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18 13:18:55瀏覽1063|回應4|推薦22 | |
和朋友聊天,他說:「華人的美學教育,太注重視覺,而忽略聽覺。」果然哉?我從沒想過這問題。 人的各樣感官知覺中,視覺的確地位獨特,它不僅傳達顏色和明暗的層次,更察覺物體的形狀、位置及移動,理性便以此為素材在腦中建構三維空間概念。人感知自己在空間中的存在,感知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大部分仰賴視覺。 空間是理性透過視覺建構的抽象關係,其中並不一定有具體事物。稍學過幾何的人都知道,純粹的空間只需點線面,不需你我他、貓狗花。因此視覺帶來的感動,通常是“幾何的美感。”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中國的書法,僅有單調的黑白對比,完全靠線條流動表現美的概念。另一例是黑白老片,其取景,尤其是人物的近景,往往更接近情感和關係的本質【註1】。學畫的人也多從素描開始,目的是掌握純粹的幾何與光影;上色是後來的事。 然而別忘了視覺也有一維的特性。想像你站在一面極大的牆壁前,牆上有色彩和明暗的變換,但無形狀,你看到的和視網膜上單一感光細胞所接收的信號一樣,就是光子的波長及數量 - 這是視覺最基本的元素。這種視覺經驗通常並不愉快,甚至有點可怕(像 Windows 當機的那片藍色死海),但如果聲音“看得見,” 應該是這模樣【註2】。 聽覺是一維的,因為耳膜小於可辨聲波的波長,不像視網膜比紅光波長大一兩萬倍不止;我們聽不見聲音的“形狀,” 原因在此。所以耳膜只需傳導介質壓力的變化即可,沒有必要佈滿聽覺神經細胞。(但我們若聽得見超音波,情況或許會不同)。人的聽覺神經位於內耳,前端有兩萬根長短彈性不一的絨毛,以感應不同的音頻;其構造雖巧妙不可思議,但仍無法讓我們聽到聲音的三維形狀。 不管怎樣,視覺信號要比聽覺信號複雜“高級”,視訊設備也比音頻設備貴得多。可奇怪的是,為什麼往往是音樂、而非圖像,更能觸動我們、安慰我們、甚至將我們帶到不可言喻的奧秘境界? 我思索了一番,還是回到叔本華和馬克思。視覺與理性走得太近,成為上層結構,而聽覺則和觸覺、嗅覺、味覺在下層稱兄道弟,比較接近人的原始意志。視覺與空間關係的建構密不可分,建構關係正是理性的特長,但理性卻無法分析一維知覺的本質。它或可將感動分類、給予等級,但無法了解感動本身。聽莫扎特的感動是古典類10分,聽 Joan Baez 是民歌類9分,聽饒舌(rap)是嘈雜類3分 - 理性所能為,不過爾爾。理性站在一維知覺帶來的原始感動面前,顯得無知而冷漠 - 像教育官僚,制定課程安排考試,卻不關心教學品質;也像現代企業的計畫經理人,管資源盯進度,卻不必懂產品設計。理性本來只是個工具,在乎邏輯、程序、結構、因果;一旦這種機械性格凌駕了生命,生命便覺得焦慮疏離空虛,想破繭而出。音樂,不管是人為的或是自然的,便是回應受壓抑生命追尋解放的渴望。 音樂還有個獨特處:它既然是聲波,便可以直接震動我們。我們不僅用耳朵來聽,我們的皮膚臟腑也都在聽。這樣的震動呼應日出日落的節奏、呼應與潮汐同步的潛意識律動、呼應雷聲雨聲風聲濤聲流水聲落葉聲蟲鳴鳥叫人語車喧槍響砲轟倒塌碎裂哭笑吵鬧呼吸心跳打呼放屁辯論叫賣炒菜喝湯走路奔逃以及跳投擦板得分的聲音。啊,生命每一刻無不在震動,震動中你分不出是音樂還是你。 簡單的震動超越複雜的幾何,直達情感的深處,其道理或許如此吧? 近代視覺藝術透過諸般革命,也欲跳脫機械的框架,試圖探討視覺的本質,以靜態張力或光影烘托呈現生命的律動,挑戰既定的空間分割法則。總之,不再記錄,也不再說故事。實驗結果有的膚淺,有的讓人看不懂,但總是破繭而出的努力。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華人的美學教育,是否太注重視覺,而忽略聽覺?」我無法回答。我倒是想退一步改問:「華人的教育,是否太重關係,而忽略本質?」我總覺得,華人的文化傾向於把任何東西 - 數學也好美學也好、鋼琴也好畫畫也好 - 都當成工具跳板。華人的教育似乎只對從這一階段跳到下一階段有興趣;一生的目的好像就是不斷往上爬往前跳;很少問自己問孩子喜歡什麼,因為喜不喜歡不重要;肯拼、有成就的人或許很多,快樂的人好像很少。 我這樣說絕非妄加批評,因為自己也是這種文化的受害者,而且常常一不小心就成為加害者。我也不是沒有心肝;生存的壓力很大,競爭殘酷,並不是誰都有閑情逸致吟風弄月。然而美學絕非吟風弄月!撇開了形式,美學的核心其實是與人類生命共鳴的能力、是面對自身情感的勇氣。別說你不在乎美、不嚮往美,除非音樂已經不再打動你。從素樸的嚮往,到對美感本質的掌握,則是一生的享受與追求。享受吧!因為若無享受,何來美學?追求吧!因為美學如果與本質不相干,便會像舊式婚禮中的鑼鼓,一陣喧騰熱鬧把冰冷的心抖動兩下,便又沉寂下來。 【註1】北非諜影(Casablanca) 劇照: 【註2】我們其實看得見聲音 - 把麥克風的輸出接上示波器即可。也可玩玩花樣,把聲音信號依其頻率高低及音量大小轉換成色彩信號,便可產生一維視覺經驗。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