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8/15 13:32:51瀏覽4524|回應3|推薦0 | |
••• 道衍和尚 ******** 提到明朝第五個皇帝朱瞻基,就非得說說道衍(姚廣孝)這位和尚,因為沒有他,成祖朱棣就篡不了位,也就當不上皇帝,自然兒子朱高熾和孫子朱瞻基就甭提了。如果真讓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成功,朱棣就只能從藩王的地位貶為庶人,後面就沒得戲演了! 因為有戲,小子就非得說說這位先是燕王朱棣的第一謀士,後是永樂帝朱棣的國師,更是仁宗朱高熾和宣宗朱瞻基父子倆的帝王師。 有關道衍如何結識燕王朱棣,如何策動朱棣,敢以身家性命及拿全部的家當做賭注與建文帝朱允炆一搏大明江山,最終成就帝業。【明史】僅是簡述,既無說服力,又難令人置信。小子在此為其上下梳理,使邏輯及推理都兼顧,以補正史之不足及缺憾。 ©©©©©©©©©©©©©©©©©©©©©©©©©©©©©©©©©©©©©©©©©©©©©©©©©©©©©©©©©©©©©©©©©© 翻開歷史,我們知道元朝是蒙古人統治中國的時代,元廷實行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個階級的人種歧視制度。 元廷給蒙古人與色目人極大的權利,卻迫使漢人與南人負擔較大的賦稅與勞役,使得後者的生存空間被壓縮而不易討生活。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壓迫有多大,反抗就有多強。」 最下等的南人,泛指原南宋統治下的華南地區各族 。到了元末,各地的起義軍都來自南方的漢人,最後終於推翻了蒙古人統治的元朝。 處於元末亂世,倒是出了兩位著名的和尚;一是皇覺寺出身的朱元璋(公元1328年出生於安徽濠州),另一是姚天禧(公元1335年出生於江蘇蘇州)。這倆和尚並不是為佛門造金光、添輝煌而成名,卻是在人間幹了英雄豪傑般的頭等大事而成就了自己。 朱元璋的家鄉鬧饑荒,為生存所迫,逼不得已於17歲入寺出家,25歲走出廟門,赴濠州投軍。公元1368年,41歲的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當上了開國皇帝,廟號太祖。 姚天禧為醫家子,少年時代沉浸在儒家經典與詩詞歌賦的薰陶裡度過。但凡天賦異稟之人,免不了帶著叛逆的性格。天禧14歲在妙智庵出家,法號「道衍」,18歲正式剃度為僧。博聞強記的道衍不僅廣參博究佛學,也遍學儒、道、詩文,並兼習書法。此外,他還拜道士席應真為師,得其陰陽、占卜之術及兵略。「有蓋世之才,雖自匿於空門,卻欲有所用於當世。」,這是道衍未遇明主前的自況。 <<<<>>>> ---------- <<<<<>>>>> 「大悲願力因無盡,離世間還入世間」。出家人只管自尋解脫,不落紅塵應是本份。然而道衍的心念不在方外,卻在世間。他是個雲水僧,足跡踏遍大江南北,其間得遇袁珙(註一)和金忠(註二)二人。袁珙善面相,金忠精卜卦,倆人皆因神準而知名,且為人正派。道衍與袁、金都通曉【易經】與儒學,彼此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年號洪武。在這個除舊布新的歷史轉折點,34歲的道衍一如往常,仍是披著一襲僧衣,在吟詠與參禪中打發歲月。 他在禪詩《江頭暮歸》中,寫道:「江市有塵車過亂,野樵無約燕歸齊。水禽飛斷千林靜,不覺隨鐘度遠溪。」。當是他的心境寫照。 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下詔各寺院,令精通儒學的僧人來京入覲。道衍得到好友天界寺住持宗泐(註三)的舉薦,自蘇州來到金陵。 宗泐是朱元璋深為信賴的大和尚,正是由於他的推薦,道衍才有機入京參與校注三經(般若心經、金剛經、楞枷經)。這是他第一次為明王朝做事,做的完全是和尚分內之事。第二年春,三經校注完成,所有參與的和尚都賜袈裟還山,道衍亦不例外。 朱棣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初十,馬皇后病逝,享年51歲。朱元璋令外地就藩諸子克日返京奔喪。喪禮畢,諸子得請一高僧(主錄僧)隨行,好在府邸為母后修佛事。僧錄司(註四)左善士宗泐則趁機將道衍推薦給燕王朱棣。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初見面時,道衍已48歲,朱棣23歲,倆人在年齡的差距有如兩代。道衍視朱棣,氣宇軒昂、風度非凡,頗具帝王之相。朱棣觀道衍,奇特中有厚重,頗不尋常。倆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道衍當面請求入燕,朱棣隨即同意。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倆人首次會面,使得20年後,徹底改變了大明王朝的歷史走向。 洪武十五年(1382)十月一日,道衍隨朱棣沿京杭大運河前往北平。當夜,道衍在船上賦詩一首: 石頭城下水茫茫,獨上官船去遠方。 食宿自憐同衛士,衣缽誰笑雜軍裝。 夜深多櫓聲搖月,曉冷孤桅影帶霜。 歷盡風波艱苦際,無愁應只為賓王。 (賓王:輔佐帝王) 詩的最後兩句,透露出道衍長年的忍耐兼等待,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此時的道衍已將「孤坐菩提樹,翻殘貝葉經」的枯寂心境,轉向積極地輔助燕王成就帝業。 朱棣為何如此欣賞道衍,我們無法從史料得知。小子不妨在這兒推理事情發展的可行性:當宗泐將「諸藩王就藩時,可攜一僧隨行」告知道衍時,道衍當下突然靈光一閃(衝著「燕王」兩字),要求宗泐出手相助,將自己推薦給朱棣。對道衍來說,即便當時的朱棣完全是一個陌生人,也無關緊要。 見面前,朱棣充其量只耳聞道衍是個佛學根基不錯的中年僧人。道衍經宗泐口述燕王的生平來歷後,始恍然大悟,他一生尋尋覓覓的明主竟是燕王朱棣。道衍心知肚明這是上天有意賜予他的良機,而他務必要小心翼翼地把握它。 果然,朱棣發現眼前這位高僧,除了佛學外,肚內的文韜武略似乎掏之不盡,將來肯定是個請益的幫手。道衍見朱棣不住地點頭稱善,順勢打鐵趁熱,毛遂自薦地請隨行入燕,為已逝的馬皇后誦經祈福。朱棣一聽,恰好正中下懷,心中竊喜不已。倆人明的是談馬皇后的佛事,而心裡想的恰巧湊在一塊兒了! 抵達北平後,道衍入住慶壽寺,朱棣安排他擔任住持一職。此後,倆人交往頻繁,關係密切。道衍出入燕王府的形蹤甚是隱密,倆人總是先避開他人,才私下交談。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如果問從洪武十五年十月(道衍抵達北平)到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太祖駕崩),這十六個年頭,道衍在北平都做了些什麼? 依小子分析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洪武十五年(1382)十月 ~ 洪武二十五年(1392)五月(太子朱標病逝)- 約十年 這段期間,除了日常佛課之外,道衍知道此時不宜策動朱棣造反稱帝,因為太子朱標仁厚,且為諸王之長兄。道衍乃用徐圖漸進的策略,建議朱棣(1)收買人心。(2)廣泛結交和培養將領和軍官,以備他日可為其賣命。(3)陰蓄死士待用。 〈第二階段〉 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太祖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 洪武三十一年(1398)六月(太祖駕崩,朱允炆於同月即位)- 六年 「十年磨一劍」。長年等待的機會終於來臨,道衍開始布局了!他得先激活燕王朱棣與侄兒建文帝爭天下的那股幹勁,其後再堅定朱棣孤注一擲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念。此後,除了謀士外,道衍還擔當了朱棣的心理諮詢兼輔導師。 道衍連續下了三步棋子: 第一步 朱元璋晚年,長子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皆早朱元璋去世。不論在軍事功績和實力上,還是在家族尊序上,四子朱棣都是諸王之首。按理說燕王朱棣當繼承大統,而非孫輩朱允炆。 「攻心為上」。自從朱允炆立為皇太孫後,道衍看得出朱棣的心中藏匿著鬱悶、失望、不滿和怨氣,所以不時地用言語刺探和撩撥他,諸如 “朱允炆不過是一個小孩而已,哪有資格繼承大統當皇帝!” 這一類刺激兼洗腦的話。待朱棣的怨憤不加掩飾地由內形於外後,道衍才一步一步地下這盤大棋。 第二步 道衍請來多年前在嵩山認識的老友袁珙到北平,特地為燕王看相。朱棣混雜於一群士卒之中,袁珙一眼將他識出,並說他有皇帝之命,是未來的真命天子。在中國古代,「君權神授說」普遍被人們所接受,而一些從事相面、卜卦等的人,往往充當君與神之間的橋樑。袁珙所言,被朱棣看作吉祥的神示,這對他豁出去「拼天下」的信心大有裨益。 第三步 由於道衍與袁珙、金忠都精通【易經】,亦即通曉陰陽術數。三人都鑽研過老前輩唐李淳風編撰的【推背圖】,自然不在話下。一日,道衍請得袁珙和占卜奇才金忠同入燕王府為朱棣測命運。 ^^^^^^^^^ 永樂四年姚廣孝(道衍)為【推背圖】作序之抄本 收藏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 ^^^^^^^^^ 道衍先向朱棣簡介【推背圖】(註五)的來由,並從中隨意摘取已發生過(成為歷史)的數象為例子,依序自圖像、讖詩、頌詩、卦象解析李淳風所設的謎。 當朱棣不斷地點頭後,道衍突然轉到第二十六象,說的正是 “元朝亡於淫亂失政”。道衍逐一地破解了該象李淳風隱含的玄機,其後再由袁珙和金忠陳述卦象之義理。元末出生的朱棣,對這一象的來龍去脈極感興趣。 聽完解說後,朱棣急問下一象為何? 三人異口同聲地回應:「第二十七象指的是 “朱明王朝立國” 」。由於大家都活在當朝,又是見證人,朱棣很快地進入狀況,並瞭解整個象的全貌,此時的朱棣,心裡頭免不了生起一陣震撼,口裡禁不住連聲讚嘆。 經極短的沉默後,道衍等三人同時向朱棣拱手作揖,聲稱下一象(第二十八象)是國內不久將發生動盪的大事,裡面的兩位主事者為北平的燕王和金陵的朱允炆。朱棣聽後,頓時大驚失色,隨即表示願聞其詳。仨人為此象輪番地推演、解析、討論,總括地結論就是 「燕王大爭天下成功」。 這時,機智的朱棣反問道:「此時民心都在朝廷,我又能如何?」 道衍答道:「未必,朱允炆的皇位是爺爺太祖給的,他才剛登基而已,目前尚不知民心到底歸屬誰,因為您尚未出來與他爭天下。臣只知天意歸燕王您,您才是真命天子,現在談民心向背還言之過早。」 既是天意,當取則取,不取則有違天意。面對著【推背圖】裡的連續三象,由不得朱棣不相信自己有「天子命」。當著三人的面,他終於首肯將與侄子朱允炆兵爭天下。 與此同時,(1)朱棣重酬袁珙後,要他暫離北平,他日有緣君臣再聚。(袁珙一知名相士,朱棣擔心他在北平走街串巷,因口風不緊,會誤了他的大事。)(2)道衍特別向朱棣推薦金忠,因為他不僅精於占卜,又具軍事謀略之材。因此,金忠留下為朱棣所用。 自古以來,大凡雄主或梟雄的霸業,身邊都有一位起關鍵作用的智囊才能畢其功。有了他的運籌帷幄,要人有人,要糧就有糧。有了軍馬糧草,地盤自然就打下了!諸葛亮出山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為劉備廣開財源。他又説服了孫權抗曹後,不費吹灰之力就自曹營處取得十萬支箭。這一正一負,使得東吳與曹軍的作戰實力大增。這就證明了智囊的厲害和重要性。 中國古代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有三:前兩個發生於東漢末年,且時間相隔很近; 第一個「官渡之戰」是曹操接納了郭嘉的「十勝(曹操)十敗(袁紹)」説,堅定了自己決戰的信念,終於擊垮了袁紹,統一了北方。郭嘉前後任職於袁紹和曹操,他是依據倆人的性格特質做解析,未戰已知勝負。 第二個「赤壁之戰」是東吳的孫權接受了魯肅和諸葛亮的時勢分析後,堅強了自己的鬥志,聯劉抗曹,結果造成了三分天下。其中最主要的關鍵在於曹軍雖多,大都來自北方,不僅不習水戰,並且無法於戰船上作戰(頭暈目眩),吳軍當可以一抵十,何來敗戰之說? 第三個「靖難之役」是燕王朱棣被身旁的道衍策動了十餘年,在仨人提出「天命歸燕王」的揭示,以及建文帝粗暴地實施削藩,他終於橫下心來與侄子朱允炆爭鋒天下,最後趕跑了朱允炆,自己真的當上了皇帝。 【靖難之役】 (建文元年(1399)七月四日 ~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 三年 時年22歲的朱允炆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六月繼位後,在近臣齊泰、黃子澄的密諫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展開削藩的行動。齊泰語建文帝:“諸王中惟燕最強,除了燕王,餘人可不討而服。”七月,朱允炆先削周王為庶人。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弟,朱允炆怕他與燕王抱成一團,於是先從周王下手。 十二月,為了提防燕王謀反,朱允炆做了一連串的防範措施:派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同為監視燕王之舉動,伺機行事。隨後又陳兵河北,意在圖燕。 【潛龍勿用 -> 飛龍在天】 一天,朱棣在書房目視著窗外的雪景,隨口說出上聯:「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氷」。一旁的道衍自然能讀懂他的弦外之音,於是即興地作了下聯:「世亂民愁,王不出頭誰做主」。這上下聯的含義已經很明顯;水加一點為氷,王出頭即是主。朱棣若不想成為下一個被削的藩王,這個“王”只得起兵造反,成為大明王朝的主人。 朱棣由衷地感激道衍有先見之明,多年前就勸他早做蓄兵的準備,否則此刻只能等著束手待斃。由於倆人相交已有16年,彼此頗有默契;朱棣始終相信道衍是老天有意派來幫助他取天下,所以對道衍是言聽計從。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至六月,朱允炆再削齊、湘、代、岷四位親王,廢為庶人。 北平這邊的燕邸日夕儲兵,免不得有人洩語說燕王不臣,指日圖變。先是燕府長史葛誠前腳密奏,緊跟著燕府護衛百戶倪諒告發燕王圖謀不軌。燕王府有異常之事既然被朝廷坐實,朱允炆乃發符遣使;密令張昺、謝貴逮捕燕府內官屬,又命張信親執燕王到京。張信卻背叛朝廷,暗地裡告知朱棣京中有密旨之事,這下子逼得朱棣當機立斷,決意起兵。 朱棣立召道衍和張玉、朱能、金忠等心腹入府,密議出兵自救之道。適巧正逢風雨大作,檐瓦墮地,聲響頻頻傳來,朱棣聞之色變。道衍當即安撫在座眾人說:「飛龍在天,哪得不有風雨?檐瓦交墮,即是將易黃瓦的大吉之兆,何有不祥之說?(黃瓦:唯有皇宮專用)。」。朱棣聽罷,方轉憂為喜。起兵前,朱棣以生病為名,密召金忠入府占卜吉凶。結果,燕王得了一個「鑄印乘軒」的卦。金忠大呼道:「此相貴不可言」。這就表明了「燕王有天子之相」。朱棣大喜,遂定下心與朱允炆大爭天下。金忠則隨朱棣左右任參謀,也就是說,朱棣納金忠為第二謀士,隨軍征伐。 「先發者制人,後發者制於人」。依道衍之計,朱棣援引《皇明祖訓》,以「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為名,直指建文帝身旁之齊泰和黃子澄為亂臣賊子(慫恿皇帝,謀害皇室親族),故不得不發兵「靖難」。檄文一出,朱棣隨即於建文元年(1399)七月四日舉兵。是年,在北平戍邊,奔馳沙場近二十年的朱棣正值40歲。短短才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北平周圍全為朱棣所控。 朱棣先聚兵四萬,再至大寧收寧王兵,總共約有十萬燕軍。朝廷則先後派遣耿炳文帶中央軍30萬,李景隆:50至60萬,盛庸:20萬,與朱棣的燕軍作戰。論兵力、人力、物資,朱棣遠不及朱允炆,這顯然是一場極不對稱的戰爭,尤其是後者有富庶的江浙為腹地。 *********************************** ***************************************** 小子將三年「靖難之役」簡單的劃分為兩個階段如下: (第一階段)朝廷中央軍北上伐燕軍 建文帝聞訊後,先削朱棣屬籍,廢為庶人,再下詔起兵討燕。與此同時,在真定(今河北正定)設置平燕布政司。由於朱元璋晚年誅殺了不少功臣良將,導致建文帝手下無將帥可用,朝廷只得任命65歲老將耿炳文(註六)佩大將軍印,率三十萬大軍即日北上討燕。耿炳文系偏將才,非大帥才也,對頭為智略出眾且勇猛善戰之燕王朱棣,此行凶多吉少耶! 建文元年(1399)八月二十五日,兩軍決戰於滹沱河北岸,朱棣親率燕軍襲擊中央軍側翼,導致耿炳文大敗潰逃。耿炳文率殘部敗返真定,堅守不出。燕軍攻城,三日不能下,遂引還北平去了。 惡耗傳來,朱允炆顯得有些焦躁不安。黃子澄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足為慮。臣思曹國公李景隆(註七),材堪大用,不如命代炳文。”兵部尚書齊泰忙稟奏:“景隆能文不能武,萬萬不可用。”建文帝不聽,即拜景隆為大將軍,增兵五十萬伐燕。李景隆以德州(山東境內)為大本營,九月十一日大軍進至河間(河北境內)。 李景隆乃一貴公子,不知兵,妄自尊大,諸宿將多怏怏不為其用,安可寄以干城之任?黃子澄誤薦,建文帝誤用,喪師覆轍之災可期矣! 朱棣聽說朝廷以五十萬傾國之兵交付李景隆,大喜過望,說趙括之失必然重演,燕軍必勝。 【鄭村壩之戰】 建文元年(1399)十月,李景隆率大軍包圍北平城。但李號令不嚴,指揮失當,幾次攻城,皆被擊退。十一月初五,自大寧得援軍歸來的朱棣與李景隆大軍於鄭村壩遭遇,中央軍不能抵禦而大敗。當夜,李景隆令所有軍隊輕裝撤回德州,數十萬兵士之輜重全為燕軍所擄獲。中央軍於此戰役喪師十餘萬。 【白溝河之戰】 建文二年(1400)四月,李景隆從德州發兵,郭英、吳傑自真定出,魏國公徐輝祖(註八)奉命自京都支援而至,共增兵至六十萬。燕軍亦南下。兩軍相遇白溝河,展開激戰。 四月廿四,燕軍戰鬥失利。燕軍於撤退時遭中央軍所設地雷埋伏,損失慘重。 次日,兩軍再戰;朱棣令丘福攻擊李景隆中軍,未果;朱棣矢盡劍折,差點被敵方所傷。 當戰情對燕軍不利時,突然一股巨風瞬間猛撲中央軍,颳斷了李景隆的帥旗,中央軍頓時大亂。朱棣趁風勢放火,並大肆掩殺,中央軍大潰,勢如山崩。郭英、吳傑向西撤退,李景隆向南撤退,輜重全部扔下,十萬餘人棄械投降。李景隆撤回德州。五月初九,燕軍克德州,得糧草無數。李率殘眾逃往濟南,燕軍追擊而至濟南城外,兩軍再戰,李景隆在徐輝祖的掩護下又南逃。 盛庸在明太祖時官拜都指揮。建文元年,以參將身份隨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後,他又隸屬李景隆。李景隆敗後,盛庸與山東參政鐵鉉全力固守濟南城,燕兵圍攻三月不下。道衍進諫道:“頓兵堅城,師老且殆,不如暫歸北平,容圖后舉。”燕王乃撤圍北去。盛庸乘機收復德州。九月,朝廷拜盛庸為平燕將軍代李景隆,召李景隆還京。 鄭村壩之戰和白溝河之戰,李景隆不僅喪失了河北大部,而且連山東諸要塞也相繼失守,六十萬大軍幾乎崩了。 【東昌之戰】 建文二年(1400)十月,朱棣再度南下。十二月廿五日,盛庸駐軍於東昌(今山東聊城)與朱棣展開決戰。朱棣親率精銳衝鋒,盛庸開陣將朱棣誘入,然後合圍,張玉被中央軍包圍戰死。次日,眾多燕軍被中央軍之火器擊斃及擊傷,再敗。建文三年正月,朱棣奔還北平,檢閱將士,喪師二三萬,復聞大將張玉戰歿,不禁慟哭。此次戰役,燕軍精銳大挫,盛庸軍聲威大振。 建文帝聞東昌大捷,歡慰非常,當即祭告太廟,兵敗召還京師的李景隆,也赦罪勿問。有罪不誅,如何整飭軍紀?朝中諸臣上奏言李景隆喪師誤國,有罪須明正典刑,慰亡魂。黃子澄亦上書請誅之(人是你舉薦的,何不自請坐罪?)。各奏上去,只留中不發(束之高閣,不予理會)。 【夾河之戰】 建文三年二月,於道衍之建議下,朱棣再次出師南下。三月二十二日,燕軍進至夾河(河北省武邑縣附近),與盛庸軍二十萬交戰於此。首日,兩軍傷亡相當。次日再戰,燕軍在東北,盛庸軍在西南,雙方纏鬥了三四個時辰,忽颳起東北大風,飛埃蔽天,庸軍面迎沙礫,咫尺無法辨物。棣兵乘風勢縱左右翼重擊,庸兵死傷數萬。盛庸大敗而回德州,從此一蹶不振。夾河之戰重振了燕軍的雄風。 【藳城之戰】 擊敗盛庸后,朱棣進軍真定。三月初九,守將吳傑、平安迎戰於藳城。中央軍列陣迎敵,朱棣則率軍攻其東北角以破陣。此戰燕軍多人被中央軍的火槍和弓弩所傷,朱棣的帥旗亦被射得有如刺猬。次日,兩軍交戰,空中巨風倏至,又來幫燕王,此風比夾河一戰的風勢,還要兇猛,拔木飛沙,吼聲如雷。恁你吳傑、平安如何勇力,也不得不棄兵遁走,可憐中央軍走頭無路,多被燕軍斬殺。吳傑、平安退走真定,此役中央軍喪師數萬。 「只有真命天子,老天才會出手解危相助」(註八)。從白溝河、夾河到藳城,燕軍於戰況極端不利時,三次得無名大風相助,不僅轉危而安,而且大勝,朱棣認為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為。(自從得知【推背圖】第二十八象與自己息息相關後,朱棣就盡人事,聽天命,不屈不撓)。 夾、藳兩戰使中央軍再度損失慘重,朱允炆不得不改以談判、反間、襲擊後方等方式與朱棣作不直接的戰爭。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朱棣「靖難」已有兩年餘,兩軍交戰的範圍不出河北、山東境內。雖說燕軍勝多負少,但因自身的兵力有限及補給不足,加上中央軍兵多勢盛,攻不勝攻,燕軍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鞏固。能始終據守者,不過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明史》在這段曠日持久的拉鋸戰是這樣記載:「當是時,王稱兵三年(實際是兩年多)矣。親戰陣,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勝逐北,然亦屢瀕於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復為朝廷守,僅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由此看來,即使打了這麼久的仗,朱棣的處境顯然是異常的尷尬,因為他不僅打不出河北一地,而且一直處於岌岌可危的生死邊緣。「用戰在於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此乃兵家大忌也。」 (第二階段)燕軍南下直搗黃龍(金陵) 「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 靖難之役,因道衍年事已高(65歲),沒隨朱棣親臨戰事,而是受命留守北平以輔佐世子朱高熾。然而,朱棣率軍在外,每當兵鋒不利,或戰事膠著時,他必馳書北平問策於道衍。 建文三年(1401)冬,正當朱棣為此僵局而大傷腦筋之際,忽有遭建文帝罷黜之中官來北平投誠,具告中央軍都集結於北方,京師空虛可取狀。當朱棣告知道衍這突如其來的情報,道衍不自覺地靈光又現,當年他與袁、金三人為燕王朱棣解析【推背圖】第二十八象裡的圖像、讖詩、頌詩,瞬間浮現在他的腦際。此刻的道衍是乍驚又乍喜,直覺告訴他,該象的結局:「燕王爭天下大功告成」即將兌現。 《明史》是這麼記載當時道衍的反應:「道衍語成祖:「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 經過研判,道衍認定這是個可靠的情報。他力勸朱棣另闢蹊徑,以破釜沉舟之心,遠襲京師(金陵),以實踐他 「野田有路到金壇」的預言。 (1)「地有所不爭」:兵貴速,以輕騎疾速南下,不攻城掠地,直取金陵。 (2)「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挺進中,需避朝廷之兵鋒;亦即繞道而行,不經有重兵駐守的城邑,以免打草驚蛇。 (3)「城有所不攻」:盡可能地保持實力,勿強攻所過之城而耗兵、耗時。 (4)「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因糧於敵,軍食可足」:因為輕裝而進,需就食於敵,以戰養戰。(搶敵方之糧草為己所用。必要時放火燒敵之糧草,使之受困。)。 (5)朝廷已鈍兵挫銳久矣!無止盡的消耗,導致全國屈力殫貨,京城勢必孤弱而無備。況且,此乃朱家皇室之爭,有心抵禦燕軍者已寥寥無幾,坐而觀望者和望風而降者想必不少,如此長驅直入,大業必成。 (6)古有孫臏以「圍魏救趙」,逼使龐涓攻其所必救。待吾軍南下深入後,駐守北地(河北、山東)之敵軍始覺察,從後追擊我軍,已是攻其所不能救,為時晚矣!況且,我軍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必勝無疑。 道衍曰:“四方人心,多所觀望惟視金陵成敗為向背爾!” 朱棣不禁慨然道:“頻年用兵,何時得了?要當臨江一決,不再返顧耶!” 道衍已算出朱棣此行必克金陵,但有一事切不可為。他規勸朱棣:「破城那日,方孝孺一定不降,請勿殺他,如果殺了方孝孺,天下『讀書種子』就滅絕了!」(但是因為方的剛阿不屈,朱棣於盛怒之下,還是將方滅族。) 朱棣聽從道衍的謀略及戰術,決定直接率軍南下,臨江一決。 〈靖難之役南下路線圖〉 建文三年(1401)十二月初二,朱棣自保定率師南征,決定繞過中央大軍在山東駐守的濟南、德州等城。 建文帝見燕軍再次出動,令駙馬都尉梅殷(建文帝的姑父,顧命大臣)任總兵官,率軍鎮淮安(江蘇境內,舊稱淮陰,東南接揚州)。建文四年(1402)正月初一,朝廷命魏國公徐輝祖率兵援山東。 正月初,燕軍以天色做掩護,分批繞過有重兵駐紥的真定;十二日燕師由館陶渡河(進山東);連陷東阿、汶上;經孔、孟故鄉曲阜、鄒縣(無入境擾民);正月廿七,攻拔沛縣(進江蘇);正月三十,大軍抵徐州。 二月,燕師擊敗徐州之中央軍,徐州守將閉城死守,朱棣遂不再理會,繼續南下。此時鎮守山東之大軍方如夢初醒,南下追截燕軍。 三月,燕軍進逼宿州(地處安徽北部,皖、蘇、鲁、豫四省交界,東北與江蘇徐州接壤)。平安聞悉燕軍一路南下,率軍自北急馳尾追;十四日,平安於淝河(位於安徽北部,是淮河左岸的一條支流)遭朱棣所設伏兵襲擊,退走宿州。廿三日,朱棣語諸將:「我師深入,利於速戰,今賊兵駐宿州,若擾其糧道,賊眾餓窘,不戰自潰。」遂遣將往徐州斷賊糧道,燒運糧船、車不可勝計。 四月,燕軍進達睢水之小河。適巧,徐輝祖率軍支援平安、何福,廿二日,雙方戰於齊眉山(安徽靈璧西南),中央軍大勝。燕將朱能為了激勵軍心,表示「漢高祖十戰九不勝,卒有天下」,遂堅定了燕軍繼續南下的決心。 此時,朝廷訛傳燕軍已兵敗北歸,京師不可無良將,遂召徐輝祖班師回朝。徐被迫從前線撤回,駐地中央軍由於勢單力薄,遭燕軍反撲而大敗,似乎已成定局。 【靈璧之戰】 二十五日,何福、平安移營至靈璧。因兵馬多於糧草,何福與平安乃下令次晨(二十九日)放砲三響後,即突圍而出,約聚於淮河就糧。次晨,燕軍攻打靈璧,進攻信號正巧亦是三聲炮響。中央軍誤以為是己方號炮,紛紛奪路而逃;燕軍趁勢進攻,中央軍全軍覆沒。靈壁之戰就此意外地幫了朱棣反敗為勝一個大忙。此戰燕軍生擒了平安等三十七員敵將,四名內官(宦官),一百五十員朝廷命官,獲馬二萬餘匹,降者不計其數(悉數放回),僅何福單騎脫逃。 靈壁之戰徹底擊潰了中央軍主力。當年決定楚漢之爭勝敗的「垓下之戰」就發生在靈璧附近,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巧合。 建文帝一舉打垮燕王朱棣,扭轉戰局的一次天賜良機被他自己放棄了。「靈璧之戰」後,中央軍開始節節敗退,直到燕軍兵臨金陵城下。 五月,燕軍向東南方向挺進。初七至泗州,守城將領不戰而降。 此時,盛庸領兵數萬,列於淮河南岸,燕軍列於北岸。初九,燕王密遣精銳從後方突襲盛庸,盛庸敗走。燕師乃渡淮河,克盱眙(安徽境內,歸鳳陽府管轄)。 因鳳陽地當要衝,有大軍屯駐;淮安高城深池,人馬尚多,攻之不易。朱棣既知無法取道淮安、鳳陽,遂乘勝直趨揚州(江蘇境內)。既得揚州,則淮安、鳳陽人心自渙。 十八日,揚州城不戰而降。高郵、通州、泰州等城亦望風歸降。 揚州失陷,金陵震動。當年建文帝採納齊泰、黃子澄「削藩」之言,說以天下據天時地利人和優勢,遏制一方十分容易。但是在屢戰屢敗後,建文帝便開始後悔。 朱允炆驚慌不已,方孝孺建議:「事已急矣,遣人至燕,許以割地,可拖延數日。我倚長江之險,舟楫非北軍所長,速往東南召募壯丁,決戰江上,勝敗未可知。」朱允炆乃遣人四出徵兵,號召勤王。廿二日,朱允炆遣慶成郡主(朱棣的堂姐)與朱棣談判,表示願意割地,遭朱棣嚴詞拒絕。 數日後,蘇州、寧波、徽州等地知府先後帶兵(可能是象徵性地帶一點人馬)進京勤王。(最終未見有任何舉動,想必都作壁上觀。) 六月初三,都督僉事陳瑄率舟師投降燕軍,朱棣率燕師於瓜州乘潮渡長江。盛庸以海艘迎戰,又大敗而逃。(朱棣剛下淮河,長江守軍陳瑄就叛變了,朱棣不費吹灰之力又渡過了長江天險,金陵已經成了孤城。) 初六,燕軍至鎮江,守將率城投降。 初八,朱允炆知沿江海船皆已降,又聞鎮江降,不勝憂鬱,急召方孝孺問計。方表示應堅守待援;可以再派大臣、在京諸王前往談判以拖延時間。 初九,朝廷派李景隆及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前往燕軍,願割地請和,不聽而歸。 初十,遣谷王朱橞、安王朱楹第三次前往談判,無果。 十二日,未見援兵,朱允炆命在京諸王和武將們守衛各城門。 十三日,朱棣率大軍抵金陵。守衛金川門(位於金陵城西北面)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望見朱棣麾蓋,變節投降,開城門迎燕師而入,史稱「金川門之變」。 從1399年7月於北平起兵到1402年6月攻入金陵,歷經三年的時間,朱棣從岌岌可危的生死邊緣一路反擊,最終奪取大明江山,這場叔侄之間的權力較量改寫了明朝的歷史,史稱「靖難之役」。 進金陵城後,忽有人馳馬來報「皇城起大火」,朱棣心頭猛然一驚,多年來牢記於腦的圖像(【推背圖】第二十八象)頓時浮現,遂下令立即封鎖皇城,不容城內任何人離開。自己則忙率諸將快馬加鞭趕至皇城。 經仔細探勘焚燒現場(奉先殿)、幾具燒焦的屍體,以及訊問當時在場的官員、內侍、宮女⋯等,朱棣按圖索驥(註十)去還原當時的情境;「朱允炆見事不可為,遂舉火燒毀奉先殿,馬皇后自焚而死,朱允炆先落髮為僧,再與幾個隨臣從皇宮地下秘道(註11)出逃而不知所終。」朱棣再嚴加詰問,是誰剃的髮?又是誰提供僧服?低頭站在朱棣面前的這些人,經不起這麽一嚇,終於和盤托出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同時咬出了建文帝的主錄僧(註12)溥洽。」 時年已58歲的溥洽承認被急召入宮,並為建文帝剃度,以及提供袈裟僧鞋等物。但是以後發生什麼事,就不得而知。朱棣心裡有數,這是天意,「一個進,另一個就得出」。當著眾人的面,他不得不做處理,又因礙於這是秘密審訊,不得張揚出去,朱棣就藉著別的罪名,將溥洽關押在監獄裡,看看他能撐多久,熬到什麼時候。 雖然朱棣對外宣稱在宮中已找到建文帝的屍體,並為他舉行葬禮,但朱棣對朱允炆出逃一事始終耿耿於懷,不敢掉以輕心。 在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為了佐證「清君側」的起兵宣言,他誅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帝大臣,並滅其族。 朱棣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日,朱棣登基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朱棣不承認建文年號,將建文元、二、三、四年改為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樂元年,是為永樂帝。 朱棣稱帝後,對靖難功臣進行了封賞。封王兩人,封公二十二人,封侯十五人。被朱棣獨推為第一功臣的道衍表示自己將淡出朝政,做一個稱職的和尚,授他僧錄司左善世即可。所謂的僧錄司就是掌管國家僧侶等相關事務的部門,左善世就是這個部門的首長,為正六品,祿米十石。 朱棣對沒有名利心的道衍終生信用不疑,對於初次做皇帝的他,試了一年沒請益道衍的日子,朱棣是滿身不自在。經不起一再私下請託,道衍生下不忍人之心,答應早上穿著官服入朝議事,退朝後仍然一襲袈裟,住在佛寺裡。 對道衍來說,功名利祿如捲過的浪花,緣來則聚,緣去則散,最終還是煙消雲散,不值得執著。道衍終其生是「身入世而心無塵」;他不求名,也不求利,要的就是一個可以一展抱負的機會而已。 永樂二年( 1404) 四月,70歲的道衍被朝廷拜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朱棣還了他的俗姓姚,並賜名廣孝,取“大道至衍,廣被忠孝”之意。此後朱棣與其交談時,從來不直呼其名,總是稱他為「少師」,可見朱棣對姚廣孝有多敬重。 關於道衍在「靖難之役」中的功績,《明史》是這樣評價的: 「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獨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轉戰山東、河北,在軍三年,或施或否,戰守機事皆決於道衍。道衍未嘗臨戰陣,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 朱棣沒忘記袁珙,也給他封了官;因表現不俗,後來袁珙官至太常寺少卿。 金忠一直跟著朱棣贊戎務,任謀臣。朱棣稱帝後,論功行賞,封其為工部右侍郎,輔佐世子守衛北京。之後召還,任兵部尚書兼東宮(皇太子)輔導官。永樂六年(1408年),兼輔皇太孫朱瞻基。 由於朱棣數次征伐北元,大多數時間都在北京,姚廣孝都留在南京,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顯然地,朱棣還是把輔佐儲嗣的重任交給了最信任的姚廣孝。 朱棣非常注重對皇太孫朱瞻基的培養,永樂五年( 1407) 四月,朱瞻基九歲時,朱棣令其「出閣就學」,請73歲的少師姚廣孝做朱瞻基的啟蒙師。次年,金忠也加入輔導朱瞻基的行列。 大和尚道衍一人為三帝師,即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中國歷史上絕無第二人。 ^^^^^^^^^^^^^^^^^^ 當朱棣一遇上不滿或麻煩事,總是召姚廣孝,要他解決問題;例如朱棣授姚廣孝為總編纂官,主持重修《明太祖實錄》及修纂《永樂大典》,因為朱棣覺得內容不充實,主事者也沒有充分理解當今皇帝(即朱棣)心中要的是什麼。最後,姚廣孝都一一做到了。書成後,朱棣才轉怒為喜,還褒揚了大家。 姚廣孝精通儒釋道三家的學問,他參與負責編撰《永樂大典》與《明太祖實錄》,足見其儒學基礎之深厚。 紫禁城 即位不久,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因為它是龍興之地。姚廣孝參與了定都北京的重大決策,並確定紫禁城的堪輿方位、地理定位、規劃、布局、興建。精通陰陽五行的姚廣孝法天象地為大明王朝營建了這座既端莊又宏偉壯觀的紫禁城。 「士為知己者鞠躬盡瘁」。道衍在這段與朱棣的宿緣中,用盡了他畢生的心力。 永樂十六年(1418)三月初,風燭殘年的姚廣孝回到闊別多年的北京。重病在身的他仍住進慶壽寺,朱棣聞訊後,立即趕來探視。姚廣孝從床上下來,勉強行君臣禮,朱棣急忙趨前攙扶他,知道老和尚將不久於人世,便問:「少師,你還有何吩咐?」姚廣孝說:「陛下,老僧別無所求,只求您一件事,請把溥洽放了吧!」溥洽是建文帝的剃度師,已在監獄裡待了16個年頭了。聽到姚廣孝臨終前為他求情,朱棣沉默了一會兒,很快就答應了。姚廣孝頓首感謝不已。 從道衍的角度綜觀全局(【推背圖】第二十八象),他和溥洽兩個主錄僧都是老天巧安排下的推手;他是主動入燕,花了近20年的功夫才完成了使命,讓朱棣斬荊披棘地登上帝位;溥洽打從做皇室主錄僧的那一天開始,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等待著有那麼一天,應召至皇宮,為即將出逃的皇帝朱允炆剃度。倆人各為其主。如今,道衍趁著被老天收走之前,覺得是時候把仍遭禁錮的溥洽釋放出來。所以在臨終前,他才有此舉。朱棣是個聰明人,立馬就領悟到箇中的奧妙,答應放人,讓此局完美的畫出句點。 @@@@@@@@@ @@@@@@@@@ 永樂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廣孝在慶壽寺中圓寂,享年84歲。 噩耗傳來,朱棣深感哀悼,輟朝兩日,他吩咐禮部遵從姚廣孝的遺願,按照僧禮葬之,並在房山為他建了一座墓塔,親自撰寫神道碑,並追贈他為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這是文臣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譽。 小子抄錄部分碑文如下: <<<>>> 朕聞商宗得傅岩之叟以佐中興,漢高用赤松之流以成大業。蓋有命世之才者,必能建輔世之功。其生也,學足以濟時,仁足以澤物,謨謀足以匡國家。其歿也,聲名洋溢流芳於後世,耿耿而不磨。蓋天之生斯人,豈偶然哉!始之隱約,所以善其身。中之達施,所以見諸用。終之清明,所以超其類。凡若是者,惟太子少師姚廣孝有焉。 嗚呼,廣孝,德備始終,行通神明,功存社稷,澤被生民。故曰有命世之才者,必能建輔世之功。若斯人者,使其棲棲於草野之中,不遇其時,以輔佐興王之運,則亦安能播聲光於宇宙,垂功名於竹帛哉!況死生之際亦大矣,廣孝能預燭於事而不惑,其有所見也。眷惟耆艾,深切朕懷。乃揭其功德不可泯者,勒之金石,以詔來世。 永樂十六年《御製榮國公神道碑銘》 <<<>>> 論結局,姚廣孝氣定神閒的活了84歲,與朱棣相交36年。倆人既肝膽相照,又有始有終。 到了文尾,小子就將前面提到道衍、袁珙、金忠仨在燕王朱棣面前展示【推背圖】裡的三象中最後一象,也是最重要的第二十八象描述一下吧! ************************* 〈第二十八象〉 【圖像:指靖難之役,燕王入京時,皇宮起大火。(奉先殿被燒燬)】 宮闕門朝東南緊閉,而其台階卻朝正南,非常礙眼。這是暗示建文帝朱允炆出逃不由宮門,而是由皇宮地下秘道出逃。 ^ ^ 【 讖曰:草頭火腳,宮闕灰飛。家中有鳥,郊外有尼。】 【草頭火腳】朱元璋封四子朱棣為燕王,藩北平。燕王的“燕”字。 下邊的“四點底”,在造字法中代表火。 【宮闕灰飛】燕王入京時,宮中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與圖相應,指燕王攻入南京,建文帝出逃前,先放火燒了宮殿。 【家中有鳥】『家』指皇宮,『鳥』指燕王朱棣。皇宮最初是朱元璋所居,燕王朱棣與建文帝朱允炆是叔侄關係,皇宮可稱為朱元璋子孫們的家,因為大家都是一家人。金川門之變後,建文帝被迫逃離了家,而燕王則進入了家,所以說:家中有鳥。 【郊外有尼】指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郊』者,指金陵城之外。 “尼”,僧尼之稱謂,亦指佛門。建文帝落髮為僧,逃出金陵城,不知所終。 ^ ^ 【頌曰:羽滿高飛日,爭妍有李花。真龍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羽滿高飛日】指燕王羽翼已豐,振翅高飛要登帝位。 【爭妍有李花】桃李爭妍,指桃花與李花競相鬥艷爭輝之意。李花意指李景隆。指李景隆帶重兵北上,與朱棣“爭妍”(交戰),兩次大敗。 其後,在朱棣直襲京城時,李又“爭妍”(獻媚),大開城門,率軍投降。 【真龍游四海】、【方外是吾家】:方外:指僧道,和尚、道士都可叫方外或方外人。真龍天子朱允炆被迫剃度,由皇宮地下秘道逃出金陵城,從此雲遊四海,以寺廟為歸宿。 ^ ^ 總結: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初,詔行寬政。但面對兵權在握的皇叔們,卻如芒在背,如鯁在喉,急於削藩。因手法過激、過狠,以致激發靖難之役。面對燕王朱棣靖難,建文帝張皇失措,輔佐不得賢臣,用兵惜無良將,最終有失國之禍。 此乃朱家的內訌,中央軍沒有抵禦外邦的同仇敵愾,反而不乏觀望者。 一旦燕王風頭強勁,就有人主動出來充當幫他的“貴人”了。 再者,祖朱元璋以僧而帝,孫朱允炆由帝而僧,往復循環,明史中一大異事耶! 朱棣的天下是靠著他接連三年經過無數個血戰打出來的;縱使天意向著他,並不表示天上能掉下餡餅,讓他坐享其成。唯有自助,才能人助,最終老天才肯出來推你一把,使水到渠成。 在【「自助、人助、天助」論秦滅六國】上下兩篇文章,小子就是在揭櫫太史公所隱示的這個義理,此篇是小子有感而發,都是殊途同歸。 ********************** ^ ^ 註一:袁珙有異稟,好學能詩,通曉《周易》。一日游海外普陀山,得異僧指點,善於相術。 知名相師,官至太常寺少卿。道衍介紹他給明成祖看相,受到讚賞。 袁珙相人,即知其心術善惡。人活一生,多不畏義而畏禍患,袁珙總能因其不善導之於善,從而改行者甚多。袁珙為人孝友端厚,待族黨有恩。所居鄞城西,繞舍種柳,自號柳莊居士,傳有《柳莊集》、《柳莊神相》。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卒,年七十六歲。明成祖賜祭葬,贈太常少卿。 註二:金忠年少讀書,善於《易經》算卦。兄弟戍守通州去世,金忠補戍。因貧窮不能赴,面相者袁珙資助。之後在北平算卦,袁珙介紹金忠給道衍認識,後道衍推薦給燕王朱棣。朱棣起兵後,贊戎務,任謀臣。棣稱帝後,論功行賞,封為工部右侍郎,輔佐世子守衛北京。之後召還,進兵部尚書。立世子為皇太子,而金忠為東宮輔導官,任兵部尚書兼詹事府詹事。永樂六年(1408年),兼輔皇太孫。永樂十三年四月去世。洪熙元年,追贈榮祿大夫少師,謚忠襄。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見親倚,每承顧問,知無不言,然慎密不泄。處僚友不持兩端,退恆推讓之。 註三:「詩人住持」宗泐,朱元璋稱其為福慧僧,對他兼通儒學很是欣賞。洪武五年,朱元璋命其住持京師天界寺,稱天界禪師。洪武十五年,南京設置僧錄司,宗泐受封為左善世,掌管全國僧事。 註四:明代,洪武元年,設立善世院。洪武四年,即删除设置。洪武五年,改为僧度牒。洪武十五年,京師南京設置僧錄司,是中央管轄僧侶的機構。僧錄司內置正六品左善世、右善世,從六品左闡教、右闡教,正八品左講經、右講經,從八品左覺義、右覺義,掌理佛教各種事務,屬禮部。 註五:【推背圖】是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排序而成六十卦象。每一卦象有圖一幅,下面附有「讖」和「頌」詩各一首,除去第一象引言和最後一象結語並非預言外,其它58象分别預言自唐以降各朝各代興亡之事。【推背圖】展现了卦(以卦象闡述事理)、圖(描繪主題)、讖(告諸後人所發生大事)、頌(解釋和補充讖的內容)四位一體的“預言”。 【推背圖】既是天機不可洩, 後世之人只能據史驗證各象已發生之事,但人們也未必能豁然全解作者深藏於卦、圖、讖、頌裏寓意極深的謎底。 註六:耿炳文是當年朱元璋刀口下倖存的將領,另一人是郭英(其妹寧妃為朱元璋之妃子)。因為他們倆非將帥之材,僅具偏將之資,且又忠心耿耿,所以沒成為朱元璋刀下的冤魂。 註七:名將李文忠(朱元璋外甥,開國功臣)之子,與建文帝是表親,燕王朱棣是其表叔,彼此都熟稔。李景隆出生日不詳,身材高大,眉目清秀,進退舉止,雍容華貴,然僅一尊貴公子爾。一旦李接任耿職,戰事遂不可為。何故? (一)李向來無領軍作戰經驗,盲於軍事之戰略與部署。(二)其人器量狹小,寡謀而驕,智勇俱無。 註八:明朝開國功臣徐達長子,以嫡子襲封魏國公。身高八尺五寸,英俊瀟灑兼有才氣。曾在陝西、北平、山東、河南擔當軍務。雖然朱棣為其姐夫,但徐輝祖於靖難之役,一心忠於朝廷,數敗燕軍。然一直不為建文帝所重用,僅被朝廷充當救火救急之用。悲哉! 註九:《史記·項羽本紀》彭城之戰記載: 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穀、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漢卒皆南走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餘萬人皆入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於是大風從西北而起,折木發屋,揚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十騎遁去。 註十:指當年道衍、袁珙、金忠三人當面向燕王演示的【推背圖】第二十八象。凡是在【推背圖】裏的每一象(已成為歷史或將發生的大事),都被作者有名有姓的以各式各樣的手法與筆法隱入圖、讖、頌裏。 註11:明朝馬生龍所著《鳳凰台記事》稱「宮中陰溝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闊八尺,足行一人一馬,以備臨禍潛出。」 註12:主錄僧始於明朝,是服務於朱氏家族的祭祀人員,明朝無論皇帝還是親王都各自有一名主錄僧,主錄僧是幫助皇帝或親王做法事的主事者。比較出名的主錄僧有姚廣孝 ,即幫助朱棣篡位的和尚,另外一個是建文帝的主錄僧,叫溥洽,姚廣孝在死前向朱棣提出了他唯一的心願,就是請皇上釋放已被關押16年的溥洽。成祖之後,此職即廢。 ^ ^ (待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