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保險業的監理出了甚麼問題?
2013/11/26 14:01:27瀏覽483|回應0|推薦0

台灣的保險監理該怎麼辦?一家家的外商保險業持續以出走來表達對台灣保險監理機關的不信任,金管會跟保險局真的有把這些聲音聽進去嗎?如果有,應該就不會只說「尊重」這些外商公司的選擇,而沒有任何動作,反而應該回過頭來檢視,看看問題在那裡??是大環境的問題?法規制訂的問題?還是監理面的問題?如果說問題一直不解決,那想留下來的外資保險公司應該不是不想撤走而是被「卡住」走不了!

買保險本來是預防不可測的風險,如死亡造成家庭生存負擔的風險,受傷或生病住院造成個人收入的減損或額外的醫療費用支出,或是因為患了重病需要長期的治療或昂貴的藥物及手術等,這些問題所造成個人或家庭負擔的增加都可以利用保險來分攤,這些保險也都是以保障個人或分擔家庭財務負擔為核心價值。但也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所以保險公司就必需針對保戶的需求不斷的開發適合的產品,當然外在環境地改變,未知的疾病不斷的出現,所以醫療保險的範圍就不斷的改變或擴大,甚至為了貼近保戶的需求,保險公司可以跟學校或研究機構合作,針對不同的保障內容及需求來研究,最終開發出不同於市場現在銷售的創新保險。這種願意花錢投資、研究出創新保險商品的保險公司在國外是被尊敬的公司,因為他們用心,所以得到甜美的果實回報也是應該!但是在台灣呢?

最近聽人說,台灣的金管會保險局要求所有的保險公司不得再開發新的醫療保險,不管是那家公司,都不准開發全新的醫療保險,不管這個產品對保戶有多麼有利,都不准!除非這個產品是經過壽險公會召集所有會員公司共同審議認定後,由所有的公司共同同意一起開發,否則一律不准送審,也不核准及銷售!乍聽之下,好像又令我回憶起台灣戒嚴時期的感覺,那時講大陸的人民公社,吃大鍋飯,一切都是採集體行動,不准有任何的自我意識,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而我們寶島台灣,是民主自由的先鋒,要打倒共產黨解救同胞。如今,又是誰該被解救呢?

如果說現在限制保險業銷售的醫療保險只准賣一樣內容的產品時,那以後會不會連人壽保險也只准賣一樣內容的產品?年金險也是,既然所有的產品都不能不一樣時,這個國家的保險業怎麼還可能有進步的空間?也因為這種限制及要求,開發新的產品就不再是有意義的事,因為沒有任何人會願意花時間及成本去研究且開發創新的產品,然後被其他人推翻或直接使用!所以說,從此台灣的保險業就只能變成一灘死水,外資保險公司或後進者也只能摸摸鼻子退出台灣,因為金管會保險局如果真的限制了保險產品創新的可行性時,就如同把台灣閉鎖起來不與世界接軌,保險業的發展甚或生存空間就完全不存在了。

我想保險監理應該不是要扼殺這個產業,而是建立制度,讓產業能好好發揮有利於國家及社會的力量,而產品的創新與研發正代表者這個產業在本土及全世界的競爭力,我們不怕競爭,最怕的是監理機關以錯誤的政策扼殺了這個產業,卻自以為是在建立長長久久的制度,就如同不准保險業開發創新的保險商品一樣,豈不知沒有創新就沒有競爭力?但也不要跟民初軍閥張大帥一樣,看見球場裡有十個人在搶一顆籃球太辛苦,下令不准再搶,每人發一顆球就沒問題

另外,商品自由化不是口號,但是現在看起來,商品自由化離我們越來越遠,保險監理極權化才是現在觀察到的趨勢與方向,這個現象對台灣及人民真的有利嗎?還是說,現在有權的監理者是假口號來掩飾他們護航特定公司的利益呢?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trick0301&aid=963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