而已,所以,例子就刻意隨便一點。

就拿非死不可抄襲SnapChat的故事來當發想起點吧。

核心置換是,用戶的數據主權要由用戶擁有,尊重每個用戶對自身數據的擁有控制權力。

以此前提,把廣告利益最大化的商業模式替換掉,可以用連結價值最大化來取代,商業模式仍然可以是廣告費,但需要加以節制,組織的使命是創造連結,獲利只是生存必要的,這可以說是管理學的經典模式了。

接著繼續抄啊,故事當然也可以抄,只是簡單的概念為什麼不抄?

故事既然是有限制的特定形式的內容格式,那我們不要全部照抄,就抄這個概念就好。

故事性,怎麼搞?

隨便拿些想法來湊湊弄個例子吧。

傻蛋前一陣子看到有人感嘆台灣的流行音樂事業都是重複的芭樂歌,喔,簡單拿這個來玩吧。

如果設計一種故事,遊戲規則是,需要從芭樂歌,排除音樂專輯的雙面前四首主打歌,的其他歌曲裡面,任意挑選五首做組合,然後湊出一個歌詞之外不超過兩千個字的小故事,然後針對這些故事做推送與排名呢?

就是個小小遊戲,讓不被聽見的芭樂歌能發揮餘熱,做再創作,也是故事哩!

簡單設置幾個分類,搞笑類,騙眼淚類等等,設法增加用戶的參與度,讓用戶在這些活動中更緊密的建立更多有趣的新連結,可以吧?

重點是,傻蛋這只是很刻意的隨便例子,比芭樂歌的廢物利用更好的點子到處都是吧?

可以玩的方式很多,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完全可以讓用戶自己發揮創造力,弄出更好玩更有趣的社群連結。

配合調整後的經營理念,找出合適的新玩法,對現在過度銅臭,又不夠尊重用戶隱私與個人主控權的社群平台生態來說,有很大的降維打擊的空間吧。

換句話說,要送現在一點也不酷的非死不可去安息,可能的方案與空間,好像還蠻大的感覺啊!

 

這是一篇胡說八道的文章,主題模糊沒重點的爛文章,看到什麼內容都是你的幻覺,不用懷疑,這就是傻蛋故意寫的爛故事,用來噁心諸位看倌的,哈哈!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25047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