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10 05:58:43瀏覽37|回應1|推薦0 | |
(本文原載於「見證月刊」2012年1月號) 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美國的國定假日,以紀念黑人民權領袖,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 – 1968)的生日。金恩一生為爭取有色人種的平等權利奮鬥,終於迫使美國政府在1960年代逐步廢止了近代史上最醜惡的「種族隔離政策」。金恩看到,雖然禁止黑人在公車上坐在前排的法律已被廢除,但是在每個主日的早晨,在法律無法管轄的人心的角落,白人的教堂依然只歡迎白人,黑人只能走進黑人的教堂。身為牧師的他,痛心的說:「在以基督信仰為主的美國,星期日早晨是種族隔離最嚴重的時刻。」
在金恩過世後將近半個世紀的今日美國,不論在職場、餐廳、公車、社區、或任何公共場所,各色人種齊聚一堂,已是常態。但是金恩所見到的種族藩籬,卻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每個主日,各個教堂內仍多是同一膚色的族群齊聚在一起敬拜上主。因著美國長期以來對移民的開放,教友的種族也呈現多元。許多少數族裔教友都是第一代移民,在信仰或生活上都有語言、文化、與情感的不同需求。因此在許多大城市的教區內,主日都有各種不同語言的彌撒。以德州達拉斯教區而言,就有西班牙(墨西哥語)、韓國、波蘭、越南、華語、與瑪拉雅拉姆語(malayalam是印度南方的一種語言)等七、八種語言的彌撒,在不同堂區舉行。因此今日教會的「種族隔離」現象,雖讓人因金恩的名言而感不安,但不應再用簡單的黑、白邏輯來論斷。畢竟並非白人堂區排斥其他人種,而是其他族裔希望在一個屬於自己的環境中,用熟悉的方式及語言來敬拜天主,並得到同胞的互相支持與慰藉。
為照顧少數族裔的需求,既要確保基督肢體的合一,又要考量管理的效率及資源的運用,某些教區允許少數族裔在堂區成立自己的團體。在一個多族裔與語言的堂區,各團體之間的合作與協調極為重要,也甚困難。已成立三十年的加州蒙特利市華人教友團體,對此感觸尤深。該團體於1981年草創,1985年向教區申請成立華人堂區。等到1994年教區才規劃要以湯瑪斯天主堂做為「華人傳教中心」。但因教區與堂區溝通不足,當華人教友團體要遷入該堂時,一連幾個主日遭到該堂其他族裔的教友在停車場舉牌抗議。最後樞機主教親來堂區道歉,收回原定的本堂神父人事命令才收場。這個打擊的沉重與傷痛,自是無可言喻。華人團體如何保持自己的特質,並與美國教會及其他族裔團體共融,是個困難的課題。蒙市的華人教友在呂吾三神父的帶領下,以信德與愛行經十餘年的努力後,才漸漸贏得了美好的和諧。
相較於其他華人教友團體,我所屬的德州達拉斯耶穌聖心堂可謂得天獨厚。這個團體從1981年幾個教友家庭組成的查經聚會開始,一直得到寄屬的堂區照顧。1993年,蒙教區批准,教友們籌款自建了屬於自己團體的小小教堂。十年之後,又購地興建了新堂。較諸華人聚集的大都會:紐約、洛杉磯、聖荷西等地,達拉斯只堪稱為小城。但是全美唯有達拉斯與休士頓兩個教區有華人自建的堂區。感謝我們的前任主教 Charles Grahmann,因他的父母是來自德國的第一代移民,他深切了解移民家庭的需要與文化傳承的重要,因而對我們的團體格外的照顧。
美國的華人教友團體多是由第一代移民歷經艱辛歲月,胼手胝足建立起來的。其共同特點就是向心力、活動力、與堅韌性比美國本土的教會團體更高。許多教友不辭辛勞的駕車數十公里,往返數小時,只為參加一台華語的彌撒,或團體的活動。雖然華人在美國教會的比例很低,但無論在堂區或教區,華人團體的貢獻與表現總是出類拔萃。因為華語神父不足,大部份團體沒有長期或固定的神師,但團體也因此培養出極高的自主性;不論在福傳或靈修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因美國地域遼闊,華人團體之間平時交流並不頻繁,但一些重要活動,諸如:夫婦週末營、華人聖職及教友聯會等等,都能得到各地華人團體普遍支持或推廣;尤其是每年的北美華語基督活力運動實習班,不論在那個城市舉辦,都有各地教友不辭辛勞的趕來協助及參與。
美國的華人教友團體有許多特點,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可忽視。華人團體中不乏學歷高、英文好、能力強、事業大的教友;但要帶領這樣一個「優質」團體,實是對神師的一大挑戰。來自台灣、大陸、及其他地區的華語神父,其文化背景與神職養成本就差異甚大,因此神父與教友間發生齟齬,進而演變成為對立,甚至造成團體分裂的遺憾事件,也偶有所聞。
華人團體的另一個挑戰是華人移民趨勢的改變。傳統上美國華人教友團體以台灣的移民居多,香港及其他地區說粵語的教友居次,福傳的對象與方式也多以台灣留學生或移民為重點。近年來台灣留學生漸減,畢業後留下定居的更少。如何向這些留學生福傳,並使信仰在短時間內於其心中紮根,不致於畢業回台後就遠離教會,是福傳要努力的方向。在另方面,因大陸經濟發展與政策的改變,大陸留學生與移民日益增加。大陸移民中的教友較少,應是華人教友福傳的最佳對象。習慣於「台灣式思維」的華人教友團體,在面對成長背景不同,受無神論影響深刻的大陸移民,如何以適當、有效的方式達成福傳的目標,則有待加強。
兩年前回台灣省親時,朋友帶我去參加一臺專為越南教友舉行的彌撒。雖然我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但從他們敬拜的歌聲中,我嗅到一絲遊子的思鄉。朋友告訴我,有些本地教友頗不諒解,既然這些外勞都能聽得懂國語,為何堂區還要浪費資源專為他們舉行彌撒?因此箭頭都指向越南籍的本堂神父,責怪他的私心。但我想到梅瑟訓示以色列人的說:「對外僑,不要苛待和壓迫,因為你們在埃及也曾僑居過。」(出22:20)這樣的用心,對久居外地的我,感受特別深刻。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