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27 02:05:30瀏覽2319|回應4|推薦25 | |
以下,摘自「真情部落格」主持人訪問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之對話: 很多事情回頭看以後, 只是你只記得災難,忘記了那麼多的幸運在幫你。 魏太太說: 主持人問:「繼海角七號之後,有構想下一部想拍的電影題材嗎?」 我期待,看到「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上映的日子。我期待感受以原住民角度講述霧社事件的感覺,我期待知道莫那魯道為何能夠起身對抗日本人? 今天我跟位朋友說,妳去看了海角七號了嗎?她說還沒有,因為電影票房已經破億了,那她就不需要再進電影院去幫忙充票房了。 但我認為,難得在這景氣非常低靡的時刻,有部本土製作的電影,沒有大牌卡司,沒有華麗特技動作、火爆激烈的劇情,可是它居然衝破一億的票房,打敗大製作團隊的「赤壁」,這是我在二個星期之前所料未及的。 希望,很多還沒看過這部片的朋友,能力所及的話,還是進電影院看,希望這次能夠讓魏德聖導演儲備足夠的能量,在下一次的作品能夠真正實現他的夢想(也是我及許多人的夢想)─「賽德克‧巴萊」,再創造奇蹟。 為何我對「海角七號」這部片這麼推崇?我無法以笨拙的文筆真實地表達內心的激動,它的劇情寫入了本土的各色小角色、小人物,劇裡的語言有國語、日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劇情的發展在一群小人物中打轉,甚至於看到魏德聖說出他為何想把「賽德克‧巴萊」完整拍出的原因,我深深被感動了。 唸二技時做了份報告,我選擇了研究報導原住民族在台灣從最原始的分佈與生活,一直到現代的過程,在歷程當中必定要提到霧社事件,而在搜集資料過程,看著許多前人寫出來一份份描述的資料、照片時,我哭了好幾次,彷彿自己置身於深山野林當中,為了生存,只能往更深的山林裡躲避,那種處在一個無法做自己土地主人的時代,深沉無奈的感覺,無法言語...... ------------------------------------ 以下轉載自維基百科:(維基百科的內容不一定全為正確,僅供參考) 莫那魯道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莫那魯道(Mona Rudao; 1882年—1930年12月1日),他是台灣賽德克族(泰雅族中的一個分支)馬赫坡社的頭目,也是賽德克族霧社群的總頭目。他是霧社事件的領導人。霧社事件是以殺害日本人為開始,後來日本殖民政府採取強烈鎮壓手段對付原住民,而到了後期,形勢對塞德克的戰士們不利,莫那魯道最後持槍自殺(另一說上吊於樹上,事件發生後多年才發現上吊屍骸)。 1933年其遺骸被日本人意外尋獲,日人將其送至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做為學術標本。1974年,國立台灣大學在其族人及長老強烈的要求下,莫那魯道的骨骸方遷回霧社的「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旁下葬。 今日霧社(屬南投縣仁愛鄉)當地設有霧社事件紀念公園,莫那魯道雕像豎立於內,以紀念他的事蹟。霧社事件是台灣於日本殖民時期,原住民族面對外來政權欺壓、殖民統治的反抗,犧牲人數僅次於余清芳事件(又稱噍吧哖事件)。另外新臺幣20元硬幣亦採他的肖像。 [編輯] 事件意涵參與霧社事件的六個社當中,能作戰的壯丁共一二三六人,最後有六四四人死亡,其中二六七人被殺,二九○人自殺。 依據學者戴寶村〈莫那魯道與台灣原住民的反抗運動〉一文的調查,莫那魯道他們退到馬赫坡後面的洞穴之後,日本用炸彈炸不到那個洞穴,但是他們實在沒有辦法反抗,最後就全部自殺。泰雅族人都是以上吊的方式自殺,從當時日本人所拍下來的照片可以看到,一棵樹吊了很多人,以至於樹枝都彎曲下垂。有的婦女為了讓男子沒有後顧之憂而勇敢作戰,就自己先自殺,十分悲壯。莫那魯道後來看到大勢已去,把妻子打死,就在山上洞穴自殺了。他的屍體沒有完全腐化,有一半變成木乃伊,一九三四年才被尋獲,送到台北帝國大學作為人類學研究的標本。近年來已有多部描寫霧社事件的漫畫、著作、電視劇推出,2001年,中央銀行正式於20元硬幣鑄上莫那魯道肖像以茲紀念。 [編輯] 霧社事件的不同看法霧社事件的官方觀點這是一個抗日事件,認為是為了反抗日本統治的求生事件。但事實上並不完全如此。這是一種希望能與祖靈結合的求死事件。當莫那魯道動手將妻子打死時,是希望將妻子送回到了祖靈的家。當眾人自殺之時,心中並沒有對敵人的恨意而是平靜迎向祖靈。與其說是自殺,倒不如說這比較類似殉道。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