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一客湯豆腐說起
2008/04/23 20:12:12瀏覽2086|回應2|推薦19
這是我妹剛寄來的,從日本豆腐談到日本的建築語言。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我有一對夫妻朋友,十幾年前第一次去京都旅行,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看寺院走了半日,天晚了,也冷起來了,在道旁找到一家名店,進去叫了"湯豆腐餐"。那是京都有名的傳統料理,一鍋白水放了幾塊白豆腐,上頭漂一根鴨兒芹,配一碗灑點香鬆的白飯,小盞紅豆湯,小碟醬料,這樣就所費不貲了。但是又餓又累,聽著外面黑黑的松風,也覺得沒什麼可嫌棄的了,那是他們對湯豆腐的第一次經驗。


我問:「沒有加一點點清雞湯,再不就鰹魚汁之類的嗎?」「沒有」

京都是千年古都,右邊鴨川,左邊桂川,匯流到一處,中間夾著棋盤式的京都古城,仿唐朝長安打造的。京都豆腐出名,全仗著好山好水好豆子,有許多百年以上的老店。因為都是手工製作,質料講究,有許多種不一樣的口感,吃法就是注重清淨的原味。若是這塊豆腐落到中國人手裡,那是不知道要怎麼樣的磨拳擦掌大幹一票,可以搞出一整本食譜。京都人不同。他們把吃豆腐當作一種冥想的工具,清淡不修飾,是為了體驗大自然的質感,多年不改變,是實踐佛教禪宗的空與無。所以雖然正在吃東西,實則不在吃東西,和早期的本膳料理、懷石料理,意思是一樣的。古代中國是大陸型文化,統制與實際,質與量的追求,是最先考量的因子,和日本的輕巧多變,容易重組的內在精神,有很大的差別。

儀式、靜修、想像、自由,再混合特別的民族個性,形成了整個的日本藝術的風貌。這種一致性,我們可以在日本的景致、食衣住行、藝術品、建築物裡找到。這就是為什麼大家一提起日本,不管去過沒有,腦子裡會自然浮現某一種畫面或是氣氛。我想是這種一致性貫穿所有大小事的原因吧。

京都的金閣寺和銀閣寺,是很好的例子。

兩寺各建於14世紀末與15世紀中期。金閣矗立在水面上。像個精緻的金漆盒子,流動閃爍;銀閣則是一身暗黑,如同一方古硯,文雅寧靜。但是銀閣寺裡有日本庭園常有的"枯山水"(就是在白砂石上耙出流水的紋路),在銀色月光下,彷彿漣漪漂蕩。兩寺是對比,一如宮殿,一如書齋,但又有相同的地方:就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沒有止息。

同樣的對比,也可以用在奈良的法隆寺,和兵庫縣有名的姬路城。前者像是穿著寬大和服,垂下眼瞼,端坐在地的古代美女;姬路城卻是晴天下展翅的一群白鷺。這種外貌的對比與內裡精神的統一,是日本最好的建築語言。

傳統的想像總是過於美好,一千兩百年的京都也走上現代之路,豆腐的料理也有少許的變化了。面對那一客白水湯豆腐,與我們的麻婆豆腐、畏公豆腐相比較,路已經漸行漸遠了。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rthbridge&aid=1809761

 回應文章

Brunch Lady
愛上湯豆腐
2008/08/17 19:27

您好

我是聖和的同學

這篇湯豆腐讓我有感而發

現在人的料理太重視「調味」

結果

原味不是被提昇

而是被壓抑

壞了天生的好滋味

為了控制體重

我減少外食頻率

三餐自己煮

出門必帶自己做的便當

唯一調味料只有兩種

海鹽

胡椒粒

有了這兩味兒

新鮮食材一遇上它

人間美味即刻讓我笑開來

直說,好好吃喔!!!!!!!

這是年輕幾歲的我

不曾感受到真滋味

湯豆腐對我而言,就是這樣的精神

在京都兩次體驗過程中

除了湯豆腐的美好令我動容

湯葉

也就是嫩豆皮

更讓我臣服

如果有那樣淺淺的平底鍋

肯定要自己動手煮鍋豆漿

把豆皮給煮出漿面

再用長筷把薄如紗的豆皮給撈起來

一點點薄鹽醬油佐味

哇~~~

幸好

我下個月要到京都過中秋

屆時

肯定不忘造訪這款簡單純樸的美味

與您分享

北橋客(northbridge) 於 2008-08-19 07:11 回覆:
謝謝您的造訪。
京都的中秋 ... 讓我忽然想到當年初學吉他時彈的"荒城之月"

bwPingu
寫得很有意思
2008/04/23 23:30
推到推推王,向您報告一聲。
北橋客(northbridge) 於 2008-04-23 23:38 回覆:
謝謝您熱情相挺!
可否告知推推王的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