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29 21:19:20瀏覽2933|回應38|推薦145 | |
我到過天津數次,通常是匆忙路過,很少過夜。對天津瞭解有限,只記得天津霧霾,天津狗不理包子,海河入冬就結成冰。 第一次跟著旅行團遊北京,有一天遊覽車直接開往天津吃午飯,逛了兩小時的文化街就走了。還不到天津的路上,北京地陪就向大夥介紹天津人說話粗魯,很像罵人。我以為導遊跟天津有仇、偏見,因為我剛好有天津的朋友,人家是詩書達理、文質彬彬,典型的儒者紳士,哪裡會說話像罵人。 幾年後多去了天津幾次,才明白天津人的此罵非彼罵。原來眾所周知,天津人說話喜歡用「罵的」(發音)開頭,有時候在句子的中間或結束加入「罵的」。天津人不論男人女人都說「罵的」,第四聲,罵的,譬如:你敢罵的,意思就是你幹嗎啊!(大約是這個意思吧)我一下子也想不出很多例子來,反正格友有機會聽天津人說話的時候,心裏有數就是。 今天從酒店搭出租車去天津機場。一路上車上的無線電對講機說話不斷,司機有時候也會對著對講機說話。我聽得最多的就是,上午好。他們的「上」聲音低,所以我搞不清楚是上午好還是下午好,還是什麼好。我問問司機,他們在說什麼。司機說是「上午好」,因為早上開始工作,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語先打招呼。 我以前聽上海人或杭州人都說,早上好,天津人則說上午好。如果是下午,就說下午好;晚上就說晚上好。出租車上的無線對講機聲音像是一堆人在聊天,我問司機他是否認得每個人的聲音,他說認得。這一點滿新鮮的。 天津話其實很接近普通話,只是抑揚頓挫比較特別。我上網找到這篇中國十大難懂方言,天津話排名第九。原文來自中國華文教育網。 排名第十:東北話 東北話可以說是跟普通話發音最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隨著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大力普及,可以說已經是家喻戶曉,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幾句,而且東北話從發音上就能體現出東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 但是東北話因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連話,瀋陽話等等,最標准的東北話還是在鐵嶺朝陽一帶,而且東北話有個別字詞的發音還是讓外地人很難聽懂,但是這樣的字詞在東北話里並不長使用。所以東北話排名十大難懂方言第十位,難懂指數2,上口指數9。 排名第九:天津話 天津話可以說從骨子里就透著那種天津人的幽默,相聲藝術經常使用到天津話,以達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話基本上沒有什麼讓人聽不懂的字詞,但是由于天津話發音音調和普通話差別很大,要是說話語速過快,還是讓人聽不懂,所以天津話排名十大難懂方言第九位難懂指數3,上口指數7。 排名第八:山東話 山東膠東半島的城市說話發音和東北的大連話相當接近,一般人都能夠聽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濰坊等內陸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澀難懂了。 山東話以其獨特的發音總是讓人覺得很土,但是聽長了就會感覺到齊魯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就通過這濃厚的山東味體現出來,別忘了當年孔子孟子說得也都是山東話啊!山東話難懂指數4,上口指數7。 排名第七:四川話 四川話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屬于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語音、辭匯、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而以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由于四川人口眾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讓很多人熟知。只要語速不過快,四川話基本上還是都能夠聽懂的。四川話難懂指數5,上口指數6。 排名第六:長沙方言 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眾多,交通便利,因此長沙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響,與普通話距離較小。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5%,因此,它在漢語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個出偉人的地方,而且《紅樓夢》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語境。所以長沙話作為湖南話的代表排名第七難懂指數6,上口指數6。 排名第五:陝西話 陝西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相傳漢字為『文字初祖』倉頡所創造。倉頡是陝西寶雞人,出生于五帝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了。所以陝西方言得天獨厚,博大精深,從這些方言中我們既可以窺視到古老的華夏文化的發展軌跡,又可領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實感。 由于陝西地理特點是東西狹義南北長,各地方言土語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話,因咬音輕重語速緩急不同而內容涵義不同。曾經有個同事是山西人,每次她給在老家的男朋友打電話時總是說陝西話,開始因為我們聽不懂,所以也不避著我們,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磨合,她給男朋友打電話說悄悄話只能背著我們打了。陝西話難懂指數6.5,上口指數6。 排名第四:上海話 我來上海兩年了,由于沒有下苦功夫去學習上海話,至今只勉強能聽得懂為數不多幾句的上海話,只會說說儂好,阿拉幾個最基本的『上海單詞』。上海話和浙江的杭州話以及寧波話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是我個人認為上海話還是比較好聽的,最近我專門找了個上海朋友,加強培訓我上海話,看看靠了三次才通過英語4級的我,能用多長時間才能學會上海話。上海話難懂指數7.5,上口指數6。 排名第三:蘇州話 蘇州話體現了濃濃的古意和一種書卷氣。蘇州人說『不』為『弗』,句子結尾的語氣詞不用『了』而用『哉』,人們聽見蘇州話會有一種親切感。蘇州話歷來被稱為『吳儂軟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軟』,尤其女孩子說來更為動聽。在同屬吳方言語系的其他幾種方言中,等都不如蘇州話來得溫軟。有句俗話說寧願聽蘇州人吵架,也不聽寧波人說話,充分說明了蘇州話這個『軟』字。但是蘇州話音調好聽,但是意思難懂,我曾經有一位朋友,在上海一年就能說一口非常正宗的滬語,但要跟人學幾句蘇州話就真的是不知所雲了。蘇州話難懂指數8,上口指數4。 排名第三:閩南話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臺灣。臺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 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輩子可能都聽不懂閩南話,閩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複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閩南話難懂指數9,上口指數3。 排名第二:廣東話 廣東話可以說現在是流傳廣泛,很多人都會說幾句簡單的廣東話,但是我把廣東話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廣東話不只有自己獨特的發音,還有自己的文字,而且在廣州的公交車上都是先用廣東話再用普通話進行報站的,有些廣東人包括香港人甚至聽不懂普通話,這足以說明廣東話與普通話的差別之大,而且廣東人很保護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們都會盡量使用自己的方言。廣東話難懂指數9.5,上口指數3。 排名第一:溫州話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說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這里所說的鬼話並不是侮辱溫州人的意思,據說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部隊相互之間聯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兩個溫州人,進行電話或者步話機聯系,而日本軍隊的情報部門,總是也翻譯不出這發音極其複雜的溫州話,可以說當時的溫州人就像美國大片中的風語者一樣,為抗戰勝利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通過這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溫州話有多麼難懂,所以溫州話排名十大難懂方言第一位,難懂指數10,上口指數1!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