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據時代的教育文化
2007/09/05 13:24:41瀏覽4993|回應0|推薦1

摘要

清朝時期的台灣,教育的目的便是通過科舉考試,所以進學校唸書的學生沒有不參加考試的。此時期的教育並非義務性質,因此,教育文化尚未相當普及。直到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為將台灣這片殖民地,以改造、同化台灣本島人為目標,於是表現在教育政策上的就是普及國語(日語)。從登陸台灣那年就設立的「芝山嚴學堂」起,到其後的「國語傳習所」,乃至專收台灣人子弟的「公學校」,都是以傳授日語為第一目的。

一、文化背景:

  日據初期,台灣反日運動相當盛行,日本當局除以武力鎮壓外,竭盡全力建立其統治體制,部署官署機構,鞏固開發基礎,並設法安撫居民,以普及國語(日語),及養成馴從殖民地統治秩序的「臣民」。但當時的教育皆是以台灣話(含閩南語、客家話)教授、閱讀和書寫漢文,並且傳授中國舊有的傳統禮教,亦即灌輸學童中華思想文化。如此的教育方針,自然不受容於台灣總督府,而汲汲欲將之廢除。

此時期書房的經營,由於教育精神不符政府的政策,總督府對書房的授課內容進行了大改造。除了要求加授國(日)語課程之外,原有的漢文課必須使用公家頒發的《大日本史略》、《天變地異》、《訓蒙窮理圖解》等漢譯本為參考書。更出版了以日本為本位的《台灣教科用書——漢文讀本》六卷給公學校教學,並下令民間書房也必須使用,企圖藉此斷絕台人繼續接受漢民族文化的薰陶。

從以上這些史實來看,日治時期的漢文教育絕非單純的只是授業解惑的課程,因為有統治者與被殖民者的關係存在,致使漢文教育的背後隱藏著一場無形的戰爭。本稿主要彙集當時發表在號稱「台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的《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及其前身的《台灣青年》上,關於漢文教育的各種論評、社論、新聞稿、投書等原始資料,以探究公學校和民間書房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

 

二、教育制度:

 

在教育上特別注重:

1)以生活教育來改變生活習慣與精神,

2)像訓練軍人一般,嚴格灌輸人民「忠於天皇」的思想。

 

1.公學校基本教育:

日本殖民統治初期,以日語教學最為重要,是基於殖民地教育的要求出發的,其目的只是為了給與殖民地人民有限的基本教育,以供日本統治者役使。因此,總督府建立西式新教育制度,作為貫徹殖民政策的工具,採取差別待遇、隔離政策的原則,以初等教育六年制的公學校為最主要的設施,與專為在台日本人兒童所設立的「小學校」,皆為初等教育機構。其教授科目雖與日本人上的小學校相近,但教科書是由台灣總督府另行編纂,與小學校內容採自日本本國的作法不同。在一九四一年時,日本本國發佈「國民學校令」,將台灣全島的一百五十所小學校,與八百二十所公學校統一改稱國民學校,昭和十八年開始實施義務教育。

2.社會教育:

日本殖民統治之初,為了斷絕台人繼續接受漢民族文化的薰陶,總督府便確立普及日語的政策。除了透過學校教育外,並利用社會教育的方式,展開推廣國語(日語)運動。一八九六年起,在全台各重要城市普遍設立「國語(日語)講習所」,教育失學民眾學習簡易的日語。儘管如此,日語並未成為殖民地台灣人的生活語言,只不過使台灣成為「雙語並用」的社會。台人始終將日語看成外國語文,不因學會日語而被同化。         

3.中等、實業教育:

關於中等教育,除了學習過程中被剝奪無法使用漢文之權利外,修業期限皆比日本人學校短一年,課程內容也比較低,因此總督府最初僅設立修業半年至二年的職業講習所,以培養初級技術人才。一九一九年以後,雖然各地陸續設立普通中學,但總督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後為臺北第一師範學校)府為了因應技術勞工的需求,仍繼續偏重職業教育,只教授維持生計、有生存能力之教育,對於殖民地並不教授對於「自治能力」有所助益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大量增設二年制的職業補習學校,以便使基層技術人才,不必仰賴日本國內供應。  

4.高等教育:

    在總督府殖民統治下,初期不鼓勵台灣人子弟學習人文學科,而以培養公學校教師的師範學校 和培養 醫師的醫學校為重點。由於教 師和 醫師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因此,兩類學校長期存在激烈的入學競爭。

除了醫學校外,一九一九年以後,另設有農林、工、商專科學校及台北帝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但在入學競爭時,因台灣子弟受教的水準較差,立於不立之地位,入學競爭便無法與日本子弟對抗,因此造成在台的日本人對於高等教育機會獨佔,台灣學生所佔比例甚低。一九二二年日本殖民當局實行「日臺共學制」,規定在公立學校的新生錄取率,日籍學生佔61.9%,台灣生只可以佔 18.7 % 。又如一九四四年,台灣最高學府「台北帝國大學」有學生357人,台灣子弟卻僅有58名,僅佔學校六分之一。

5.留學教育:

由於在台灣升學不易,因而台灣有志青年踴躍前往日本留學,至一九四五年為止十萬人。其中,大專畢業生總數達六萬多人,學習法律、商業及經濟者居次。學習醫者最多,習法,商及經濟者居次,留學教育大為彌補台灣高等教育之不足。

 

 

三、教育特色:

事實上,日據時代的教育是以殖民教育為前提,因此他表現出來的特色是:

 

1.同化政策:

採漸進方式,逐漸加強國(日)語文和消弱中國傳統文化,日本據台後,初以國語傳習所作為傳授日本語文的場所,但因成效有限,後來普設公學校,改為義務教育後,才有較好的文化同化效果。

2.差別教育:

日本子弟讀的是小學校;台灣子弟則讀公學校。一八九八年發佈「台灣公學校令」,公學校與小學校相比,公學校之學費非但皆由學生自行負擔,在師資、設備、教育經費與小學校相比,相差甚遠。一九四一年後,雖將小學校和公學校同樣改稱為國民學校,但也只不過是名稱的調整,本質仍是相同的。

3.愚民政策:

為避免因高等教育的普及導致民智大開,從而造成台灣人民反抗,例如一九零三年,民政長官後籐新平在學事諮問會度上,曾明白表示:

  ……在總督訓示以國語(日語)普及目標的前提下,只要討論如何普及國語(日語)即可,……這是為了預防像過去盡力於智育開發的荷蘭或印度般,其結果多陷於弊害之中。……未曾深思熟慮,徒以教育為善事而廣開學校,本身已造成殖民政策的錯誤。而終始原欲用以斬人的名刀,反成為自己切腹的利刃。

因此,台灣的子弟很難有機會升學,求得更高的學問。

4.國家主義教育:

學校教育的教育理念、制度、方法和各種設施,皆以富國強兵、同化政策為目標導向。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為因應戰爭之需要,於是在台灣推動「皇民化運動」,鼓勵常用日語、養成日式生活習慣、改從日姓及供奉日本神祇等,企圖使臺人也具有日本國民的愛國心和犧牲精神。台灣總督府並規定:所有機關、學校等公共場合,禁止漢語;教師教學、學生讀書,概用日語;不會日語者不準就業;已就業而不講日語者解聘;不學日語者罰款;火車票不售與不講日語者。(見昭和13年版《台灣年鑒》)。不久,大量招募台人從軍,最後甚至實施徵兵制度,結果,台籍日本兵總數多達二十萬餘人。

 

 

四、結語

    日本人對台灣教育文化最大的貢獻,在於讓台灣的教育從舊式的為科舉考試為主的學校教育,轉變為現代化的新式學校教育。而開始義務教育後,台灣子弟就學率慢慢爬升高達89﹪,甚至還將培養師資的師範學校,升格為專科程度。但當初日本人並未把台灣當成自己的國家來管理,而是當成「殖民地」來對台灣予取予求,欲將台灣人民的思想意識行為日本奴役化,怕台灣人民學業若反超日人,將置日本殖民統治者於不利。因此對於台灣子弟來說,當時之教育文化環境是相當不平等的。尤其越是高等教育,越是為日本人子弟所獨佔。而也因在此差別待遇與殖民歧視下,台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亦開始蓬勃地萌芽發展了起來。

 

【註釋】

 

【參考文獻】

1.  君愷編著;國立編譯館主編 (2006),《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台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台北:日創社文化。

2.  遠流台灣館編著 (2000),《臺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

3.  黃靜嘉著 (2002),《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臺灣商務。

4.  http://www.syps.hlc.edu.tw/taiwan/newpage19.htm ,〈日據第三階段〉。《台灣史講義》。

5.  http://design.view.org.tw/stu299/%A4%E9%BE%DA%AE%C9%B4%C1.htm ,〈日據時期〉。《登瀛書院與草屯的教育》。

 

 

全文完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speak&aid=1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