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宋朝各自表訴】:越南與中國間的政治定位問題
2016/06/11 23:43:28瀏覽3910|回應0|推薦22

宋朝對越的工作重點,主要還在取得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不屬於國與國關係」的安排。宋朝堅持視交趾為內藩。而交趾各朝在取得實際的自立之後皆自稱「權靜海軍留後」以俟宋朝之封;宋朝也必定封以「充靜海軍節度觀察處置使」、加錫「交趾郡王、南平王、南越王」之名,以維持「一個宋朝,各自表述」的共識。開始於唐朝的靜海軍節度使的除授,持續到南宋滅亡。這也是安南與宋朝之間的「創造性模糊」的妥協。


日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旋風到訪越南。歐巴馬此行推動了包括TPP談判、和平解決地區爭端等議題。並宣佈為了消除冷戰影響,推動兩國關係正常化,將全面解除美國對越南的武器禁運。考量當前的南海局勢,其實不難發現:中國還是這場美越峰會中的缺席主角。美聯社評論亦稱:歐巴馬藉著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協助越南在其與中國之間的再平衡。


歐巴馬在他那「意味深長」的演講中,特別提到擊敗宋朝的越南名將李常傑的詩「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這成了歐巴馬演講的焦點。在越南,這首詩被認外電報導為是越南對中國的「獨立宣言」。

我們往往以為越南只是一個與我們不相干的外國,但是事實上越南中北部古稱交趾或安南,在秦漢開始之際就已經納入中原版圖。在唐朝末年,中央衰微,各地節度使與藩鎮擁兵自立。在交州變成了「靜海軍節度使」的轄地。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的重要時期,一直到宋太祖趙匡胤在滅了北漢之後才勉強大致統一。其間西夏定難軍和交趾靜海軍逐漸離心,沒有回到再度統一的宋朝之內,逐步脫離中國獨立。

當然,宋朝也不是沒有軍事與和平統一的努力。在軍事方面,王安石曾向宋神宗建議乘交趾空虛,「一舉滅交趾」、「失此機會,誠可惜」,再乘勝「以其氣臨夏國」。但由於宋朝文弱,與交趾在兩次短暫的邊界軍事衝突中也沒有討到什麼便宜。這些都表明:在維繫「一個宋朝」的前提之下,宋朝並未真正放棄對交趾進行武力統一的準備。歐巴馬在越南提到的越南名將李常傑,就是在宋神宗熙寧年間的「對宋自衛反擊戰」中,再次確立了越南的強大已經足以武裝自立。

由於宋朝軍事準備的重心在北方的契丹與西夏。所以,對越的工作重點,主要還在取得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不屬於國與國關係」的安排。宋朝堅持視交趾為內藩,宋神宗曾指示「交州平日依內地列置州縣」,在內部上視為一個州縣。而交趾各朝在取得實際的自立之後,新在位君主皆自稱「權靜海軍留後」以俟宋朝之封;宋朝也必定封以「充靜海軍節度觀察處置使」、「安南都護」、加錫「交趾郡王、南平王、南越王」之名,以維持與交趾方面「一個宋朝,各自表述」的共識。

從西元866年,唐朝在安南都護府設置靜海軍開始。歷經唐代滅亡,五代十國,到西元968年實際脫離中國獨立。開始於唐朝的靜海軍節度使的除授,卻一直持續到南宋滅亡前的西元1262年,歷經了400年。這也是安南與宋朝之間的「創造性模糊」的妥協。

雖然在明成祖、宣宗期間,曾再次征服交趾,並勉力維持20年的「交趾布政使司」。然而,各地叛亂蜂起,征服容易卻難以治理。終究因為治理成本太高,使得明朝最終不得不放棄安南。這與今日美軍的伊拉克困境應該有異曲同工之妙。

也許有人將越南的獨立,當成是個小國如何經過1000年的掙紮而逐漸脫離中國的勵志故事。但實情恐非如此。我認爲越南終於獨立成功有些機運的成分在裏面。

首先是天時。明初的軍事力量極爲強大,「聲威之隆,遠邁漢唐」。所以,以英國公張輔領軍的明軍在安南一直連戰皆捷。然而,由於明成祖準備北伐韃靼,英國公張輔幾次被調離安南。都與明朝準備北伐漠北的軍事準備有關,使得叛亂得以坐大。

其次是地利。明朝征服安南時,尚且定都南京。後來遷都北京以便專力對付漠北韃靼,帝國重心北移,距離安南遙遠,這是最後決定放棄安南的重要因素。

再者是人和。藍山起義的黎利也是不世出的英雄人物。領導統禦力量極強,所以能夠聚攏人心。這裏有個例子,安南平定後,朱棣命尚書黃福爲首任的交趾承宣佈政使司,黃福在交趾任官十九年,各事皆有條理,離任時,交趾民眾號泣相扶送別。黃福在安南有著越南包青天的名號。然而,當明朝軍事失利之後,明宣宗再次任命黃福返回安南任官,初到就爲黎利所俘虜。黃福欲自殺。黎利卻拜下,親自爲黃福解縛說道:「中國派遣的交趾官員,如果人人都如您黃尚書這樣,我們又怎會謀反?」於是贈送白金糧食,派人護送出境。

相反的,明軍在安南的中官監軍馬騏,多次向明成祖、宣宗告密,使得英國公張輔不被信任,多次戰事粗定就被調離安南;深得人心的明朝交趾布政使黃福也被迫調職。這個馬騏甚至在安南大掠財物、刮搜秀女賣到內地爲奴婢,連在交趾明朝藍山總兵黎利自己的女兒都難以倖免。這是黎利起兵叛明的重要因素,最終逼迫明朝放棄安南。

不過,最終決定安南脫離中國獨立的因素是經濟,因爲安南足夠富庶,得以以海角一隅力抗天下。河西的歸義軍政權與西夏的定難軍政權最終回到了中國版圖,終究是因為河西荒涼,無法在經濟軍事上長期自立。而安南擁有極為肥沃、高溫多雨的紅河與香河三角洲。再加高產、早熟、耐旱的「占城稻」。再加上發達的國際貿易,並與早期到達東南亞的歐洲人開始有所接觸。明朝曾引進了名為「安南銃」的火器,這是一種先進的高膛壓火器,後來被用在萬歷年的朝鮮對日戰爭中,可以想見當時的安南已經是一個武器先進,人口稠密、既富且庶的地區性的大國,這是越南最終得以獨立成功的「開國三神器」。

最後,越南歷朝大多也有著較好的政治外交技巧得以在過去的東亞朝貢體系裏面維持一個較有利的穩定外部環境。例如擊敗占城並篡奪黎朝大位的西山政權國王阮光平,爲了爭取清朝的支持,特地率世子阮光垂,陪臣吳文楚等,攜帶豐厚禮品,不遠萬裡親往熱河承德避署山莊,祝賀乾隆的八十大壽。乾隆多再次接見,「親撫其肩,慰語溫存」,情同父子。噁心的程度,連朝鮮使臣都看不下去,在其出使日記中都有詳細記載。返回越南後不久,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10月,阮光平在義安身故。彌留之際,尚且叮嚀「惟以不得長事聖天子為憾,諄囑伊子(光纘)世篤忠誠,無負天朝恩寵。」並傳旨將他安葬於西湖,因為「西湖較義安至鎮南關,近有十數站,庶幾魂魄有知,亦得近帝闕。」這些記載見諸於中越雙方的歷史,甚至是朝鮮的歷史記錄中。可以看出其外交手腕的高明。

穩定的外部環境,使其得以專心向南開疆拓土,最終征服了中部的占城國,以及湄公河三角洲,形成了今天的越南。

今日的越南擁有超過9000萬的人口,其實是一個任何強權都無法忽視的大國。即使如此,越南仍遊刃有餘地在中、美、俄、日各國之間保持平衡各不得罪,這其實是一種具有長遠歷史眼光的東方智慧。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wh&aid=6124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