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點也不白的White Lies
2010/12/29 00:50:21瀏覽219|回應0|推薦7

在看完一本描述未來烏托邦的兒童文學作品《記憶傳授人》(The Giver),以及另一部主題不太相關的電影《真愛囧冤家》(Four Christmases)後,卻意外發現兩者有個共通點,都存在著「謊言」,而且是家人之間的善意謊言。

先說《記憶傳授人》,這部小說描述的未來某人類社區,充滿精確、理性、節制、規律的步調,所有人的生活都經過規劃,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運作著,即使是家庭的組成,也是經由申請及配給,沒有血緣與感情的牽制。但被選中的「記憶傳授人」除外,因為他必須負起承載人類原始社會曾有過的所有元素,從具象的雪、雲、陽光、顏色、音樂,到抽象的痛苦、快樂、愛,以便在社區面臨失控邊緣或必要抉擇之際,提供睿智的建議。

文中的主角,在接受了一年的記憶傳授人「在職訓練」後,開始知覺到這個「講求精確合宜」的烏托邦,是多麼的不合理,同時深陷在「眾人皆睡我獨醒」的苦痛中,最後,他發現在這個社區中「解放」的真相竟是「安樂死」,而他擔任養育師、向來充滿教養幼兒熱誠的爸爸,原來也是「解放嬰兒」的殺手,於是決定逃到另一個社區,不那麼完美,但「始終源於人性」的社區。

我其實對這本宛如兒童版《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的架構不怎麼有感覺,但對於他們宛如工廠出貨的家庭結構,以及因此衍生的虛假關係及謊言深有感觸:我們竟也生活在一個很多話都能直說、充滿隱晦的社會啊!即使親如家人,在成員逐漸成長,也有了各自的經歷後,把話講清楚說明白,好像也變得愈來愈困難了。李安在電影《喜宴》中,藉由男主角爸爸的三個英文字,就為這樣的欺瞞,下了極精確的註腳:For the family!

沒想到,《真愛囧冤家》中的這一句雙關語更妙:You can't spell families without lies!這部描述一對不婚的情侶,因為謊言被戳破,被迫回去分別跟四組家人(男女雙方的家長都離婚了,所以共四組)過耶誕節,結果戳出了更多關於兩個人不願被提起的過往,彼此也出現了信任危機。其中,男主角被問為什麼要對家人撒謊時,就說了這一句。

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把謊言都拿掉,家就會崩解了嗎?《記憶傳授人》說,錯!因為有謊言,那永遠不是真正的家;《喜宴》說,對!因為沒有謊言,就可能抱不到孫子;「賣力」搞笑(會這麼說,是因為我一點也笑不出來)的《真愛囧冤家》很狡獪,沒有給確定的答案:男女主角因為把話都說開了而確認彼此的愛,卻仍然在最後隱瞞了結婚生子這件事......

於是,生活在現實人生的我們,答案該是什麼?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zchen1970&aid=474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