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方記者是個屁?--窮鄉僻壤的光與熱
2006/02/09 00:43:54瀏覽6357|回應21|推薦64

在媒體界,普遍存在著「地方記者不如台北記者,鄉鎮記者不如都會記者」的心態。許多媒體人認為,表現最好的記者應該留在台北市發展,即便出了台北市,記者也應該爭取在都會城市,如台中市、高雄市、新竹市跑新聞,至於山地鄉或是其他非都會縣市,大多不被列入考慮範圍之內。

地方記者是個屁?

在媒體界,長官大多是城市記者出身,有些人這輩子根本沒出過台北市,由於離中央台的長官近,表現容易被看到,長官叫得出你的名字。於是,升官晉級自然少不了你。從這種系統出身的長官,自然也會把這套標準放到底下的記者身上,看不起地方記者。 

在報社的考績及升遷系統上,也是如此。凡是負責跑鄉下地方或偏遠地區的記者,考績要有好表現,難如登天。除非運氣好,讓你挖到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大獨家,否則要飛上枝頭當鳳凰,實在難機會渺茫。長官認為,只有在台北和都會城市發生的事才是重要的,會引起民眾關注的,其他地方發生的與他無關,只是個屁。

於是,我們看到台北市街頭婦人被搶,記者可以做SNG,但在新竹縣寶山鄉婦人被搶,卻可能連個100字的短訊都上不了報。台北市某大學學生跳樓自殺,是重要新聞,要請來專家分析、新聞側寫人物;花蓮縣大學生跳樓自殺,卻可能只換來「花蓮某大學生自殺,經檢警勘驗後無他殺嫌疑,家屬對死亡原因無意見」幾句話,讓人常大嘆:「難道只有台北人的生命才值錢?」

 

鳳凰變麻雀

小記者雖然從小在新竹市長大,但因大學和研究所都在台北就讀,在我進入職場前,我也抱著「除台北以外無新聞」的想法,一心只想留在台北市工作,因此當被分發到新竹市跑新聞時,心中難掩失落。但不論如何,新竹市好歹是個都會地區,加上有清華、交通大學和竹科,新聞重要性不言可喻,我也只好安慰自己是「回家鄉服務」。 

然而,半年前,小記者無預警的被調了路線。我從新竹市被發配到新竹縣尖石、五峰等一般人認為的窮鄉僻壤跑新聞,說真的,心中百味雜陳。一想到遙遠的路途,加上認為這是長官眼中可有可無的新聞區域,我就更加難過:「大概是長官不愛我吧」,同時也很氣憤「我沒有做錯事,為何要懲罰我?」鬱悶的我,鬱悶的展開了新路線、新的記者生涯與新挑戰。

剛開始,我一心想擺爛:反正長官不愛,又是個鳥地方,那麼努力要幹嘛?我自暴自棄,每天跟行屍走肉一樣,只寫例行性新聞,壓根不想挖掘新新聞。然而即便態度如此,我卻發現,我所負責的地區,不論是竹東、橫山、山地鄉或是新埔寶、山等地的人總是以笑臉對待我。到農民家採訪,他們就會熱情的送自家種植的蔬果給你;到山地鄉,原住民會熱情的拿小米酒與你共飲。漸漸的,我心中的冰塊被溶化了,開始愛上了這塊地方,窮鄉僻壤成了世外桃源。

我給點滴,別人湧泉以報

在採訪的過程中,我常聽不懂客家話或是泰雅族語,然而這些鄉下人和原住民總耐著性子、微笑以對。有個在尖石鄉後山的派出所,我僅去過一次、換過一次名片,但那裡的員警卻在半年後還能記得我的名字。我原本相當擔心跑不好的警政新聞,也發現新竹縣各分局的人都親切可愛,對我照顧有加,看我寫稿時間晚,還會主動幫我叫便當,讓我備覺溫暖。

採訪五峰鄉部落遷村所認識的原住民,總會不定時的問「你什麼時候來看我們?」救難隊的大哥,會半夜告訴我那裡出車禍、那裡淹死人,讓我不致漏新聞。我僅僅是付出了一點點的時間,有的還僅是點頭、微笑、給名片,他們卻就把我當成好朋友,這些可愛的人、可愛的事,或許都不如陳水扁總統、馬英九市長、三一九槍擊案和軍購案重要,卻對我的生活起了不小的影響。

有別於城市的冷漠、做善事一定要開記者會,或是將做善事視為相當難得、了不起,在山地鄉和客家鄉鎮裡,我看到許多小人物默默的付出,卻視為理所當然。有自己溫飽都很困難的原住民部落,為了幫助印尼原住民的孤兒,願意每周捐個一百元,連續捐獻十多年,讓印尼的原住民孤兒有書可念、有房可住;有原住民為了替家鄉青年找就業機會,冒著生命危險尋找瀑布源頭,花兩年開路,讓遊客得以前去。

爛石頭成鑽石

這些人不會講漂亮的話、不會寫新聞稿、沒有知名度,絕不是媒體的寵兒,但他們有真誠的心,因為有了他們,窮鄉僻壤有了溫暖。當外來客來到這,總有回到家的親切;與他們交往,不用計較名利地位,他們永遠當你是朋友。過去那個總「以台北眼光看天下」的我,愛上了這塊地方,我熱切的想為他們的行為留下紀錄,並將紀錄化為新聞,讓更多人知道

剛跑鄉鎮時我充滿委屈、困惑、不安、憤怒的負面情緒,現在的我心情卻相當平和,甚至感覺幸福。雖然我還是台北記者眼中的地方記者,但我有著這些窮鄉僻壤的人所給予我的力量,得以發現:當窮鄉僻壤發出光與熱時,竟如寶石般閃閃發光;我慶幸著,我揀拾到了世間難得的珍寶

魯木瀑布 人走出來的新希望

艾利重創五峰 沒遊客來 農場主人找到新景點

記者張念慈/五峰報導

新竹縣五峰鄉原住民羅天本兩年前在大隘村發現一處隱密的瀑布,他與社區發展協會合力開闢山路,並冒著生命危險搭設便橋,橫越垂直驚險的山谷,今年初瀑布正式對外開放,命名為魯木瀑布,為原住民生活與觀光帶來一線生機。 

「如果不是艾利颱風,魯木瀑布不會出現。」賽夏族原住民羅天本多年前發現,住家旁常可聽見潺潺水流聲,但因並無道路可通,僅隱約知道「大概不遠處有野溪或瀑布」。直到2年前艾利風災來襲,五峰鄉觀光被重創,才讓羅天本重啟找尋瀑布的行動。

羅天本表示,受艾利風災影響,五峰鄉沒遊客敢來,原有觀光景點也被破壞,他所經營的農場受波及,生意掉了好幾成。等不到顧客上門,索幸循著水流聲找尋水源,走了3公里崎嶇的山路後,他發現山谷深處竟有瀑布,讓他驚為天人。 

那天開始,羅天本便拿鐮刀開始開墾,由於山路蜿蜒,部分路段甚至坡度高達90度,他數度差點滑落山谷,但他仍持之以恆,漸漸開闢一條小路,他也請來大隘社區發展協會幫忙,大家一同將小路拓寬,搭設便橋,讓遊客可以通行。 

「當大家走便橋到魯木瀑布時,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大隘社區發展協會常務監事古俊春說,魯木瀑布高達三層樓,下面有數個水潭可供戲水,看到花2年時間才呈現在世人面前的魯木瀑布,族人都感動不已。 

古俊春昨天拿相機到魯木瀑布拍照,要讓瀑布之美讓更多人知道,希望縣政府能補助經費,將通往瀑步的便橋修建得更完善安全,吸引遊客前來。 

魯木瀑布位於五峰鄉大隘村茅圃部落內,欲前往的遊客可從南清公路往茅圃、白蘭方向,到魯木農場再循指標走即可到達,或電洽(035851363詢問。 2006-02-08/聯合報/C1/新竹文教】

------------------------------------------------------------------------

捐款15 尖石原民幫印尼蓋孤兒院 

田埔部落居民 月入萬元 每周捐一百、五十元 累積逾百萬 幫助婆羅洲蓋九棟建物 

記者張念慈、陳彥豪/新竹縣報導  

印尼婆羅洲偏遠山區一座教會、孤兒院與教室,今年十月落成,它們是靠新竹縣尖石鄉田埔教會一百多名原住民十五年捐款蓋成的。捐款的原住民並不富有,他們每月平均所得僅一萬多元,卻願意慷慨解囊。田埔部落居民說:「因為施比受有福」。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田埔教會教友田敏玉和其他教友一起到印尼參加落成典禮,她說,當看到用一元、五元累積蓋成的教會時,大家都激動得流下眼淚。由於包括有孤兒院、教室、宿舍等建築物的教會,只是完成硬體,窗戶還沒有裝上玻璃,因此捐款行動沒有停止,「大家還要更努力賺錢,繼續幫助他們!」 

這幾天氣溫驟降,位於海拔一千一百公尺的田埔部落祇有五、六度,部落居民買不起電暖爐,祇能在鐵皮屋門口燒起木柴,一家人擠在火堆旁取暖。很難想像生活這麼艱苦的居民,竟然能捐出那麼大筆錢幫助別人。

田埔教會退休牧師黃天勝是「幫助印尼原住民」的發起人。他說,十五年前偶然機會到印尼婆羅洲,發現當地原住民生活落後,許多處境堪憐的孤兒需要照顧。

回到田埔後,黃天勝在教會中和教友分享到印尼的所見所聞,「如果有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沒想到反應出乎意料熱烈,教友們每周捐一百元或五十元,當農作物收成有比較多的收入時,就捐出三、五千元,企業界得知後受到感動,也捐贈十幾萬元響應。

三年多前捐款超過一百萬,田埔教會與印尼教會共同在婆羅洲偏遠山地覓得七公頃土地,展開神學院、孤兒院、教室、教會、宿舍等九棟建築物興建計畫,每棟約十六萬元,費用超過一百五十萬元。

黃天勝說,三年來印尼方面依計畫一間間的蓋,田埔這邊繼續募集捐款。今年十月底,婆羅洲的教會、孤兒院等建物終於落成,田埔教會卅多名教友飛到印尼參加落成典禮,還帶著枕頭、棉被、音響、衣服等物品送給當地原住民。

「看到他們好可憐,我覺得我很幸福,應該幫助他們」,教友田敏玉說,當地的小孩沒有衣服穿、又吃不飽,覺得台灣的原住民很幸福,雖然每月收入僅一萬多,但她笑說:「在拿錢幫助他們後,我覺得我很富有!」

部落居民們說,「以前大家幫助我們,所以我們過得很好,現在我們也要幫助別人,讓他們過得跟我們一樣好!」2005-12-07/聯合報/A7/話題】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aid=172177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21:51 【udn】 購買前先比價!職場 走好 輩子 衰到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limi
請問妳還在跑新竹縣的新聞嗎?
2008/11/05 12:49
嗨,我在google"田埔教會"時查到了你的部落格。11/9尖石鄉秀巒村的秀巒國小會有一個由台北的民間團體主辦、秀巒村發展協會協辦的活動。邀請妳一起來參加。時間是早上九點到下午2點。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結論是...
2008/01/09 21:55
妳也應該感激妳的長官啊~



天蠍浪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來
2007/03/12 19:04
連事件的新聞性,也存在著城鄉差距,唉...

L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是一群可愛的人
2006/02/22 07:48
啊,看這樣的報導真舒服。

洪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的確~
2006/02/20 16:15

我很多親戚是台北市人,每次過年他們來豐原圍爐,很多話題總是跟鄉下人格格不入,或許是環境,或許是價值觀,總之人就是因為環境而變成不一樣的性格,其實我們「平常心」來面對,比較不會有太多的不愉悅。

您的報導很深入,也很能發揮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中,常常忽略的重要情感~就是「心中有愛」,只要您能常懷「感恩的心」,您所付出的都是值得的,都是有價值的。加油吧!祝福您~


簡單做,重複做,相信~就會看的到!
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所擁有~
常懷感恩的心,所有事物都將成為美好~ ^^(常微笑喔~)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妳真優秀
2006/02/16 14:09
讚!!!讚!!!讚!!!

lester的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第一個對得起自己,第二個,對得起新聞對象
2006/02/14 00:56
我覺得,你很努力。

丸子妹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照片照的很美麗
2006/02/13 16:47
很讚的文章,越都會的生活步調越快,彼此間越冷漠
PS:照片照的很讚喔!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窮鄉僻壤的光與熱
2006/02/12 07:55

這是我的Blog﹐但請問要如何與各大知名blog站做連結?呼籲大家要小心自身與家人的安全。謝謝﹗

 藍海策略下的_台灣人命值多少?以仰德集團-新竹貨運車禍賠償案件為例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Bonanza&f_ART_ID=174582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寒冬的光與熱報導
2006/02/11 01:32

雖是寒冬

但是看到這篇暖暖的文章

讓人不禁熱血沸騰 淚眼婆娑

其實地方記者的小新聞的後續發展有時也真的會令人難以想像事後的演變

當年的濁水溪事件

獲報最先抵達的電視台記者....最初的想法只是想要趕快把新聞送出去

讓受困的人趕快脫困....本來是想作一篇軍警消搶救難民的英勇報導

但是後續的發展...遠遠超出當初跑新聞的想像

茶餘飯後事後閒聊...記者只能百感交集苦笑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