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7/16 01:41:14瀏覽2766|回應0|推薦5 | |
第一次聽到這本書書名是傻蛋高中的時候。二十幾年前的事了。 傻蛋高中時的數學老師有提過這本書。 記得當時數理資優班的那些同學好像也有讀這本書的樣子。 傻蛋記得高中時的數學老師很厲害,不但講得很清楚,而且還很有趣。 傻蛋沒補習,也不喜歡大量的練習,考試常常眼殘沒看清楚題目而寫錯,或是不小心計算錯誤,數學成績算不上優秀,不過聯考剛好題目簡單失誤又少,成績還不錯就是了。 真的只有上課專心上課,小考寫錯與不會寫的確實檢討,回家從沒在唸數學的。 而且雖然傻蛋唸社會組,但傻蛋覺得數學是有趣的。 所以在那個時候,就覺得老師真的很厲害。
傻蛋一直很好奇超厲害的數學老師是怎麼鍊成的。 除了教學之外,還有很強的自信與感染力。 而且老師還特別強調,考試成績好根本不算什麼,考試成績好而且又特別能玩才是真正厲害! 很多同學都會把厲害的年輕老師當成模仿學習的對象吧,不只是課業,連同價值觀和思考方式,都會一起學吧。 不過畢竟還是有許多特質上的差異,傻蛋並沒有把厲害的數學老師當成模仿學習的對象。 但這不妨礙傻蛋的好奇心。
嗯嗯,傻蛋是看到這本書上的小標題,台灣第一暢銷的科普書,才出於好奇心把這本書買下來讀的。 讀完這本書,傻蛋覺得好像有點了解當年的數學老師是怎麼鍊成的耶! 這個費曼先生應該是他的偶像與模仿對象吧! 這是本很有意思的書,三十幾年前的書了,但現在讀起來,卻一點也沒有過時的感覺。 這讓傻蛋很懷疑,就文明與科學思想的角度來說,這三十幾年來,這個世界是不是原地打轉,或甚至開倒車哩!
前面廢話一大堆,來說說這本書的內容與傻蛋的感想吧。
費曼先生從小就養成了動手實驗的興趣與喜好。 他很喜歡修理東西。 靠著不斷觀察思考與反覆嘗試,得到克服難題時的成就感。 我們小時候大概都在背一些沒營養的死書,接受提高服從性的洗腦教育吧? 父母師長似乎也不是很喜歡好奇心太旺盛的小孩? 小心別把東西弄壞了,弄壞了要賠的唷! 所以不敢實驗,不敢亂碰,怕帶來麻煩。 傻蛋高一上學期時的電腦課,成績是被當掉的。 那個時候的老師教的是Basic語言。 然後呢? 傻蛋剛好是分到後面的電腦,每次上課,電腦剛打開,就當機了。 前面是486,中間是386,後面是286快被淘汰的電腦。 那個年代還特別講究關機需要很小心,絕對不能直接關電源。 所以根本就跟不上前面老師在講什麼,每次都只能很緊張的開電腦,然後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因為,又當機了! 甚至那個學期的成績,五十分,傻蛋都不知道是怎麼來的。 怕弄壞很貴的電腦咩。 升高二的暑假因為怕跟不上別人,於是老媽買了電腦。 學習當然是藉口,電腦就是傻蛋玩遊戲的載具啦。 電腦就是傻蛋自己鼓搗的玩具囉! 某些來源不太正確的遊戲一安裝或執行,電腦就會當機,而且必須徹底重灌! 製作開機片,準備滑鼠驅動程式,因為常常壞,所以重灌了很多次。 重灌啊重灌的,就變得不怕把電腦弄壞了! 或許也就是這個意外的經驗,傻蛋大學意外的選到資管系,學程式語言的時候,就變成少數能跟得上的優秀學生了。 費曼的童年經驗比傻蛋強太多。 傻蛋還在怕弄壞這怕弄壞那的,小費曼就已經在修理收音機了。 傻蛋的生活經驗真的連半個多世紀前的費曼的零頭都不到。
然後是費曼先生的惡作劇喜好。 這真的是要看個性,傻蛋就是乖寶寶,不喜歡惡作劇。 但,費曼的惡作劇是真的很好笑。 對,以今天的標準,而不是半個世紀以前那種保密防諜愛國愛領袖的風氣來看的。 所以說,這本書雖然年代久遠,但並不古板沉悶。 是很有笑點的書。 而且能夠從這本書裡面,感染到費曼先生很肥很肥的膽。 真的很大膽的惡作劇。 或許也需要同樣的大膽,才能有創造力吧? 費曼參加曼哈坦計劃製造原子彈的時候,特別喜歡破解密碼鎖,來證明保密機制根本完全不夠。 真的是很惡趣味。 最後,沒辦法解決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用人工方式隔離費曼與他們的保險櫃來讓問題消失,哈!
至於費曼先生開始工作與教書時期的玩樂,逛酒吧,把馬子那一段,傻蛋就不是那麼喜歡啦。 愛玩,會玩,能玩?秘訣是別當紳士才能約砲成功? 這要看個性與價值觀,這部份傻蛋個人是不喜歡啦。
然後是音樂家與畫家。 費曼先生玩業餘音樂,玩到能加入巴西嘉年華會的比賽。 學畫畫,則可以賣畫出去,開個人畫展! 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但過程與內涵其實很好笑。 最愛的,還是物理。 業餘興趣,可以調劑,可以在靈感枯竭時讓人重新振作起來。 這部份就很逗趣也很有啟發性。 到這裡為止,也就能夠勾勒出傻蛋高中時厲害的數學老師是怎麼鍊成的謎題了吧。 或許不是最完美的,但那也是一股很有影響力的清流了。
最後討論的是費曼先生對當年代的教育與學術腐敗的批評。 神奇的是,這些批評似乎放到現在仍然相當適用。 唯一的差別是填鴨死背的形式變得更滑稽荒謬了而已。 必須要以能夠實際應用的例子理解科學,我們才能真正學會它,才能真正的拿來應用。 死背的,只能應付考試而已,換個問法,就不能變通不能回答了。 學了一大堆除了考試之外,不知道怎麼應用的知識,和什麼都不懂沒有兩樣。 教育改革,雖然似乎是想改善這一點,但效果很差吧。 連要解決什麼問題都沒弄清楚,只會自欺欺人,半個世紀前的學界是這樣的,現在台灣的學界政界也還是這樣的。 以費曼先生的標準的,什麼都不懂的廢物,現在基本上仍佔據台灣大量領導階層吧? 當然這不僅僅是台灣,廢物到處都有,每個年代都有。 但當廢成了風氣,成了文化氣質的時候,那就大大不妙。 我們這個生產力過剩的豐饒的時代,知識網路連結普及的嶄新時代,嘿嘿,科學精神,科學的品德,不自我欺騙的實證素養,好像沒有什麼長進。 感覺有點像小說三體的情結。 擔心人類繼續研究科學,會在競爭力上發生突破,所以三體文明搞些讓地球人類內耗的玩意兒,讓我們不再追求真理,好讓其侵略計劃不至於受到威脅。 看看政治人物的發言,專家學者的發言,常常看到很多邏輯就不通,沒有想法,沒有科學態度,只想用數字與方程式的神秘詞彙包裝自己其實什麼也不懂甚至根本就是居心不良的謊言吧? 我們真的在進步,真的在研究科學追求真理,在追求與改善更好的未來,還是只是自欺欺人的在搞內耗而已,這是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吧!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