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6/03 18:46:54瀏覽953|回應0|推薦1 | |
傳銷/層銷、直銷發展至今其實主要的著眼點在傳銷,直銷只是外衣,傳銷才是本質。原本直銷打的宣傳是減少中間商剝削,因此你可以買到比市場上更便宜的價格;傳銷說白了就是你要有下線,層層傳下去,簡單的說就是別人消費你賺佣金的概念。
我們先從這幾點延伸來談傳直銷的迷思: 1. 同樣的商品你真的可以買得更便宜嗎? 絕大部份的"關鍵"原因是市面上根本沒有這種產品,如何比較? 又或者標榜類似的產品在這裡賣的比市面上的用途更多、效用更好,價格卻"差不多",還可領獎金,所以聰明如你當然應該要在這裡買。 2. 真的沒有中間商的剝削嗎? 如果純粹直銷的話是有可能的,但傳銷就絕無可能!難道獎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難道各種獎金加上線的"輔導佣金"會比傳統中間商剝削的少嗎?不會!因為如果獎金少了就沒有人來做傳銷了,而如果你沒有被剝削或剝削別人就不叫傳銷了。 "傳"就是"層","傳"一個就是一個"層"、"傳"兩個就是兩個"層",怎麼有跳過中間剝削呢?只不過把難聽的剝削改名成獎金罷了。 3. 我不拉下線可以賺到錢嗎? 當然不可以!而且你還得花錢自己買"一點",否則你不買不拉,即使"組織"不把你踢出去,其他人也"看不起"你,你還有臉留在組織內嗎? 想要從中賺錢就必須升級,從強固的下線身上賺錢!如何升級?拉人、買或賣貨!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傳銷的本質。 再來,為什麼那麼多人做傳直銷? 1. 打發無聊的時間:一開始接觸傳直銷的人大多是抱著這種心態,上線也是從這個切口先打動你。這說明了為何傳直銷盛行的地方多半是人均收入相對較低又非赤貧的國家或地區,原因很簡單,因為人均收入低必然是沒工作以致閒置人口較多、或主業收入較低非得找副業的人較多,卻又"偏偏"還有些存款可以"心動”。 真相是:如果你抱著這兩種心態之一做傳銷,那麼絕對不可能"事業有成",因為那樣的話不可能"升級",不能升級意味著不能賺錢。 當然假如真的三餐無憂、沒有必須賺錢壓力的話,花點小錢殺殺時間、有人陪著喝咖啡打打屁,倒未嘗不可。 2. 可以看似輕輕鬆鬆、天天打扮光鮮亮麗地、名正言順地和"同事"聊天吃飯,說不定就可聊出下一個"目標",何樂不為? 真相是:好像動動嘴就有收入,其實和一般銷售員沒有兩樣,也同樣辛苦。只不過感覺好很多,尤其對害怕寂寞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因為隨時有上線和下線圍繞身邊,產生蝴蝶效應,心情亢奮不說,外人看你們都像OL或OG,談的都是如何賺錢的"正事",那種良好的自我感覺簡直爆表,正好對準了很多人的胃口。 3. 憧憬有"被動收入"還可"永續經營",這是所有傳直銷最打動人心的必殺技! 真相是:所謂"被動收入"字面上應是坐著、躺著都會有進帳的收入,從哪來?從你的人脈和你人脈的人脈而來。人脈是你除了時間、金錢以外必須付出的代價,且是不知不覺、心甘情願的奉獻。 "永續經營"是讓你想想就會在夢裡笑醒的天方夜譚。"永續"的前提是你必須永續的"活"在"組織"裡,而組織本身先就要能"永續"。加上你必須不斷花錢或拉人然後才能使自己在組織內"活"下來。 不幸的是,世界上只有少數企業可以"長久",但即使如此也還不敢說可以"永續",那麼這些公司又如何能信誓旦旦保證自己可以"永續"?如何保證你的"永續"? 4. 產品是值得你"分享"給親朋好友的? 真相是:藉"說明會"、組織內成功人士經驗分享、年度頒獎大會等等,激發下線的"熱情"(通常是狂熱),讓你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別人、說服別人,當然首先說服自己。 除此,誇大產品的優越性,號稱有專利、可養生、可治病(當然不能說是"藥",必須說是保健品,推銷時怎麼說那是推銷員"錯誤理解"),真假不敢說,但這些必然是公"重點"產品,也是最賺錢的產品,往往別處買不到的,當然價格通常是成本的數倍乃至數十倍,所以其實"分享"的是錢不是產品。 5. 高額和複雜的獎金及"升遷"制度讓人目眩神迷,心嚮往之。 真相是:所有名目的獎金都來自你自己和你的下線,大部分的傳銷公司做的是無本生意,少數的也只是花第一筆產品的成本向廠商折扣購得,之後就靠組織"自動運轉",教你這樣可拿多少那樣可拿更多,緊緊抓住大部人好強好勝、貪心貪小的心理。 當然這還是有產品給大家賣的公司,像所謂的"資金盤"就完全是騙局不值一提。 6. 從此可和貴婦為伍,打入貴婦圈? 真相很殘酷:真正的貴婦或有錢有身份的人有聽過在做直銷的嗎?真正的貴婦圈或高品位的圈子是不會接納假貴婦、假貴族的。 更不堪的是,你的假貴族、貴婦上線好像接納你,很多時候只不過看上你的人脈而已,如果你遲遲貢獻不出你的能耐,他也絕不會讓你加入他的圈子,因為如果當初他和你一樣是期望進入更高的圈子,那他仰望的是他的上線而不是你,除非你的人脈比他更充沛、實力比他更強大,可是別忘了:他永遠是你的上線。 去年以來在台灣繼“葡x”和"美x"後最夯的兩個組織是"艾xx"和"力x"。 "艾xx"和"美x"性質差不多,賣的是日常用品,結合團購的概念+獨家產品;"力x"和"葡x"較類似,以保健品和"醫療品"+獨家產品為主,只不過後者產品較多,前者則是單項產品。 台灣人重養生且愛吃藥,所以台灣健保才會入不敷出、街頭巷尾都是養生館,想當然這兩個最新的外來公司在台灣這個土壤可說如魚得水。 "艾xx"是韓國公司、"力x"自稱是新加坡公司,不過我"猜"應該是馬來西亞公司,因為近二十年來的傳銷公司大部分都是從馬來西亞"發跡"的,新加坡的法令相對較嚴恐怕不易過關,不過創辦人的國籍可能真的是新加坡人,因此可能是偷換新加坡概念而已,反正呆胞不會太計較這種次要問題。 "艾xx"與其他傳銷公司相較特色不多,引不起我太大的研究興趣,而"力x"則是成立僅六年的新公司,據說是2016年進來台灣,但真正在台大張旗鼓應該是2019,有紀錄的本地銷售成績在2018年已達67億台幣,令我好奇心大增,少不得多點關注。 "力x"大膽的只用一種品項挑戰市場,產品號稱是活性幹細胞膠囊,可治百病,其實是出自紐西蘭一家藥廠,市場價約1.6紐幣一顆,廠價無疑就更低了,縱然以市場價計算,一顆也只要30元台幣,可是"力x"傳銷價算下來要賣到兩百五十元左右一顆,一盒60顆大剌剌要價一萬兩千多元,這是什麼樣的暴利? 其宣傳的療效就是鹿胎盤的功效並無特別之處;所稱的幹細胞的研究成果更是子虛烏有,如真有藥物可治百病早就拿諾貝爾獎了。 當然幹細胞研究自歐巴馬時期開放研究以來,確實一直是個熱門課題,但發展至今都只停留在少數移植手術上,遠遠沒有成熟到廣泛應用,更談不到做成藥物食用,何來如此神藥? 大膽之處還不止於單項產品、高單價、大療效,還要求一次最少買七盒(瓶),每盒60顆,總共大約八萬六千元台幣,給出的理由有二:一是七盒可吃半年,一個療程;一是買七盒才"可送"三個"店面"、買六盒可就一個好康都沒有。 "店面"是什麼?只不過是傳銷雙軌制的"具象化",是嫌別人家雙軌制不夠刺激,首創的"雙雙軌"制,以此"逼"你上"賊船",因為如果自用,你只不過花八萬多買了八千多的產品,雖然做了冤大頭但吃進肚子也不算太虧;而利用一般人佔便宜的心態,免費送三個店面明顯是勾引上船的伎倆:既是"不要錢",不物盡其用好像太"可惜",於是本著"好康要相報",迫不及待"分享"給親朋好友,以使"店面"能高朋滿座對吧?然而拉一個人進來只能賺一次介紹費,得拉兩個才有對碰獎金,採單軌制的拉兩個就告一段落,多數傳銷公司採用雙軌制,那麼就得拉四個人,而"力x"卻是實施"雙雙軌"的,你想賺錢、升級或回本,就得至少拉八個人,一個店面基本架構才堪稱"稍具規模"。 可是許多人沒能看透其中奧妙,只奔著比別家高的獎金勇往直衝,卻不算算自己付出的成本也比其他家高得多--用金額數混淆投資報酬率! 如此還有一個好處:剔除拿不出這麼多錢的窮下線和窮用戶,使系統得以"良性循環",使組織立於不敗之地--這是這個系統的精妙之處!也就是說他們一反一般做直銷都是“窮人”而轉向有錢人(只是相對而言,真正有錢人只可能買不可能去做)。 事實上就算你完成初步規模,一個店拉到八個人,你所有獎金還比不上你最初自己花的錢。舉個例子:你找了四個下線,介紹費是一次性的8000/人,付給你8000x4=32000,加上對碰獎金8000x2=16000,一共只有32000+16000=48000,即使再加上有上限、有封頂的所謂直推獎金好了,滿打滿算也只有80000,仍不及你第一次交的八萬多,且不要忘了這四個人都是花了86000的,一個就抵給你的所有獎金,問題是你能一下子拉四個、八個大頭嗎?或許能,但需要時間對不對?這時候他們的話術就是:不急,我們這裡沒有業績壓力! 四個大頭在系統架構裡很多嗎?不!在架構上只不過是半個店喔!一個店最基本需要八個直系,如要把三個店都"初步鋪設"完成,還需另外16個"直屬"下線!想想是不是一直都是你自己在發給自己獎金呢?可是對於公司而言,你拉進一個,它就進項八萬多,即使付你一小部分獎金,光利息收入就很可觀了。 當然,本篇不在評斷產品好壞,更不涉及其詐騙與否,單純討論各類層銷的手法,畢竟生意都是願打願挨的事,如何包裝是各人的本事,如果認同層銷就不必不甘心你辛苦別人躺著賺;想跟著分杯羹,那就只有多"分享"囉! 後記:看到一部視頻,或許比單純看文字更讓你有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1ZO3BoTR0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