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Void原创 转载请注明
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29 02:02:13瀏覽1466|回應0|推薦8 | |
漢字的繁簡之爭已經不是新鮮事,近年來更是將議案提到了「兩會」上。今年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提出,「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這一議案一出,立刻遭來了各種攻擊謾罵。不少人撰文反對,甚至有人說廢除簡體簡直是瞎折騰。初讀其言,還似覺有理,但仔細推敲,卻發現有些「理」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有人說,「廢除簡體,為何不連繁體也廢除,直接寫小篆甚至甲骨文?」。 眾所周知,甲骨文是漢字發展的較早階段,其字數不多,系統性、完整性還很欠缺,我們現代的許多詞彙是無法用甲骨文書寫的。文字發展到小篆的確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小篆誕生年代的書寫工具是刀刻,今日我們的書寫工具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小篆早已不合適書寫。根據小篆發展而來的另一門藝術是篆刻,因為刀刻更適合小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從甲骨文到小篆,再到後世通行的楷書文字,其表意性是不斷增強。這體現在文字的類化上,如「直」和「值」、「植」、「置」,「 復」和「復」、「複」、「覆」、「愎」等。如果沒有這些類化,文字的表述就會很容易出現歧義。 有人說,「漢字發展的趨勢是簡化為主,廢除簡體就是歷史的倒退。」 周有光先生一向主張簡化字,他先說:「漢字的發展就是筆畫的簡化。」後來又改口說:「漢字的發展筆劃上有繁有簡,但以簡化為主。」因為顯然,如果只說漢字的發展就是簡化。不僅有悖常理,也有悖某些文字變化的明顯事實。所以,說有繁有簡,以簡化為主,就留有餘地得多。但有人就因此一口咬定:「漢字發展的趨勢就是簡化為主,因而要推行簡化字」,實際上卻沒有弄明白簡化的意義。文字發展的真正趨勢是書寫形式不斷簡化,而筆畫趨於增加。小篆隸變的可用字共3657個中隸變後增筆劃的共2671字佔有效樣本的73%,減筆劃的共426字佔12%,筆劃不增不減的共560字佔 15%。字典中共有可用的籀文(大篆)808字與相應的小篆相比,其中小篆增筆的488字佔61%,減筆劃的72字佔8.9%,不增不減的共248字佔 30.1%。又取李圃所著《甲骨文選注》後附「正文所收甲骨文字檢索表」中所收字共269字(約佔已認知的甲骨文總數的1/5)。與相應的今文相比增筆劃的共214個佔80%,簡筆劃的共17字佔6%,不增不減筆劃的共38字佔14%。研究甲骨文的陳煒湛先生(中山大學)說:「甲骨文是正在發展變化中的一種文字體系。我們不能用形而上學的觀點來看待甲骨文,必須用發展的眼光去分析它,……就單字而論,在273年中甲骨文字逐漸趨向繁複,是由簡到繁而不是由繁到簡。」所以通過實地調查,所謂漢字從大篆到小篆到隸變到楷書的發展中,筆劃減少的最多也不過只有百分之十的漢字,而筆畫增加的卻有百分之六、七十。所謂從小篆到隸書再到楷書的簡化,是書寫工具的變革,是筆畫由彎到直,由拐到正的變化,因而寫字變得容易。然而從「正體字」到「簡化字」的變化中,書寫形式沒有發生任何改變,而筆畫卻沒有規律地減少,這顯然是逆著文字發展規律而動的。 有人說,「現今通行的簡化字,不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生造出的,而是經考證古代勞動人民簡化創造的文字,是『古已有之』的,因而使用它是天經地義的。」 的確,不少簡化字是來自於古代民間,但這些字造字隨意,錯訛版本眾多,硬性規定一個版本作為規範,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這些字大部分是「符號字」。「符號字」就是用一個簡單而沒有任何意義的符號作為漢字的構成部件,例如「漢(漢)」、「雞(雞)」、「觀(觀)」、「對(對)」,其偏旁全部被替換為沒有任何意義的「又」,既不能表意,又不能表音,也沒有任何的規律,只會增加記憶負擔。這些字就像英文中流行的「縮寫文」一樣,雖然便於拼寫,卻根本無法從已有知識判斷新詞彙的意義,只能一個一個獨立辨認。如果文字這樣發展,和密碼還有什麼區別呢? 有人說,「繁體字『難學、難記、難寫、難認』,簡化字對消除文盲『居功厥偉』。」 二十世紀後半葉以來,全世界各個國家文盲都在迅速減少,包括使用傳統漢字的地區如港澳台。簡化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使識字人數增加,但這並不是根本原因。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是消除文盲的真正「功臣」。此外,正體字相對簡化字的確少有「難學、難記、難寫」,但並不比簡化字「難認」,相反由於其系統性、科學性,更比簡化字易於辨認。 有人說,「攻擊簡化字,就是攻擊社會主義的大政方針,就是攻擊黨和政府,是一小撮人出於某種政治目的表現!」 極權主義最熱衷的就是高度統一,他們最害怕的就是有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選擇,一切不同於中央的聲音,就是反動。這就是泛政治化,是嗎? 有人說,「無論繁體字如何,現在簡化字已經是通行文字,廢除簡化字純屬『瞎折騰』。」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廢除簡體的確是一種「折騰」,但其實任何的改革都是「折騰」。如果把「不折騰」冠冕堂皇地作為改革的阻力,那就意味著我們永遠安於現狀,不思進取,麻木不仁。廢除簡化字是有必要,有依據,有辦法,可實行的,而決不是沒事找事的「瞎折騰」。廢除簡體是文字改革的正確方向,只有我們重新認識正體字,才能最大程度上地保留和傳承中華文化。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