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歷史的愛恨情仇
2007/03/04 15:56:30瀏覽556|回應0|推薦3

之前補習班上台灣史,當老師講解228的那一段時,全班陷入一股憂傷的氣氛,即使自己早就對這一段再熟悉不過,也不能避免心中那份沉痛,因為那份歷史太近,近的連耳邊都能聽得見槍砲聲,近得還能從六十歲以上的人們臉上看到傷痕的皺紋,血腥味還在西門町 的空氣中未散去‧‧‧

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國中國小的歷史地理課本,很後悔沒把它們留下來,至少我光是憑現在的印象想起來,就足夠讓我笑翻天了。那是怎樣一個時代啊,幾年光陰在歷史的朝代中根本微不足道,那個總統直選的年代,我,仍在念塑造英雄神話、還留著外蒙古和一堆亂七八糟省份的課本,更不用說那背後被隱藏竄改的真相有多少了。

不過歷史向來假的就多過真的,歷史被作為政治工具幾乎是某個朝代都不會變的現象,這是從小到大我在學校學到的,可笑的是我們卻在追求考試需要的標準答案。也因為老爹的關係,在那政治仍有禁忌的年代裡,我比同輩的人更早接觸學校不願意告訴我們的台灣史,和那些血腥殘暴的屠殺與偉人的假象。

我還記得小學時老師憤慨的告訴我們南京大屠殺這檔事,30多個稚嫩的臉龐巴不得上戰場斃了"日本鬼子"的可笑場景,但我之後才從爸爸帶回來的書籍得知台灣史的一小部分228。

老實說誰是誰非、死了多少人、有什麼愛恨情仇,不是我真正在意的,而是課本上的「事實」與真正的「事實」那種落差,我看到身為教育者卻沒有知識份子該有的勇氣,並且讓一大缸人在這封閉環境中學習虛偽的假象,卻不接受外頭早就是另一個世界了,然後等到事過境遷之後才開始放馬後砲。

或許學校這種「扭曲事實」「隱惡揚善」的作為,也影響我日後的批判性格跟反社會行為,上樑不正,卻滿嘴忠孝仁愛要求學生,唉。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l45&aid=789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