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陽春麵的故事
「阿姨,這碗陽春麵,我跟弟弟只吃一半,剩下的可不可以包回去,給爸媽吃?」九歲女孩魏雪婷低頭看著已「開口笑」的球鞋,兩個弟弟也放下筷子,認真地等答案。孩子口中的阿姨、醫院的社工員黃秋鳳說:「我們再買一碗」,眼淚卻不聽使喚地掉了下來。
這個真實故事發生在台中市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外的小麵攤。五兄妹四十六歲的母親吳慧萍罹患子宮頸癌,癌細胞已擴散到全身,住進安寧病房,已簽下病危時拒絕急救的同意書,想安靜、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家在南投竹山鎮的魏雪婷,與十歲的哥哥魏冠宇和三個弟弟七歲的梓敬、六歲的學聖、五歲學賢,輪流在安寧病房陪伴母親已近十天,醫院特別為他們準備一間客廳,供五兄妹夜宿。
黃秋鳳說,五兄妹的父親魏伯彥打零工維生,幫人噴農藥、砍竹子,但已有好一陣子沒工作了。她上月見證到五兄妹「一碗陽春麵」的故事。
五兄妹的母親因坐骨神經痛去檢查,病房裡只剩雪婷、學聖、學賢。黃秋鳳見三個孩子飢腸轆轆,帶他們去吃麵,原以為他們會點三碗牛肉麵,沒想到雪婷囁嚅地說:「我們三個吃一碗陽春麵就好。」
黃秋鳳表示,她改點兩碗餛飩麵,學聖、學賢吃了幾口,雪婷只吃幾根麵,沒碰餛飩。
正當她滿腹疑團時,雪婷放下筷子說:「阿姨,爸爸媽媽還沒吃飯…」,接著低頭看看自己的球鞋,「我們要省一點包回去,給爸媽吃。」
黃秋鳳聽了,眼淚掉了下來,心疼地說:「我們再買一碗素麵,給媽媽吃。」三個孩子隨後提著半冷的餛飩麵回到病房,大哥冠宇熟練地倒在碗裡,餵母親吃了兩口,再把剩下的麵分給老三梓敬。
昨天中午,吳慧萍與五個小孩共享一個素食便當。冠宇在稀飯內夾點豆皮、青菜,吳慧萍胃口不好,勉強吃了幾口,回過頭來餵冠宇一口,冠宇咬著豆皮,嚼了很久才下嚥。
雪婷因連續幾天照顧母親累倒,還不停拉肚子,臉色蒼白躺在母親病床上,搖手表示不想吃。梓敬、學聖拿著湯匙,面對剩下的便當大快朵頤。
飯後,冠宇帶著弟弟出去玩,在醫院內追迷藏,雪婷貼心地在母親耳邊嘀咕,然後拉起遮簾,替母親換尿布。她熟練擦拭清洗,再替母親按摩、搥背。院內護士常摸摸她的頭,給她溫暖的擁抱。
中山附醫安寧病房主任周希誠說,日本有個「一碗湯麵」的真實故事,有個母親帶著兩個兒子背著一身債,每年除夕團圓飯只能上麵館吃碗麵,而且只點得起一碗湯麵,母子三人共享那碗麵。吳慧萍與丈夫、孩子的感情,不因窮、病而改變,比起許多人面對貧窮、債務,動輒攜子自殺,更教人感動。
時間不多了 小兄妹請假陪媽媽
在安寧病房陪伴母親吳慧萍的魏家五兄妹,因為醫師告訴他們「母親的時間不多了」,就讀竹山延平國小的老大魏冠宇、老二魏雪婷、老三魏梓敬才向校方請假,希望多點時間陪伴母親。
心得
我覺得這個故事非常的感人,更覺得那五個小孩子都非常孝順,他們都不會因為現在自己肚子很餓,而卻忘記了母親和父親都還沒有吃飯,他們三個只吃一碗陽春麵而已,還說要包一些回去給父親、母親吃,又不是在減肥…想想看,這件事難道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嗎?就算再富有,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有像這樣一顆不自私自利、處處為他人想的心,更不用說是在自己也缺乏的時候了。我也感受到親情的重要,親情的溫暖和幫助別人, 覺得假如我們有能力可以去幫助別人就應該積極的去做,幫助別人事件快樂的事,最重要的是要珍惜生命,「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卻能控制它的寬度。」奉獻自己,服務社會,應該要從基本->孝順—服務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開始做起。
一碗陽春麵的故事重新的讓我們去思考生命的價值,金錢的缺乏絕對不會是真正的貧窮,也不可能會是生命的最終困境,因為知足就會快樂,而在面臨人生困境時自然無所畏懼,也能擁有無價的財富!因為只要心中有愛、有家人的支持,那麼就是富有的心靈,最有價值的生命。像故事中的小朋友一樣,媽媽生病了,也還是一樣的團結,親情是無價的。
一份孝順的心不是與生俱來的,但卻是人人都必須要有的,畢竟父母生我們,扶養我們,教育我們,照顧我們,而這樣的一份恩情是我們一生一世也不可能還得完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