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3 22:07:18瀏覽1027|回應5|推薦56 | |
我的台東之旅相簿→https://city.udn.com/v1/blog/photo/album.jsp?uid=oskarterenov1976&f_BOOK_ID=44184(點選後開啟新視窗) 以下各張照片,都是我於西元2007年的二月三日、二月四日兩天,用傳統傻瓜相機跟幾乎發霉的傳統彩色負片,所拍攝出來、應該無法展現花東鐵路沿線跟台東縣鹿野鄉、卑南鄉部分的極不專業影像;若有傷眼之處,懇請各位名家高手們海涵。此外,由於這些影像的拍攝日期距離今天,已經整整五年有餘,因此文章跟圖像內容所描寫的觀光住宿業者,其硬體設施可能日新月異;特此聲明。 正文: 帶我前往隨著時間挪移,非常沒有因此模糊,反而好酒越陳越香似的台東的台鐵第 1051次(應該就是現在的204次)自強號,這張是中午十二點半抵達終點台東之後拍的: 接著,是我在前往後花園的火車上,所拍攝的台東境內沿途景象。第一張到第三張的地點,都位於富源車站 (這裡還是在花蓮境內,但距離花蓮車站,已經有將近兩時小半的車程) 到安通車站(筆者按:此站於2007年年三月三十日正式廢止),或是池上車站到關山車站之間,好幅鄉野情趣!讓難得抖落都市塵埃的我,忍不住哼起小調來! 而第四張呢,就是當您前往紅葉溫泉、布農部落、脫線農場或者阿度的店、鹿鳴溫泉酒店以及鹿野火車站路上,就會碰上的「鹿野溪」,不過這段路,夜間最好全神貫注來行駛,因為從台九線366公里的鹿鳴溫泉酒店開始算起,直到台九線357公里之處、卑南鄉最熱鬧的中心地帶 (這裡已經經過小熊了喔)為止,將近十二公里都沒有任何路燈,只有透過地上的貓眼石、路旁的方向指示牌才能知道何處該轉彎,所以只要稍微不留神,您就會「撲通」一聲,直接到鹿野溪裡面洗澡去嘍(花東地區的溪水或河水,在冬季基本上都處在乾旱期)!至於第五張,就跟前面三張相同,不過背景是在山里車站到鹿野車站之間,算小黃山的一部份吧! 重頭戲來啦!以下就是前往小熊渡假村路上的台九線路標,以及從台九線359.5公里處的 T字型叉路拐進去,走上整整十分鐘幾乎沒有任何路燈的山中小徑,然後就會豁然開朗地看到布農族聚集而成的村莊農田。 在台九線主幹道上,看到指標以及暸望塔之後,就要趕快往右轉了喔!否則就要從橫越鹿野溪的橋樑附近的另一個入口進去了! 暸望台正前方。有注意到馬路上的白色熊腳印嗎?^^ 其實從這條岔路進去,不管左轉或直走都可以到達小熊渡假村,但我比較建議大家往左彎,因為如前所述,這起碼耗去十分鐘的車程之內,只有區區四盞或五盞路燈,左轉至少還可以看到下面的田園景象與農家燈火,但直走的話...嘿嘿嘿,伸手不見五指喔!您們可不想放假休息時還要參加「試膽比賽」吧? 驅車左轉之後,就會有大約十分鐘的時間幾乎沒有路燈,可是通過這條夾在山壁之間的鄉間小路之後,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哪!那種海闊天也空的景象,非親眼所見,無法體會!可惜第一張照片裡面的都蘭山被檳榔樹擋住嘍!不過沒關係的啦,第二張就讓您看到廬山真面目! 接著就是小熊渡假村的庭園以及客房啦!這些在小熊渡假村的官方網站上也可以看到部份,不過我還是獻個醜啦! 這將近八千坪的土地,雖然只有在2005年二月初到五月中旬之間,住了短短的幾個月,但其中的格局、佈景以及建築,我是再熟悉不過且不敢須臾忘懷。 照片中的花草,我都曾經頂著會將人烤焦的夏日午後艷陽修剪過,每棟木屋,也都親自跑上跑下整理過,鋪著石頭的地面;也都拿著竹掃帚來回清潔過,手掌弧口都活活磨出水泡哩! 請大家注意第一張,有看到美人山(都蘭山)嗎? 至於最後一張所顯示的成排白色車子,就是小熊渡假村大約在2006年(?)引進的「美式RV露營車」,擺放它們的場地,在我離職時還是一片漫蕪的荒野以及垃圾場,現在已重新整頓嘍!而倒數第二張照片中的白色框架,本來在兩千零五年的時候,就預定要鋪上蒿草、蘆薈或葡萄、絲瓜之類的植物,以便夏天時可以讓旅客在庭園乘涼;兩千零七年拍下這些照片時,仍然沒有什麼動靜,不知現在如何了? 從小熊渡假村遙望車程大約半小時到四十分鐘的初鹿牧場→ 下面是我在小熊渡假村任職時所住的宿舍,房間在右手邊二樓,左手邊則是我直屬主管蘇文玲協理的房間。一樓是房務部的辦公室,以及客房所需的咖啡與茶包、棉被枕頭套、清潔用品或其他雜物的貯藏室→ 其他部份由於底片數量有限,所以很多地方都只能割愛啦!而且有好幾張或許是因為手有晃到,或是光線不足而造成曝光不夠,所以拍爛掉了,雖然我認為冬天就是要這樣昏暗才有味道,可是為了可以盡情獵殺風景個夠,以及照不好也不必擔心會浪費照片沖洗錢,看來非得去買一台數位相機不可! 後記: 台東對我來說,真是稱得上五味雜陳。我在西元2005年元月初,搭乘當時的42次莒光號(應該是現在的654次)前往小熊面試的時候,沿路風景的壯麗、瑰麗、映入眼簾的縱谷地區阡陌,其腦海裡可以清晰感受到的寧靜舒適,用「魂縈夢牽、思之再三」來形容絕不為過;當時還興奮的拿起手機撥打給友人,告訴她:「我願意在這裡過一輩子!」明明不是在台東出生長大,然而這塊號稱『福爾摩莎』最後的淨土,卻予我相見恨晚之感。 盡管我在此地廣人稀之處,前後短短一年之間(2005年二初初至五月中旬,2007年三月到六月中下旬;2007年八月初到十二月中旬;以及2008年三月到五月)就連續換了四個飯店或渡假村,照理說,我已經是碰了個滿頭膿包、渾身瘡疤,以及滿心傷痕還不止,然而在受洗成為基督徒即將屆滿兩年的現在,我又有點想要再度踏上這個難以回首的地方。裡面的曲迴轉折,大概是說也說不完吧。 對於已經習慣都會區各項資源取得的便利、交通四通八達的人士來說,簡直就是荒郊野外、狗不拉屎外加鳥不生蛋的「荒涼」,但如同前段所述,我卻一直對台東縣以及縱谷地區(無論是山區的台九線,或者沿著海岸開闢的台十一線沿線)的所有,有著難以言喻,才初次見面,就深深覺得這才是自己真正要落腳之處的情愫。 儘管我目前在工作上仍然是一無所成、動盪坎坷的不得了;將近四十歲了,卻也還是兩袖清風且四面走風、八方漏氣;但因為耶穌基督的恩典與慈愛,我在這世界上看似貧窮且卑下,然而卻是富足且尊貴。我還會回到充滿許多難過記憶的台東地區嗎?就由我真正且唯一的主宰:主耶穌來決定吧!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