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12 14:29:40瀏覽4129|回應17|推薦7 | |||
最近在與人討論的過程當中,談到中華民國的國際選擇是有限的,並非任意的。這點我同意,但是在這點上我認為,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選擇,實際上受到內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兩方面的相互影響。外部因素是我們所處的國際局勢及國際地位,而內部因素是我們的政策思考方向及人民認知。我們很難直接修正外部因素,但是修正內部因素,進而去影響外部因素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一直很好奇,如果我們撥出同等於將遊說美國國會議員的經費的支出,去遊說英、俄、德、法、日、泰、印度、巴西、土耳其這些國家,對於中華民國目前的外交局勢會有什麼影響。由其,我們是不是有需要遊說人大代表呢? 在繼續討論下去之前,其實有一件事情更需要釐清。究竟,中華民國是要維持自身的主權獨立與完整,還是要與人民共和國合併,或是,台灣地區要脫離中國獨立?這三種不同的路線,需要配合的是不同的三種方式,雖然其中有些部份是相同的,但是絕大部分是截然不同。 與人民共和國合併,只要依既有政策走,等到美國點頭或是無力管的時候,就會自然發生。因此就策略上沒有太需要多討論,姑且就不談這方面的策略了。 這年頭,一個國家要獨立,又不要影發戰爭,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方面是要離欲脫離的國家軍隊能調度的範圍夠遠,又要有強大的外國勢力撐腰;蒙古獨立便是如此。另一條路,就是你要跟欲脫離的國家關係夠好,至少要好到他不介意你脫離;喬治亞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是這樣,馬其頓脫離南斯拉夫也是這樣。不然,就唯有選擇一戰。 這還不打緊,問題是,不惜一戰是否就能夠獨立,還是個問題。依照最近獨立的東帝汶跟科索沃模式,要獨立多少都得要經過聯合國託管的階段,聯合國託管屆滿還不見得一定能夠獨立。這還沒有考慮到,中華民國現有軍事力量有沒有能力(更重要的應該是有沒有心)阻止中共在國際介入之前完全控制台灣全島。不過,不論如何,開戰應該是循求主權獨立(或是兩岸問題解決)最迅速的方式。 這樣的推論下,謀求以現有中華民國架構,使主權受到國際承認,應該是最為人道、不流血的手段。若是要走這條路,就絕對不可能在外交上休兵,反而是要大肆的在各方面加強鞏固外交。另一方面,這並不表示不需要向人民共和國靠攏,反而是要以國家層級姿態,在國際環境中支持人民共和國的立場。或是以其他的方式,使人民共和國認識到,中華民國以國家身分存在是對其有利無害的,這樣才能使兩岸關係走向國與國之間的正常化。 基於這點,我認為我們是應該花更多的精力與金錢,去遊說人民共和國的官員;甚至還需要去改變他們人民的思想。中華民國難道不能是一個「屬於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國家嗎?中華民國身為一個國際上不論政治經濟(even 軍事)都強而有力的盟邦,以及身為一個人民共和國內經濟發達的地方。兩者相較,在未來多極體系、區域強權決起的世界當中,究竟哪個比較有利?是德國合併奧地利的影響力比較大,還是德國與奧地利站在同一線的影響力比較大? 如果,我們無法說服人民共和國,使其認知到中華民國的存在對其有利,就必須為其他能力足夠的國家創造價值,使中華民國以國家身分存在對其有利。如此才有利於維護中華民國之主權穩定。 遺憾的是,有相當多數的國民,是既不想統,也不想獨。平常看新聞報導的時候慷慨激昂,但是實際上沒興趣思考國家主權,也沒意願維護國家安全。這種心態,使得我國成為一種名複其實的第三者國家,我最近也打算撰文討論這個名詞及這樣的狀況。 然而,除了鞏固主權、與大陸合併、獨立跟沒有作為的「唯持現狀」之外,難道沒有其他的路嗎?或許也不是那麼的絕對。再天馬行空一點,最近其實花了不少心思,在思考如何削弱國家的權力,使國家成為像保險公司或是銀行那樣的服務性企業。我不爽就可以退保,就可以把身分證剪掉,換一家公司辦。不過,這個層面有太多問題,像是公共財之類的東西,由什麼單位來建設,還需要更多考量。 不過,能夠不去效忠一個特定國家,不愛一個特定國家,不認同一個特定國家,也以同樣的態度對待民族,我認為是件好事。這類東西已經引發太多不必要的仇恨、衝突跟戰爭了。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