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2/06 14:56:25瀏覽756|回應1|推薦0 | |
前文(13)提到英宗朱祁鎮真正的生母是宣宗寵妃孫氏宮中的一個宮女,而非孫貴妃本人。朱祁鎮年幼無母,既少了母愛,又缺乏家庭的溫暖,宦官王振的出現倒是及時填補了他這方面的缺憾。 當發生「土木堡之變」時,英宗的護衛將軍樊忠當下錘殺了禍國殃民的王振,其後突圍不成而戰死,一旁顫慄的英宗隨即被瓦剌首領也先所俘。一年後,英宗自漠北放歸而還,旋即又被其弟代宗朱祁鈺安置於南宮軟禁了近七年。在這段期間,朱祁鎮不僅無絲毫怨恨王振之意,還經常懷念這位常掛在口中的「先生」。 復辟後的當年,英宗於北京城智化寺為王振修建旌忠祠,刻他的木像供奉,還給他樹碑立傳。英宗對王振的信任和寵愛,達到了令小子無法理解的地步。唯一可解釋的是他從小孤獨,由於王振全日悉心地陪伴和照顧,使他的心中萌生了「戀父情結」使然。 英宗的庶長子朱見深(憲宗),自幼活在叔父朱祁鈺(代宗)的陰影裡,由於從小被人冷落,在孤單和寂寞中度過了童年。當來了一位大她17歲,既美麗又大方的萬貞兒貼心地服侍他時,一股莫名的暖流使得他通體舒泰,「戀母情結」油然而生。自是朱見深對萬貞兒由極度的依賴漸漸地轉為一生的依戀。 〈〈〈〉〉〉 萬貴妃 朱見深當上了皇帝後,萬貞兒也跟著水漲船高,當上了寵妃。雖然吳后被廢,縱使萬妃使盡了渾身解數,再立的新后是王氏卻不是她。然而萬妃並無死心斷念,既然能把憲宗朱見深緊攥在自個兒的手心裡,往後還是有機會坐管六宮,母儀天下。 成化二年(1466年),也就是憲宗朱見深登基的第三年正月,萬妃生下皇長子,憲宗大喜過望,遣中使(註1)四出,祈禱山川諸神默佑。憲宗先冊封萬氏為貴妃,爾後再封皇貴妃,以示規格高於貴妃,低於皇后。依小子之見,這應該是出自攻於心計萬氏的盤算:(一)王皇后的肚內一直未有動靜。(二)自古以來「母以子貴」,待其子立為東宮,為儲君後,萬氏一定逼迫憲宗二度廢后。如此一來,她就可名正言順地登上后座。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不幸的是尚未命名的皇長子於當年十一月不滿週歲就夭折了,更加不幸的是萬氏終其一生不復有娠,「皇后」顯然對她已成了夢幻泡影。 萬氏的個性善嫉,既是個「妒婦 」,也是位「毒婦」。因嫉妒進而採取相當激烈的手段,對一個即將實現夢想,卻沒根由破滅的皇貴妃而言,一點兒也不奇怪 。 ^^^^^^ v v v v v v v 自失去龍子後,萬氏將視線專注於宮裡妃嬪們的身上。她想方設法地不令妃嬪進幸,原因無它,就是怕其中有妃嬪先為朱家續香火,將來飛上枝頭做鳳凰。憲宗這兒焉有不顧盼六宮粉黛之理?在囿於情勢之下,他只能「暗度陳倉」地與妃嬪交歡。由於後宮裡盡是萬氏遍布的耳目及爪牙,一旦得悉有人暗結珠胎,萬氏必不計一切後果,迫其打墮龍胎。憲宗明知這是萬氏的手段,不但不惱、不怒、不恨,反倒是一味地屈意奉承皇貴妃。 當初英宗曾欽定吳、王、柏姓三女子名正言順地入宮為太子妃人選。其後三人命運迥殊;吳后被廢,王氏冊立為新后,柏氏則封為賢妃,三人各有名分且各歸其所。 成化五年(1469年)四月,賢妃柏氏生皇次子朱祐極,禮部請求詔告天下,憲宗不許,其實是怕刺激萬妃,「慮傷萬妃之心也 」 。 某日,憲宗閒步偶至內藏(註2),適遇值班宮女紀氏,憲宗問她是幹啥的以及內藏都是些啥物等。紀女不僅口齒伶俐,應對詳明,且饒有姿色,憲宗頓時龍心大悅,因而臨幸紀女。過了數月,紀女的肚腹居然隆起。 【問:宮中人多口雜,萬妃又耳目眾多,何人有此能耐敢匿藏孩童長達數年之久,而不被識破 ?】 〈〈〈〉〉〉 〈〈〈〉〉〉 由於對紀女格外的喜愛,憲宗怕她因有身孕而慘遭萬妃毒手,所以密令身邊內侍謊稱紀宮女病 「痞」,即腹內結塊,因而得以移居紫禁城外的安樂堂(註3)待產,以掩避萬妃之耳目。 成化六年(1470年)七月,內侍密報紀氏產下一子,憲宗私下竊喜,並叮囑隨侍暗地裡妥善看護母子 。由於紀氏母乳不足哺養嬰兒,幸喜廢后吳氏貶居西內冷宮,與安樂堂相近,密知此事後,吳氏願意幫助撫養,如此才得以保全小皇子之命。這個無名小兒便是後來的孝宗。 成化七年(1471年)秋,因文武群臣上表請立太子,憲宗於是年十一月冊封朱祐極為皇太子,正位東宮,其母柏氏封為貴妃。到了次年正月,太子竟患起怪病,其勢甚為兇猛,藥石罔效,才越一晝夜,竟然夭逝。也就是說不滿三周歲的朱祐極,才當上太子不到兩個月,人就沒了!近旁走動的宮人及侍臣都心知肚明,這無疑是萬妃嗾使心腹幹的卑鄙齷齪事。不過大家也只能箝口結舌,將它埋藏在肚裡。但朱見深對萬妃依然如故,萬妃也依然專橫跋扈有恃無恐。(《憲宗實錄 》並未提及悼恭太子朱祐極薨逝的原因。) 憲宗自知追究無著,然而連續喪子之痛卻令他悲慟不已。唯一稍感慰藉的是慶幸自己棋高一著,還留有一子在安樂堂與其母不見天日的活著。 時光易過,倏忽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年),憲宗已近而立之年。他這麼思忖,小皇子久育西內,現已六歲,也該出來認父了!憲宗拿定主意,即交待內侍在紫禁城裡放「萬歲爺在西內另有皇子」的風。此等大事很快地傳至昭德宮萬妃耳裡。萬妃在得知多年前紀氏已於安樂堂生子之事後,不僅未在朱見深面前做出撒賴放潑的醜態,反而接受了這個殘酷的事實,並趨前彎腰向他恭賀。萬妃何以如此惺惺作態?恐怕她是為了討得憲宗的歡心及固寵以維繫自己常年在憲宗心中之地位 ,因為如今的她已不再是如花似玉的年華(高齡四十六歲)了。 從以上記述中,可看出憲宗似乎不是一懼內的懦夫。他雖然寵愛萬氏,卻沒有事事都百依百順。在保護皇嗣最關鍵的時刻,憲宗還是能拿捏分寸,有自己的主張。 是年五月,朱見深與紀氏母子三人啼泣相認後,他一面命司禮監懷恩,往告內閣,一面飭禮部為皇子定名祐樘,頒詔天下,並冊封紀氏為淑妃,移居紫禁城內永壽宮。此時宮內妃嬪都知曉萬妃的眼中釘、肉中刺是眼前的紀氏母子,唯獨這倆人才足以造成她的威脅。自此妃嬪們稍稍放膽,蒙幸懷妊及已經分娩的皇子,次第報聞。 〈〈〈〉〉〉 〈〈〈〉〉〉 萬妃明裡雖不動聲色,暗裡卻叫苦,日夕怨泣。原因何在? 眼下她著急的是憲宗極有可能下詔立唯一的皇子朱祐樘為東宮太子。有朝一日朱祐樘成了皇帝,紀氏不就成了皇太后了嗎? 萬妃自忖,若她尚存活,紀氏母子豈肯善罷甘休,非得清算自己不可。 「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睜開眉下眼,咬碎口中牙。」萬妃終於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當年她用藥弄死悼恭太子朱祐極的手段,現在又得逼她故技重施。六月,也就是紀氏才遷入永壽宮逾月的光景,紀淑妃突然暴斃於宮中。朱見深明知就裡,也無可奈何!年僅6歲的朱祐樘,親見生母身亡,哀慕如成人。十一月,憲宗頒詔立祐樘為皇太子。 朱祐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憲宗生母周太后擔心萬妃會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住的仁壽宮內,這才使太子有了安全的生活環境。 周太后甚至還時不時地叮嚀愛孫要提防萬妃的陰謀詭計。顯然,當時宮中太監在照顧太子起居飲食時,都是抱持著戒慎恐懼的態度,深怕一時的疏忽,使太子遭遇不測。朱祐樘6歲被立為太子,9歲出閣接受正規教育一直到18歲繼位。 朱佑樘的出現給了萬妃沉重一擊,如今又成了東宮儲君,是可忍,孰不可忍!朱佑樘的存在就像如鯁在喉,芒刺在背,萬妃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好在周太后防範得宜,萬妃一直苦無下手的機會。 前文提到宮裡有內侍梁芳、韋興、錢能、覃勤、王敬、鄭忠、汪直等不時地進獻奇珍異寶,藉機諂事萬妃。尤有甚者,梁芳、韋興不僅遠從西域請來番僧為萬妃祈福,而且動用巨額內帑(註4),侈築祠廟宮觀,憲宗也從未禁止過,總教萬妃稱心如意;也就是萬妃想幹啥,就幹啥。同時,這更助長了這些內豎們囂張的氣焰。 就在梁芳如此沒邊沒際的揮霍之下,內藏的存銀是越來越少。成化二十一年,某日,憲宗視察內帑,見前朝所累積之金銀,七窖俱空。憲宗頓時勃然大怒,急召梁芳、韋興問話。見到跪伏於地的倆人,憲宗劈頭斥責道:「帑藏已空,皆你二人所為。」。梁芳忙啟奏道:「建寺築廟,為萬歲默祈遐福,所以用去,並非浪費。」憲宗冷笑道:「朕即饒恕你等,恐後人無此寬大,恰要同你等算帳。」嚇得二人渾身冰冷,額頭直冒冷汗,謝罪趨出。 梁芳邊走,邊回想著皇帝的話,越想越怕,擔心將來太子登基後,會拿自己問罪。忽然,他靈機一動,想到萬貴妃對太子一直恨得咬牙切齒,不如遊說萬貴妃,勸憲宗廢掉祐樘,改立邵貴妃之子為太子。那麼他看在自己擁立有功的份上,有關「內帑已空」一事不就可以搪塞過去了!主意已定,梁芳急忙轉身報予萬貴妃知曉。這時萬貴妃已移居安喜宮,服飾器物既奢侈又僭越,與中宮(註5)一般無二。 【⨝】 【⨝】 萬妃問所來為何事?梁芳將憲宗究責之語傳述一遍,並說道:「萬歲爺所說後人,分明是指東宮。倘若東宮一朝得志,不但老奴的賤命難保,連娘娘亦未免受干連呢!」萬妃道:「東宮本性不善,本宮曾邀他來遊玩,進餐時,本宮勸他飲羹湯,此子竟問道:“羹湯有否置毒?” 小小年紀尚如此逞刁,怕將來以我等為魚肉,他為刀俎。只不過一時難以擺佈,奈何?」梁芳道:「何不勸皇上易儲,改立興王?」萬妃道:「是邵妃所生子祐杭麼?」梁芳道:「正是,其子雖封興王,尚未就國,若得娘娘薦舉,得為東宮,他必感激涕零,難道不保娘娘一生富貴麼?」萬妃含笑點首。 等到憲宗進宮,萬貴妃憑著一種蠱媚的手段,利用枕邊細語的機會,煽動憲宗易儲 ,不如改立興王,以安社稷等語。憲宗初不肯允,哪禁得貴妃一番柔語及嬌啼,弄得他不好不依。正擬下詔易儲之際,忽報山東泰山頻發地震,御史奏稱應在「東宮不安」之象。憲宗大驚道:「此乃天意使然,朕不敢有違。」遂斷絕另立太子之念頭 ,把易儲事束之高閣。另一邊的萬妃屢次催逼,憲宗只是不睬。 ******* 【多行不義必自斃:史書記載萬貴妃死於暴斃】 ******* 由於萬貴妃的奸計未能得逞,始終無法動搖朱祐樘的太子之位,自是以來挾恨在胸,釀成心疾。成化二十三年正月,適有宮女犯錯,盛怒之下的萬貴妃,因毆打婢女使力過猛,急火攻心導致心臟病突發而亡,時年58歲。 朱見深乍聞此噩耗,含悲忍淚大呼道:「貴妃已長去,我亦不能久活下去了!」隨後飭禮部籌備治喪事宜,一切循皇后例,並輟朝七日。萬貞兒是讓朱見深終其一生眷戀不已的寵妃。她的去世使憲宗頓時失去感情上的依託,經此打擊後,同年秋,鬱鬱寡歡的憲宗朱見深於乾清宮賓天,享年41歲。 *******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出師表》- 諸葛亮 ******* 憲宗朱見深即位之初,不僅恢平反了于謙的冤案,也讓不少被貶逐的正直大臣復職,朝政大有振興的氣象,頗為時人所傳誦。 無奈好景不長,自寵幸萬貴妃後,萬妃所親,無不寵用;萬妃所疏,無不貶斥。「萬氏集團」儼然成形,其成員包括: (1)萬妃父輩、兄弟、子侄輩 (2)昭德宮之內侍 (3)攀附於萬妃羽翼下之朝臣。 這三撥人無不挾昭德宮之勢作威作福,裡外通吃和為非作歹,其中宦官之勢力最猖獗。 ↞ x ↠ ↞ x ↠ 自是宦官和奸臣當道,憲宗在縱情聲色之娛,政務陷入一片迷茫之中。大批賢能之士或貶逐或罷官或去世,到成化十年(1474年),朝中難有直臣容身。對於這個局面的形成,萬貴妃顯然是幕後之推手。 成化朝最為世人所詬病的有二: (一)憲宗隨意頒詔封官,由宦官傳旨於特定對象,動輒上百人,稱為「傳奉官」。這使得傳奉官氾濫,上下舞弊成風。 「傳奉官」是憲宗在位期間,為寵信萬貴妃和佞臣,不經吏部,不經科考選拔、廷推和部議等選官過程,由皇帝直接任命。 它直接給當時的大明王朝帶來了三個嚴重的後果: 一• 皇帝視官爵為私物。 只要皇帝喜歡,他可以隨意地任用官員,從而破壞皇帝與官僚之間的平衡。 二• 傳奉官中多數是佞幸之人,靠著結交宦官或者行賄的手段取得官職,因此吏治大壞。 三• 既然傳奉官由宮中旨意直接授出,又不需經吏部覆核,因此,掌握宮中大權的萬貴妃及受寵的太監就可以借皇帝之名,賣官鬻爵而大行私利。 (二)「小人日多,君子日少。」由於昭德宮豢養之內侍皆宵小之徒(註6),這些鼠輩常被萬貴妃轉至憲宗之手而大加寵用。 汪直本為萬貴妃身邊小內侍,因機靈慧黠,善伺貴妃喜怒及竭力趨承,貴妃遂抬舉汪直,憲宗令他掌御馬監事。某日,憲宗突發奇想,亟欲了解宮外臣民動向,遂派汪直喬裝出宮伺察刺事。汪直回宮後,盡挑一些憲宗感興趣的話題,說的活龍活現的,自是汪直頻頻出宮找題材,報予皇上解悶。 成化十三年(1477年),憲宗新設特務機構-「西廠」,命受寵信的汪直總管行事。「西廠」所限定的偵查範圍不只是北京城,而是全國各地;其刺探的對象,上自朝中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其打探的內容,大到妄議朝政,小到雞犬爭鬥,都一一匯報給憲宗知曉。 由於西廠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的節制,其權勢凌駕錦衣衛和東廠之上,使得汪直的焰氣甚高。從那時起,汪直便開始在朝廷內外興風作浪。 汪直執掌的西廠把監獄和法庭混為一體,可隨意逮捕朝中官員;逮捕中、低級的官員,可自行決定,不必向皇帝奏請,無形之中造成了多宗冤案。史載:「時汪直開西廠,羅織數起大獄,臣民悚怵。」朝廷諸臣,雖皆側目,莫敢發言。 成化十五年(1479年),憲宗又詔令汪直訓邊,得以監管指揮九邊兵馬,時人戲稱「天下之人,但知有西廠,而不知有朝廷;但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 這是朱見深繼其父朱祈鎮任用權閹王振後,為大明再造輝煌,又重用了一權閹汪直。當然,推波助瀾者自然應在萬貴妃身上。 成化十八年(1482年),憲宗得知汪直的惡行,乃下旨廢西廠,同時對他漸漸疏遠,外放汪直鎮守大同、宣府,再貶往南京,黜為閒人,其後不知所終。西廠從初建到終廢先後六年,製造冤案無數。 成化一朝,世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之謠,意諷這些朝廷重臣不作為,不盡勸諫職責,因此被時人詬病無能。好在萬貴妃沒什麼文化,腦筋只動在錢財寶物及奢侈享樂方面,眼皮沒顧的上掌管司禮監的掌印大太監懷恩的身上,否則她若玩起「批紅」的手段,整個朝廷將會被她攪得天翻地覆。 事實上,除了汪直之外,當時還有另外一個太監深得憲宗的寵信,他就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懷恩。 明朝的太監機構分十二監,司禮監為十二監之首,司禮監掌印太監又有票擬與批紅之責,其權力相當大。 汪直只是御馬監太監,也就是說,懷恩是當時的太監頭,官職遠在汪直之上。由於懷恩不僅輩分高,而且職位居眾監之首,又對老朱家忠心耿耿,所以大小太監對他既敬重又忌憚。 成化二十一年,憲宗經不起萬貴妃的挑撥,想更換太子,就找來懷恩商議,希望他表個態。誰知懷恩堅死也不認同此舉,氣的憲宗和萬貴妃攆他到鳳陽,去給老朱家的祖宗守墳。 ↩↩↩ ↪↪↪ 註1:中使是中國古代皇帝自皇宮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宦官擔任。 註2:內庫,多指宮內的倉庫。紀氏通文字,且長得美麗機敏,因而成為負責管理內藏的女史。 註3:北海公園西側的養蜂夾道有一叫“安樂堂”,在紫禁城外,是患病宮女棲息之處所。宮女生病大多被送到這裡,靠自己的生命力延續時日,或者等死。 由於孝宗的生母懷孕時是個宮女,所以她稱病藏身之處即是"安樂堂",小皇子也是被藏在這裡直到6歲。 註4:指皇帝、皇室的私財、私產。 註5:皇后居住之處,因以借指皇后。 註6:英宗朱祁鎮先有太監王振專權,復辟後再寵太監曹吉祥。其子朱見深之成化朝受重用的不肖太監如下: (1)汪直:西廠總管,權力大於東廠。掌兵權,且屢興大獄。並且喜兵,立邊功自固。飛揚跋扈,後為尚銘等人中傷而失勢,被罷。 (2)尚銘:東廠總管。善於欺壓富人,藉以斂財、或賣官求財,無所不做。 (3)梁芳:當時最貪黷諛佞的太監為梁芳、韋興。諂萬貴妃,身受寵信。 (4)韋興:汪直門下,敲詐權貴,濫用酷刑無所不為。於汪直被罷黜時下台,發配宣化府。 (5)錢能:雲南鎮監,極為蠻橫。梁芳門下。 (6)鄭忠:貴州鎮監,恣縱有名。 (7)韋朗:遼東鎮監,恣縱有名。 (8)韋眷:梁芳門下。廣東市舶太監,善於收集珠寶。 (9)王敬:梁芳門下。偏好左道,竟偽造詔令,括書畫、古玩,聚白金十萬餘兩。 ⇼⇼⇼⇼⇼⇼ (待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