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孤獨的雄辯者 - 《林肯》觀後記
2013/04/17 15:06:22瀏覽1646|回應1|推薦18

(一) 紐約時報影評

上個週末在家重看大導演史匹柏的大作《林肯》。初映時與妻子赴電影院觀看,許多對話聽得似懂非懂,片子結束時腦袋一片懵懵懂懂。那時便決定,待光碟上市後必要買來打開字幕仔細重看。

本片除了開始頭幾分鐘短暫的南北軍肉搏場面,別無動作,更無特效。這是一部對話體電影,敘述林肯人生最後的四個月,在戰事的最後階段,讓憲法第十三修正案強度關山,將廢除奴隸制度寫入根本大法。紐約時報2012/11/8刊登的影評體大思精,讀後頗覺受益,節錄意譯若干以饗讀者:

“美國電影此一民主藝術形式,對民主政治卻拙於描述,頗讓我們納悶。電影中虛構的美國總統,若非下巴方正行動果決的英雄,就是一板一眼的立法者,或者是辦事無方的書呆子。飾演總統的角色多半長得比較英挺,但比起真實的複雜多面的總統,那是乏味多了。而歷史上真正的總統,或被敬而遠之,或全然被忽視(除非那人叫做尼克森)。”

“民主政治的立法過程,雖乃制衡設計的樞紐,卻往往遭人嗤之以鼻,且持此種蔑視態度者經常貌似義憤填膺,以譁眾取寵。此種“反政治”態度的典型,可以1939 年的片子《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為代表。好萊塢喜歡編織萬眾一心式的圓滿結局以博取票房認同,但民主政治所呈現的卻是沒完沒了的僵局、妥協、分裂。無怪乎共和政體運作過程中的污穢與活力、榮耀與墮落等題材,每每與大螢幕緣慳一面。史匹柏的傑作《林肯》,當屬美國電影史的例外。”

“本片基本上敘述一位總統如何千方百計,或威脅或利誘,爭取到國會立法所需的票數 ... 本片的若干優點,乍看之下頗不起眼,正如其主角的美德一樣不引人注目。林肯本人樂於呈現自己是位來自鄉下地方心思單純的律師,但他隨和的作風所隱藏的,是令人敬畏、精於謀劃的政治心智。”

“史上最有名且最難表現的鬍鬚坐落在丹尼爾(Daniel Day-Lewis)的下巴上,而他融入此困難角色,彷彿穿了一件跟他多年的舊外套一般自在。丹尼爾,一個盎格魯-愛爾蘭詩人的兒子, 竟成為扮演舊時代美國人的佼佼者,實為現代電影的異數,令人嘖嘖稱奇。他扮演過活在記憶與傳奇朦朧交界處的人物;瘦削的身軀、棱角分明的面龐,讓傳奇人物變得有血有肉。最值稱道的,還是他賦予了這些人物獨特的聲音。他飾演的林肯,說話如慵懶的笛子慢條斯理,與其盟友及政敵的誇張咆哮形成鮮明對比。(約翰威廉的配樂則回應此種對比: 壯麗氣派的交響樂常被帶有家庭風味的提琴、斑鳩、鋼琴聲所打斷)。”

“林肯之滔滔雄辯,流露出一個來自偏鄙之鄉、自學有成的奇才的特殊風格。他的演說,一方面佐以大量的閱讀,一方面佐以從邊塞聽來的鄉野奇聞和粗俗笑話,內容因而豐富多彩。他經常用杜撰的寓言、無聊的瞎扯、以及廁所文學款待(並激怒)其閣員。林肯鹹濕的草根機智與明澈高尚的抒情風味相輔相成,成就了他傳誦至今的偉大演說。”

“儘管外表嬉笑怒罵,林肯其實容易陷入沮喪,喜歡孤獨。他與幼子相處溫柔而融洽,與有志從軍卻為父母所阻的長子則關係緊張。林肯另一兒子病死於內戰初期,他的妻子莫莉因深陷喪子之痛變得歇斯底里,她不穩定的情緒經常帶給林肯困擾。這些私人生活的煩惱以及身為戰時總統的壓力,共同呈現出一幅私密又切合身份的林肯圖像 -- 此圖以極佳的敏感度與洞察力繪製而成,而始終著重林肯作為政治人物的特質。”

(二)林肯的困境

1864年4月,第十三條修正案為參議院通過,但兩個月後卻被眾議院否決。林肯於是在當年的總統選舉中承諾一定要通過該案。然而當時內戰已經打了三年多,南方頗有議和之態;如果聯邦政府不堅持結束奴隸制度,戰事便可望提早結束。美國四年內戰極其慘烈,陣亡人數約相當於美軍兩次大戰、韓戰、越戰陣亡人數的總和,因此停戰之心可謂人皆有之。反之,若林肯堅持以結束奴隸制度為終戰條件,則戰事可能延長。何況當時聯邦政府中的民主黨並不贊成黑白平等(他們的口號是:人沒有資格j將上帝創造的不平等變成平等 - Man cannot make equal what God Almighty has made unequal); 所以即便林肯的共和黨同僚也不贊成他打一場沒把握的立法戰爭。

這便是林肯面臨的困境:是否要冒著延長戰爭的風險,徹底地、永遠地終結奴隸制度?這也是《林肯》這部電影的重點。

林肯曾在1863年1月頒布解放黑奴令(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那是總統以軍事統帥的權威下達的行政命令,並非國會立法。它宣告在叛變的十州居住的黑人,具有永久的自由身份。但此令卻不涵蓋沒有叛變但仍施行奴隸制度的州,或本來就在聯邦控制下的州。因此解放黑奴令最多算是戰爭期間的權益措施,缺乏法理依據;戰爭結束後極可能就失效。如果是這樣的結果,那麼四年內戰所為何來?難道真如後代翻案史學家的觀點,南北戰爭是工業北方終結建農業南方的衝突,而解放黑奴不過是副產品?

當然,許多史學家,包括翻案史學家在內,因為從來不是站在時間前線的戰士,他們的分析往往具有扮演歷史導演與審判者的雙重意淫心態。

(三) 使命與伎倆

但是林肯不是歷史學家。不論他在內戰之前、內戰之初的立場為何,在1864-1865之交,他再次被推到時間的最前線。他充滿使命感,要給種族平等一個法律的依據;他相信這個以憲法立國、視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契約關係為神聖的國家,一旦經立法程序白紙黑字宣告奴隸制度不合法,那麼奴隸制度就徹底完了,然後美國的文明將進入新的階段。壓迫人的自由沒有了,新的自由會浮現。

國家領袖具有使命感,對人民是好是壞很難講;基本上全憑運氣。具有使命感的領袖對人民的影響,彷彿颱風對台灣的影響 -- 沒有颱風鬧旱災,颱風太多鬧風災水災土石災。與其說林肯偉大,不如說美國運氣好,因為林肯可能是個瘋子 -- 我想這在1864年應該是頗流行的觀點 -- 而美國可能就被一個瘋子的意志所左右。

充滿使命感的林肯決定用盡“合法”手段取得通過修正案所需的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數。他透過國務卿組織秘密小組,鎖定分析民主黨的失勢議員,以利誘(期約授官)、恐嚇等等曉以利害的方式迫使他們改變立場。林肯靠著律師的經驗和聰明在法律邊緣遊走,違反了許多程序正義。但或許林肯深知這場戰爭是國家再造的過程,具有革命色彩,故而必須採取較不尋常的手段。當然,這不是人人皆可效法的。

(四) 無言的山丘

《林肯》這部片子口沫橫飛,然而沉默的段落也力道千鈞。紐約時報的影評說:

“《林肯》此片的非凡之處,在於看到政治乃是高尚與世俗之間所進行的一場莊嚴但不免笨拙的對話 ... 史匹柏藝術的高點,常在無言的段落出現,讓影像自行傳達訊息。畫面的構成及切換,將情感的力量注入到演說與辯論的情節之中,默默提醒觀眾這場立法大戰的賭注有多大。”

1865年1月31日,眾議院通過第十三修正案。4月9日李將軍向格蘭特將軍投降。片中的林肯騎著馬,靜默行過屍骸遍野的戰場。4月11日林肯發表演說,鼓吹黑人投票的權利。4月14日晚間,林肯在福特戲院遇刺身亡,成為六十多萬陣亡軍士的一員。

戰勝的一方沒有報復,信守承諾進行國家整體的重建。內戰的歷史,藉由檔案、照片、實物、書信,完整保存,讓後人反芻憑弔。沒有官方版本的歷史,沒有為勝利者戴上冠冕、沒有對失敗者橫加羞辱;因此內戰的歷史便可信而直達人心、令人尊敬、令人神往。本片及其原著便是以參與第十三修正案立法過程者與他人往來的書信為素材。

我曾在馬里蘭州住過五年,仰視過華府林肯紀念堂那巨大的坐像。到過蓋茨堡,遊過維吉尼亞州。雖不甚明白美國內戰的始末,但總無由地被戰爭遺跡與紀念館所流露的寧靜和淡淡哀傷深深震撼。自此便喜歡上了與那段時期有關的影片和音樂,它們總是讓我想起那些青草覆蓋緩緩起伏的無言的山丘。所以我對《林肯》這部片子偏愛有加,認為它是去年第一好片。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rthbridge&aid=7505891

 回應文章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林肯是歷史的偶然 卻創造歷史
2013/04/18 10:34
美國運氣太好,再沒有第二國可比照,

僅地理條件,就沒得比!

金磚各國, 不過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