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去』不如談『融』!
2014/02/12 00:00:00瀏覽1343|回應2|推薦18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晤,被比喻成兩岸關係新篇章,是值得記錄的一天。而台灣目前正面臨教育課綱微調爭議中,『去台灣化』、『去中國化』、『去日本化』,成為討論議題。

政治的對接,終究要回歸歷史事實,教育的對接,也必須回到多數民眾的感受上。

從台灣音樂發展的端點來看,文化的密集對接,已經呈現了『融』比『去』更爲重要,或許這是值得大家省思的方向。


台灣從1624年荷蘭及西班牙人東來之後,西洋聖歌音樂開始傳入,清末教堂音樂熱絡,日治時期留日音樂家鄧雨賢、楊三郎、呂泉生等人讓台語歌謠流行化,戰後台灣音樂系所成立,學院音樂界與流行音樂界,形成台灣兩個主要的音樂脈絡,一在商業市場裡找到觀眾與時代意義,一在西方與東方音樂的拉鋸裡,找到文化的根源與融合,台灣的音樂不僅流行,也融入現代與古典。


西樂傳入兩岸,音樂教育多元紮根

台灣百年前的音樂包括原住民傳統音樂、中國傳入的南管北管、本土歌仔戲等等。

1624年荷蘭人及西班人東來以後,西洋音樂透過聖歌政教合一來到台灣,清末北京、天津條約開港後,西方音樂再度透過傳教聖歌方式又傳播到台灣,台灣也開始出現西方的教堂音樂教育。

到了日據時期,台灣的西樂以師範學校為中心,開始有一些多元創作,日本快步西化後,產生了許多留日的音樂家如張福興、呂泉生、楊三郎、郭芝苑、鄧雨賢等,成為台灣音樂推動的中堅人物。

而在中國大陸那一端,西樂在中國發展的速度也很快。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早期的學堂歌曲,大多借用西方或民間曲調,『送別』就是美國的歌,日本改詞改歌名,民國四年,李叔同加入古典詩詞美,改成現在流傳的中文詞。

上海租界流行歌舞盛行,民國16年音樂家蕭友梅等就在上海法租界地,創建了音樂院,造就了早期的作曲家,如黄自、趙元任、韋瀚章等等,而第一代的音樂家趙元任還與唱片業結合,創作了許多雅俗共賞的歌曲,『叫我如何不想她』及『海韻』,是流行界、合唱、獨唱傳唱的曲目。

中日戰爭開啟,許多音樂家投入創作愛國歌曲,如黃自的『抗敵歌』、『旗正飄飄』等,民國29年,廣州淪陷後,黃友棣將小姑娘思念出征遠方情郎的心情,譜成動人的音樂『杜鵑花』。

民國38年政府遷台後,黃自系統的音樂家也來到台灣,與日治時期音樂家形成兩個西樂系統,其次,國樂也在戰後傳入台灣。

民國46年到61年15年間台灣成立了12個音樂科系,並舉辦音樂大賽,培育音樂人才。

70年代台灣內外受到聯合國等外交挫敗,興起了鄉土文化運動,在音樂家史惟亮及許常惠的堅持下,讓傳統民族音樂傳承下來,接著,在林懷民的雲門舞集裡,更體現了台灣音樂西方與東方結合的美。(註:林懷民特別在2014年1月27日李泰祥告別式裡,表達對台灣音樂人離開的不捨。)

在眾多音樂家赴歐返國後走出了音樂嚴肅與通俗之間的籓籬,西方的美聲,在台灣產生了民族美聲,台灣的音樂教育從專業音樂電台、合唱團及校園音樂教育的培訓下,加上政府的文藝季、藝術季、音樂季及各種傳統及現代樂展、樂團、音樂雜誌不斷誕生後,台灣音樂不僅流行,也融入現代與古典。

跳舞時代 唱片業風起雲湧

而另一個台灣發展快速的就是流行音樂,民國21年詹天馬與王雪峰為中國電影『桃花泣血記』來台宣傳寫了台語歌,隔年,李臨秋與鄧雨賢聯手寫了望春風,大街小巷傳唱,開創台灣台語現代流行歌謠與唱片業的市場。

這是台灣流行音樂的第一個黃金時期,直到中日戰爭開打,自由創作受到壓抑,台灣唱片業才開始沒落。(註:電影大稻埕票房破億,但遭音樂社會學家石計生抨擊是消費大稻埕,文中指出《望春風》是1933年由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的音樂,根本不會出現在蔣渭水的1920年代!電影娛樂文本在研究台灣音樂史學者眼中,無法容忍年代的錯亂。) 

戰後音樂發展 留日音樂家顯功

留日的音樂家在戰前扮演台灣流行歌謠的推動者,如鄧雨賢的望春風、雨夜花雖走紅,但英年早逝。

而中日戰爭期間,楊三郎由日返台,在呂泉生的鼓勵下,完成處女座『望你早歸』。

民國38年,音樂家呂泉生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杯底不可飼金魚』,這首『杯底不可飼金魚』是一首台語飲酒歌,該歌曲與二二八事件有關。呂泉生曾在電台擔任演藝股長,共事的台籍主管遭逮捕入獄,呂泉生有感於「二二八事件」造成的傷亡無以計數,透過這首歌弭平族群裂痕,歌詞裡「朋友弟兄無議論、好漢剖腹來相見」就是一種豪情與時代心境。

民國46年呂泉生還創辦榮星合唱團,這是大家記憶猶新的兒童合唱團。另外,推動民族音樂的郭芝苑在民國44年發表第一首台灣人創作的管弦樂曲,為台灣民族音樂的先驅。

許常惠民國43年赴法留學,從西方音樂裡尋覓東方民族音樂的靈魂,開始研究屬於台灣的民族音樂,鼓勵本土音樂創作,許常惠因此有台灣民族音樂教父之稱。

50年代起 流行音樂國台語顯風華

而戰後的台灣歌壇開始出現國語與台語兩個流行系統,分別是民國51年底台視的群星會節目及民國50年左右竄起兩個寶島歌王文夏與洪一峰,讓台灣的流行樂壇進入另一波黃金高潮。

到了70年代,愛國歌曲與瓊瑤電影插曲興盛,民國65年政府限縮台語播出,國語歌手鄧麗君大紅大紫,同時,西洋歌曲與偶像歌手如高凌風等串起。

另一種校園裏的聲音卻打破了流行音樂界的潮流,淡江大學的李雙澤不滿時下的西洋歌曲,掀起『唱自己的歌』民歌風潮,台灣的校園民歌開啟了另一個台灣音樂的屬性,它不像國語流行歌曲,也不是中國民歌,也看不出台語歌的悲情元素,捧出了如鄭怡、李建復、蔡琴、吳楚楚等民歌手,值得一提的是學院派的李泰祥也加入校園民歌界,走出了不一樣的校園民歌風。

民國70年左右,台灣政經變化劇烈,淨化人心歌曲是慶典活動必唱的曲調,民歌時期的歌手也加入流行唱片業繼續創作(吳楚楚與李宗盛),流行歌曲進入商業主義的時代,羅大佑(鹿港小鎮)與李恕權反應時代的批判曲風,也受到大眾歡迎流行一時,到了民國80年以後,林強的新台語風格,江蕙的『酒後心聲』,陳淑樺都會女子的夢醒時分,及香港四大天王偶像風潮席捲台灣,而民國九十年後,F4、周杰倫及日韓的偶像歌手等讓台灣的流行音樂走向更年輕化,台灣演唱會的時代來臨,獨立樂團也開始展現不一樣的搖滾元素,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國語,可以交叉呈現,中西曲風更可以交互運用,台灣不僅歌聲春秋,也同時音樂跨界。

音樂跨界跨文化 歌手跨語言

台灣的音樂界及流行歌手相知相惜,西方與東方曲風跨界融合。

呂泉生的『杯底不可飼金魚』跨越省籍強調融合,陳昇台客風的新寶島樂園音樂,加入了外省籍劉若英的國語味道;周杰倫的西風與方文山的東方詞,讓歌曲有了新節奏生命;學聲樂的文夏、許景淳等歌手,走紅流行界,李泰祥讓正統音樂融入流行音樂,流行音樂看到正統音樂的影子;許常惠的民族音樂保存更讓國寶級歌仔戲、客、台音樂人物有了歷史的地位;而李臨秋與鄧雨賢,洪一峰與葉俊麟的音樂表現,更是台語歌曲的最佳搭檔。

台灣的歌手前往中國大陸當音樂評審,參加流行音樂大賽,中國大陸的歌手頻頻在台灣的歌唱節目裡表現不凡,而來自中國大陸的歌手王菲與丁噹,更是家喻戶曉。

音樂交匯發光  難分難捨

台灣的音樂就像是一個已經累積能量的交匯發光體,從原住民郭英男的奧運發光,李泰祥音樂的感動故事,張雨生與張惠妹的歌聲延續,這些都是原住民音樂者對音樂的堅持所形成的台灣之光。

而台語歌手江蕙與世界知名男高音多明哥雨夜花的中西詮釋,令人動容,象徵音樂的跨文化與國界。

社會上許多角落裡,有許多合唱團及歌手還在演唱每一個時代的故事,不管是台語歌、客家曲目、原住民曲調,還是愛國歌曲、中國民謠、時代史詩,這些都是每個人文化成長的過程,誰也不能斷然切割與抹煞記憶。

完全台灣化已經不可能,完全中國化也不是事實,日本化也曾是台灣動態的文化面貌之一,從音樂上的跨界與融合,對照目前台灣課綱微調的爭議,我們真的要重新省思,除了事實不容更改外,『融』比『去』可能更值得我們追尋與借鏡。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nien1234&aid=11087937

 回應文章

丫雄
2014/02/12 04:04

拿掉中國文化,台灣還能剩下什麼?

拿掉閩南文化,中國還有眾多其他省市,族群的文化。

閩南人說 「吃果子,拜樹頭」,台灣的台獨人士就是不懂飲水思源。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韋翰章==>韋瀚章
2014/02/12 01:09

請看附圖

http://www.kongfz.cn/item_pic_9695310/

1972年出版的《長恨歌補遺》,上有“韋瀚章署”,即韋瀚章簽署名字,瀚有三點水,可為證據。

謝謝蒔影兄精采文章,將音樂歷史源流說得十分清楚。

陳念初(niennien1234) 於 2014-02-12 15:58 回覆:
過獎了!喜歡音樂,曾唱過長恨歌!
陳念初(niennien1234) 於 2014-02-13 11:36 回覆:
對了!瀚已改!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