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10 14:40:28瀏覽512|回應0|推薦11 | |
雙十節,腦海卻浮起黃友棣先生的音樂。
《在銀色月光下》非其原作,但合唱曲係其譜寫,遂使一民謠小調昇華為意境高華規模宏大的時代之音,成為許多人的集體記憶。
黃先生另一作品《海嶽中興頌》,我甚喜歡,幾十年之後重聽,仍感血脈奔騰。此合唱曲為秦孝儀作詞,於今觀之頗不合時宜,當是未來兩岸禁歌的首選。此連結有歌詞,可惜網路上並無像樣的合唱錄音。
如果歷史活在人的記憶中,那麼它就有千千萬萬個版本。我發現不同版本的歷史也共存於我的個人記憶裡,像一齣齣戲碼,隨心情的召喚粉墨登場演出。今天雙十節,我點的戲是黃友棣。
只有一種版本的歷史不僅無聊,並且可怕 - 只剩官方說法,而無人間故事,豈不無聊可怕?吶喊著要別人向他的版本歸隊的人,則可憎,以為就他最美。(今天仍有人在所謂民主的旗幟下幹這種事而不自知)。不過禁人者人恆禁之,有些歌當時正統紅火,但後來灰飛煙滅到必須費考古的功夫才得重見天日,也算報應吧?
當代聲音很大的人常常不了解一件事:他們的聲音忽然顯得很大,是因為唱反調的人都不在了;他們若了解這一點,就應該不寒而慄,因為唱反調的人早就在另一邊等著,然後新一代人會在這一邊把他們掃入歷史的灰燼。
惟有真誠的藝術永存人心而不朽,如黃有棣先生的音樂。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