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26 09:39:18瀏覽70|回應0|推薦0 | |
以下為轉載,請網友自行評論,格主只負責介紹,內容請查原出處
第十四章Desposyni所建的王國和抹大拉的專用色彩 Desposyni所建的各王國 耶穌和抹大拉的後代漁夫國王在高盧生生不息,盧修斯國王的後代在英格蘭綿延不絕,亞利馬太的約瑟的後代在威爾士也開創出一片天地。他們是安娜和布蘭的後代,繼承了布蘭的父親李爾王1的傳統,李爾王是至高無上的君主百利·瑪爾的兒子。 百利·瑪爾的另一個後代就是國王魯德。他是卡切斯特、志留利亞和斯特拉思克萊德王室的祖先,他的家族曾和亞利馬太家族聯姻,這一點非常關鍵。布列塔尼的建立者和統治者也來自聖杯家族的威爾士王室,法國的這一地區在此之前被稱為阿莫裏凱。 國王魯德的孫子就是強大的辛白林(卡拉塔庫斯的父親)。在耶穌時代,他是不列顛的王候。2王候,也被稱為島的領頭龍,是國王中的國王和凱爾特島的守護者。王候的頭啣不是世襲的,而是由督伊德教的長老團從凱爾特王室中指定的。辛白林從他在卡切斯特的住地統治著卡圖維勒尼和特裏諾文特這兩個比利時人部落。 在辛白林領地的北邊是諾福克,這裏有普拉蘇塔古斯國王統治的愛西尼人部落,他的妻子就是著名的布迪卡。她於公元60年領導了一次大規模反抗羅馬人的起義,並且喊出了著名的戰爭口號"反抗世界的真相".此後不久(66年朱迪亞的猶太人起義反抗羅馬人之前),亞利馬太的約瑟就從高盧來到英國建造格拉斯通伯裏禮拜堂。 410年,羅馬人從英國撤走後,統治權又回到部落首領手中。其中包括威爾士波厄斯的沃爾蒂格恩,他的妻子是前羅馬總督馬格納斯·馬西摩的女兒。公元418年,沃爾蒂格恩徹底控制了波厄斯,於425年被指定為王候。 當時,安娜和布蘭的後代中最傑出的國王之一就是卡尼達,他統治著福思河邊的瑪瑙地區。另一個與之平行的家族涌現出了英明的寇爾·漢(老寇爾),他領導著"北方的人".在童謠中他被親切地稱為"老寇爾國王",他從坎伯蘭王國的中心卡萊爾統治著雷基德地區。還有一個著名領袖就是塞勒提克,他是盧修斯國王的後代。3他從鄧巴頓統治著克萊德斯代爾。這些國王是5世紀時最強大的英國統治者,由於他們都是救世主的後代,因此被稱為"不列顛的神聖家族". 在5世紀中期,卡尼達和兒子們應沃爾蒂格恩的請求率領軍隊進入北威爾士驅逐不受歡迎的愛爾蘭人。在此期間,卡尼達在波厄斯西部的威爾士海岸地區建立了格溫內思皇室。不列顛北部偏遠地區的卡列多尼亞的皮克特人趁機越過哈德良長城屢次騷擾卡尼達的邊界。卡尼達迅速雇傭了亨吉斯特和霍薩率領的日爾曼部落的朱特人軍隊,把皮克特人擊敗。亨吉斯特和霍薩獲勝後把注意力轉向了南部偏遠地區,建立了自己的肯特王國。後來日耳曼部落中的盎格魯和撒克遜人也從歐洲大陸入侵。撒克遜人佔領了南方,成立了韋塞克斯、艾塞克斯、密德薩斯和蘇塞克斯諸國。而盎格魯人佔領了從塞溫到哈德良長城的剩餘地區,成立了諾森伯蘭、莫西亞和東英吉利諸國。後來,整個地區被稱為英格蘭,新居民被稱為"凱爾特西部半島的威爾士人"(威爾士是weallas的變體,意思是"外國人")。
第58節:一直留在北威爾士
卡尼達一直留在北威爾士,沃爾蒂格恩死後,他於464年接任成為王候,並兼任不列顛最高最事指揮官。擔任這一職位的人被稱為"古萊提克".卡尼達去世後,沃爾蒂格恩的女婿布雷克諾克的布萊徹成為王候,而斯特拉思克萊德的塞勒提克成為古萊提克。同時,沃爾蒂格恩的孫子,有豐富軍事經驗的奧裏利烏斯從布列塔尼回到這裏抵抗撒克遜人的入侵。在任督伊德教祭司期間,奧裏利烏斯還被指定為阿姆伯裏烏斯聖所的君主。這是一個象徵性地模倣古希伯來聖所的房間(《出埃及記》)。阿姆伯裏烏斯的守護者們被稱為"阿姆伯羅斯烏斯",穿紅鬥蓬。奧裏利烏斯從他在斯諾登尼亞的要塞上守衛著王國的西部邊界。在塞勒提克死後繼任成為古萊提克。 6世紀早期,布萊徹的兒子(也叫布萊徹)以瑪瑙國王諸的身份從威爾士來到福思。他在福法爾郡成立了另一個布雷克諾克國,威爾士人把它稱為"北方的布萊徹尼奧格".他父親的首府是在威爾士的布雷肯,因此北方要塞被稱為布雷琴。布萊徹二世的女兒嫁給了蘇格蘭達爾裏亞達(西部高地)的王諸加布雷4,因此加布雷成為福思的國王,繼承了阿伯夫利的一座城堡。 愛爾蘭的蓋爾人一直和布萊徹家族徵戰不休。在安特裏姆的賽裏爾國王的率領下,他們於514年對蘇格蘭人的瑪瑙國發起了進攻。侵略者勝利了,福思地區落入愛爾蘭人手中。布萊徹馬上向女婿加布雷王諸和古萊提克指揮官奧裏利烏斯求援。他們不僅要從瑪瑙趕走愛爾蘭人,而且決定發動一次海上襲擊,直接打到北愛爾蘭的安特裏姆去。 516年,加布雷的蘇格蘭艦隊和奧裏利烏斯的古萊提克軍隊一起從侏羅海峽出發。他們的目標是賽裏爾國王的城堡,巴頓山上堅固的山頂堡壘。古萊提克的軍隊獲得了勝利,巴頓山被攻克了5.560年,編年史作者吉爾達二世在他的《不列顛的崩潰》中寫到了這場戰爭。這場大戰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的編年史中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6在巴頓山大戰後,加布雷於537年成為蘇格蘭人的國王,他的王宮在克裏南湖附近的杜納德西部高地上。 當時的王候是卡尼達的曾孫,威爾士國王格溫內思的梅爾格溫。後來,加布雷國王的兒子達爾裏亞達的伊頓繼位。他於574年成為蘇格蘭人的國王,後來由聖科倫巴施涂油禮,成為第一個由教會任命的英國國王。 「王候伊頓」 伊頓登基不久後,斯特拉思克萊德的萊德西國王在卡萊爾附近的戰役中殺死了格溫多勞。戰場座落在埃斯克河和利戴爾護城河之間,哈德良長城上方。(利戴爾護城河正是亞瑟王傳說中費格斯和黑騎士的故事發生的地方)。格溫多勞的老師(不列顛的默林)是波厄斯的埃姆裏斯,奧裏利烏斯的兒子。格溫多勞死後,默林逃到卡列多尼亞的哈特費爾斯帕,然後到杜納德伊頓國王的王宮尋求庇護。7
亞瑟王是耶穌和抹大拉的後代嗎? 一般人都認為第一部提到亞瑟王的作品是9世紀威爾士修道士內尼厄斯的作品《不列顛史》,書中證實亞瑟王參加了無數戰役。但在此之前很久,亞瑟王就出現在7世紀的作品《聖科倫巴的生平》中了。成書於公元600年左右的凱爾特詩歌《葛德丁》中也提到了他。 858年,內尼厄斯列舉了亞瑟王獲勝的大量戰爭。戰爭地點包括卡萊爾北部的卡列多尼亞森林和阿格尼德山。阿格尼德山是切維厄特布裏梅尼姆的要塞,盎格魯-撒克遜人就是從這裏被趕走的。諾森伯蘭的格雷因河畔也是亞瑟王的戰場,從6世紀中期起這個擁有強大防禦工事的地方就成為軍事行動的中心。亞瑟王的戰場還包括羅馬軍團曾經駐扎過的卡萊爾和裏紐斯地區。裏紐斯在鄧巴頓北部,原為諾萬提部落的古國。亞瑟王正是在這裏登上了洛赫隆的源頭阿羅查山。 575年,亞瑟滿16歲,成為至高無上的古萊提克。凱爾特教會宣布他的母親伊格賴因·德·艾克斯為凱爾特的至高女王。她的母親(耶穌和瑪利亞·抹大拉的後代)是勃艮第阿瓦隆的女王維維安一世,湖水夫人。因此牧師們在給亞瑟的父親加冕為蘇格蘭人的國王後,又給亞瑟施涂油禮,宣布他為凱爾特人的至高王。伊格賴因在懷著亞瑟王的時候嫁給了卡萊爾的羅馬軍事指揮官貴爾路。古《蘇格蘭編年史》記載了這一事件。11
第59節:阿瓦隆女王
但在貴爾路死後,伊格賴因又嫁給了達爾裏亞達的伊頓,因此在亞瑟沒被加冕為至高王時已經恢復了伊頓兒子的身份。這次婚姻使耶穌和瑪利亞·抹大拉的後代與雅各(也就是亞利馬太的約瑟)的後代結合起來(見"聖杯的血統"圖表)。350年來,亞瑟是Desposynic聯姻的第一個後代,也是他對於聖杯傳統如此重要的原因。 在《聖科倫巴的生平》中,亞達姆蘭院長提到伊頓的兒子亞瑟王在米亞提戰役中喪生。米亞提是凱爾特人的一個部落,於574年被盎格魯人趕向北方,並在蘇格蘭邊界住下。12他們的主要據點是福思河畔瑪瑙地區的杜瑪特,和愛爾蘭人混居在一起。雖然516年愛爾蘭國王賽裏爾在巴頓山戰敗,愛爾蘭人還是盤踞在瑪瑙。於是古萊提克大軍第二次向巴頓山發起進攻。 在581年賽裏爾的兒子巴頓國王死後,蘇格蘭的伊頓終於把愛爾蘭人趕出了瑪瑙和福思地區。後來,在596年,亞瑟的騎兵把愛爾蘭人趕出了蘇格蘭的布雷克諾克。伊頓國王親自參加了許多戰役,但亞瑟的弟弟布蘭和多明加特於595年戰死在布雷琴,亞瑟和另一個弟弟奧凱德·凡德也參加了瑟辛之戰。14 幾個月前,盎格魯國王伯尼西亞的艾特爾弗裏思剛剛在卡萊爾打敗了萊德西國王,佔領了索爾威灣沿岸河段。在伊頓和亞瑟領導下的達爾裏亞達軍隊必須阻止盎格魯人的北進。據說他們集結了大批兵力,從威爾士調遣軍隊,甚至得到了宿敵安特裏姆的巴頓的兒子梅魯瑪的幫助。那時,愛爾蘭人也感到了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的壓力,因此和蘇格蘭人站在了同一陣線。 阿瓦隆女王
道斯通之戰是凱爾特歷史上最激烈的戰爭之一。《第吉諾編年史》稱"這一天蘇格蘭男人戰死了一半".獲勝的艾特爾弗裏思也損失慘重。雖然對手伊頓國王被迫撤退,但他的兄弟西奧博爾德和伊安弗裏思也戰死沙場。 隨著亞瑟王在凱姆萊納和道斯頓的潰敗(這兩場戰役被合稱為"米亞提之戰"),北方的古國分崩離析。蘇格蘭人從地理上和從前的盟友威爾士人被分隔開,他們意識到惟一能保住蘇格蘭領土的辦法就是和卡列多尼亞的皮克特人聯合起來。844年,這一目標實現,伊頓著名的後代肯尼思·麥卡賓統一了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建立了一個國家。16肯尼思的加冕記錄把他稱為阿瓦隆的女王的後代,說明了他在家族中至關重要的地位。17
第60節:代表抹大拉色彩
阿瓦隆王室是瑪利亞·抹大拉的直係後代,從女性血統傳承下來的。女王的女兒的地位比兒子要高。勃艮第阿瓦隆女王和梅羅文加王朝的國王同為聖杯家族的後人。聖杯家族另一個重要的分支就是在法國和西班牙邊界的塞普提曼尼亞王室。 在嫁給達爾裏亞達的伊頓·麥克·加布雷國王之前,伊格賴因·德·艾克斯和前夫卡萊爾的貴爾路生下了一個女兒。她的名字叫摩根,後來成為亞瑟同母異父的妹妹。在聖杯傳說中,她被稱為"摩加納"或者"摩根·拉·費".但摩根在愛爾蘭皇家學院的課本中被稱為"繆爾金,加布雷的兒子伊頓的女兒".18 「列昂·德·艾克斯家族的大衛王黑獅標志」 當時布列塔尼有兩層權力機構。在不列顛向法國的長期移民過程中,520年布裏多尼的杜諾尼亞成立了,但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王國。這裏先後出現了許多國王,例如赫爾,但他們也不是布列塔尼的國王,而是布裏多尼移民的國王。在這一時期,這裏不過是梅羅文加王朝的一個郡,當地的國王從屬於法蘭克王室,是由法蘭克王室指定的。在540-544年間,真正的布列塔尼國王是法蘭克人楚諾摩。他和梅羅文加王室一起監控著移民給布列塔尼帶來的變化。楚諾摩的祖先曾是諾伊斯特裏亞王宮的大宰相,他也是普霍的世襲伯爵。後來,萬因的姨媽維維安二世·德·艾克斯的後代成為世襲的布列塔尼國王。 在藝術作品中,代表抹大拉的色彩是什么?
最早的基督教宗教藝術品是在羅馬的地下墓穴中發現的。如果把所有地下通道和墓穴排成一條直線,它將長達550英裏(880公裏)。早期基督教徒正是在羅馬城街道下面躲避皇帝的迫害,據估計共有600萬人被埋葬在這裏。是在1世紀和2世紀,墓穴中就有了一些裝飾品。魚和鴿子常被用於象徵信仰。這裏還有一些粗糙的聖經場景的繪畫,但都不是描繪耶穌受難或者聖母瑪利亞的。《天主教百科全書》稱這裏的藝術品最常見的主題就是葡萄樹。19 從313年《米蘭敕令》頒布後,人們才開始公開創作基督教宗教藝術品,那是在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天主教為羅馬帝國國教之後。但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瑪利亞·抹大拉肖像畫是在240年創作的。1929年,人們在敘利亞幼發拉底河畔的杜拉-歐羅普斯發現了一幅色彩鮮傃的壁畫,上面描繪了抹大拉來到耶穌墳墓的情景。這幅畫名叫myrrophore(攜帶沒藥的人)。20世紀30年代,人們把它從小禮拜堂的墻上移了出來,現保存在紐黑文耶魯大學的畫廊中。20 到5世紀,基督和其他人物的形象變得更加神聖,繪畫中的聖人往往伴隨著光環。雖然我們把它稱為"光環",但"光環"其實是指一個圓環(像月球周圍的光環一樣),而聖人原本是伴隨著一個明亮的圓形物,有可能發光,有可能不發光。這種圓形物通常是金色的,邊緣的輪廓非常清楚,或者有擴散的光線。如果圓形物是圍繞在頭部就被稱為"光輪",如果是包圍著身體或者邊緣不清楚就被稱為"光暈".它可以是頭部上方或者後方的圓環,也可以是扁平的碟狀。在早期繪畫中,頭部後方的碟狀光輪比較常見,畫家常用金葉子來代表本應是圓形的光輪。從科學角度說,光輪或者光環都是一種發光的氣場,即一種能發散光線的高能量場。在本書的彩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風格各異的光輪。 第一個表現耶穌受難的象牙雕像出現在5世紀,但直到6世紀才有受難題材的繪畫作品出現。在同一時期,聖母瑪利亞的繪畫作品也出現了,但非常少見。因此在基督教早期,耶穌的出生和受難並不那么受關注。他的畫像大都是"好牧羊人"一類的,表現了一個胡子刮得幹幹凈凈的年輕人在教導或者治療人們,或者和使徒在一起談話。因此在宗教藝術作品中,最古老、最出色的繪畫不是耶穌,而是瑪利亞·抹大拉,這一點不能不說發人深思。 從6世紀起,基督教的宗教藝術在各個方面取得了發展,許多最受歡迎的題材被確定下來。教堂在各地拔地而起,繪畫和雕刻有了廣泛需求。教會人士按照教義的需要選擇了一些固定題材。藝術家們在進行創作時都會有被指定的內容,但福音書中的自相矛盾之處導致了繪畫作品中的混亂。例如,出現在耶穌墓前的到底是一個、兩個,還是三個女人?耶穌誕生時是在《馬太福音》所說的房子裏,還是按照《路加福音》的敘述推斷出來的馬廄裏? 由於對於"童貞聖母"的崇拜漸漸流行起來,耶穌的父親約瑟出現在繪畫作品中就有些尷尬了。於是教會人士要求畫家們把他放在次要位置,甚至當成背景。如果能否認聖母瑪利亞結過婚,主教們當然很高興,但畫家們不能直接違背福音書中陳述的事實。為了暗示約瑟和瑪利亞沒有肉體接觸,他們只好把約瑟畫得比妻子老許多。米開朗基羅的名作《聖家庭與聖約翰》(1504年)中把約瑟描繪成一個禿頂白須的老人。卡拉瓦喬在作品《飛往埃及途中小憩》中也是如此。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