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8/12 22:47:43瀏覽631|回應0|推薦0 | |
《佛子功德妙瓶》中說:修行要領之善巧與否,全憑正念正知的守護是否善巧而定。而且,大乘顯密之道一切功德之生起和增長等關鍵,也全在於依止正念正知而已。 泰國禪師阿姜查(Ajahn Chan, 1918–1992)認為:「是因為我們需把當下的情況看清楚,我們必須瞭解我們的心的過程。一旦這種正念和瞭解現起時,那麼,一切便都會被妥善地照料了。」 一旦念被提昇到「正念」的層次,能夠「當下清楚地覺知目標」,那麼它就能消除昏散等無明煩惱的干擾,引生定慧,正見「緣起性空」等實相,進而達成滅苦與解脫的正確目的。 所謂「正知」,即完全清楚的了知。然而,要能完全清楚地了知,在時間上必然是現前的、當下的。 「正知」的原始意義,依然還是全然清楚的明覺或了了分明的覺知,它應該是中性的,尚未涉及倫理價值和是非、真假等判斷的層面。 「正知」的定義應該是:一種不與煩惱相應的慧,它使人對現前身口意的活動處於了了覺知的狀態中。 寂天《入菩薩行‧護正知品》的結頌也說,必須深入觀察身心的各種狀況才能維護正知, 「正知」應指對身心每一微細狀態了了分明的覺知。 「行走時,要非常清楚地覺知:我正在行走。站立、端坐、躺臥時,也要非常清楚地覺知:我正站立著、端坐著、躺臥著。對於這個身體的各種狀態,都要極為清楚地了知。」 在阿姜查的開示中,「正念」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1.「正念」,是憶持力,而「正知」則是自我的覺醒。 2.擁有正念,就是去瞭解你自己,去瞭解你心靈的狀況和你的生命。 3.「念」,很簡單地就是當下的心。23 五祖弘忍 (601–674)《最上乘論》說:「正念具故,寂照智生」、「一切無所攀緣,端坐正念」。 禪宗祖師也有用「正知」來含攝「正念」的情形。圭峰宗密(779–841)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說:荷澤神會主張「空寂之知」是「眾妙之門」。永嘉(665–713)《禪宗集》說:沒有妄念時之「一念」,為「靈知之自性」。清涼澄觀(738–839)〈心要〉說:「無住心體,靈知不昧。」這三段文獻所說的「知」── 正知,肯定都包含「正念」在內。 決定不流至第二念,始似入我宗門。(黃檗) 纔起第二念,便是落思量,但不起第二念,即是疑情。其疑情中,自然截斷一切知見解會等病。(中峰) 咬住話頭,正是把住情識來路,不起第二念。(憨山) 阿姜查所說「當下的心」,其中沒有計度分別與隨念分別,它應該相當於寂寂惺惺的正念正知。 帕奧禪師在《正念之道》中說:在講到「正知」這一詞的所有情況下,都只限於與「正念」相伴生起的「正知」而已。因為聖典上有這樣的說明:「沒有正念就沒有正知。」阿姜查也同樣說:「正念和正知必定是同時存在的」、「有正念就會有正知」,而且「正念和正知會一起生起,它們生起得很快,致使我們無法分別它們」。 《聲聞地》在論述「正知」時說:修正知之前,必須先以正念攝持,令不放逸。 所以若能生相續憶念,即能破除忘境流散,亦能遮止沈掉生已久而不覺,故生沈掉極易覺了。又覺失念之沈掉與覺未失念之沈掉,二時延促,觀心極顯。故《入菩薩行》密意說云:「安住正念已,正知即隨臨」。 覺知能力愈精細明利者,其生命的層次和道位也愈高,如色、無色界和阿羅漢、佛陀等等。反之,覺知能力愈粗淺蒙昧者,其生命的層次和道位也愈低,如畜生、地獄等等。 阿姜查所說:「如果心沒有力量,智慧就不能生起。」因此,若想洞明生命實相,則念知的本能必須被進一步訓練,使它們專注於「身、受、心、法」,而且變得愈來愈精細有力,以致於能得止起觀,入定生慧。《靜止的流水》也說:「有正念和正知的時候,(三摩地和)般若(智慧)將會在同一個地方生起來協助。」這樣才可能識破無明煩惱,解決生命最根本的問題。 《聲聞地》也說:「由聞思修增上力故,獲得正念。」 依止善知識,聽聞正法並思惟修習,便是獲得正念的主因。 正念須靠「密護根門」來維護,避免正念由六根門頭向外散逸;而六種根門又需依靠有力的正念才能嚴密防守。 阿迦曼(Ajahn Mun,1870–1949)也曾經如此教誡阿姜查:「若訓練心讓它有慚與愧,我們就能有所防護,言行也會更加謹慎。這將能讓人少欲知足,因為我們不可能照顧太多事。一旦如此,我們的正念就會增強,隨時都能保持正念。」阿姜查也說:「當慚愧心增強時,專注力也會隨之增強。」 「正知」的本義,是了了分明的覺知,它應該是中性的。 已生之正知,由於能清楚覺知失念與沈掉等過失,所以又有助於間接引生正念。 節錄自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13/bj013133190.pdf 綜論正念與正知 ――一個旁通阿姜查與禪語錄角度之探討 /釋如石
小記: 1.密護根門、聽聞思惟正法所引生對三寶的敬信、慚愧和畏懼業果,以正念(覺知)守護正知(聞、思、修之義理),契入正知(覺醒,如《般若經》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2.四念處(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禪宗認為「心」為根本,日常行住坐臥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總離不開一心,故以「觀心為要」。 3.自性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所以修持任何法門,都應該「發無所得的心」,世間富貴名利不可貪求,於佛法同樣不要貪得。須知有求皆苦,貪求財貨如是,黏著法味亦然。尤其修淨土法門者,應自知來日無多,時不我待,只有歸伏生命,老實念佛而已。 4.了知本性的覺醒,是一種不依賴對境的了知,而念頭則必須仰賴一個對境,才能夠活動起來。當你說「本初覺醒」或「智慧」時,按照定義,它是一種沒有對境的了知;而當你說「念頭」時,它是指具有主體、客體結構的了知。「本初覺醒」是一種沒有二元執著的了知,而我們平常的了知則是二元的執著。我們應該摧毀二元的執著,這就是我們如此精進地禪修和認識心性的原因。「本初覺醒」是本初的了知,藉由認識心性為本初清淨,我們因而孰悉本初的了知。無二的覺醒摧毀二元的執著,當二元的執著被摧毀時,迷妄的覺受就瓦解了,所有概念的活動就崩潰了。我們應該徹底了解這一點,並且下定決心做到這一點。 究竟而言,意識和覺醒(念頭和本初覺醒)之間的差別乃是重點所在。「意識」是指有主體和客體的了知,在這種了知之中,主體專注於客體;而另一方面,一切諸佛的了證狀態是不仰賴客體的本初了知。《如是(上)心要口訣篇p.244》 然生 記於2018.08.12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