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被打大的小孩,會逐漸失落自己的感覺...(轉載)
2015/12/02 11:36:37瀏覽469|回應0|推薦14

『零體罰的確是一種理想教養方式,但如果沒本事在零體罰之下好好管教小孩,那選擇體罰搭配理性愛的教育,以「確實」管教好小孩也不錯。』

     這段話,節錄自「親子教養作家」陳安儀今年九月發表的文章〈註一〉,讓人想起幾年前中國的「狼爸」蕭百佑。狼爸主張:小孩要打才能學好,所謂「三天一頓打,小孩上北大」。〈註二〉

      陳安儀和狼爸都列出體罰的「注意事項」:該打哪裡才好、幾歲可打幾歲不可打稱之為「理性體罰」。

 體罰是真的,理性是假的。

     「都要打人了,怎麼是理性?」李世慶老師無法認同他們。李世慶曾任國中輔導主任及高雄中學輔導教師,也擔任過義務「張老師」;她數十年來接觸過許多孩子,從不認為對孩子揮舞棍棒時,人還保有理性。

     「除非你弄清楚自己在氣什麼、弄清楚他踩到你什麼雷,否則何來理性?因為情緒是自己的一部份,成熟的人是對自己的情緒負責的。怎能推卸給孩子,說是孩子的問題?」她反問:「然而,如果你真弄清楚了,還需要用打來對待孩子嗎?」

     就連狼爸也贊成把事情弄清楚,在書裡不只一次提到,會讓孩子想清自己的錯,這才打;陳安儀也說:

     重點在於,這個「罰」是不是真的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知不知道為什麼被罰?服不服氣被罰?

這就怪了。都說「弄清錯誤最重要」,那孩子知錯不就結了?怎麼還打?

     李世慶說明:「情緒走在理性前面是一般人的常態,動手打人通常是因為情緒跑在前面,例如發火了;而理性還在後面沒跟上來的當兒,棍子已經先落下了。如果是跟孩子說明他的錯後才動棍,孩子不是知錯了嗎?這不是教養的重點嗎?為什麼還需要打呢?有些父母可能會認為身上的痛會讓孩子記住,如果真是這樣,那打一次不就行了,為什麼還需要繼續打呢?」因此,所謂「理性體罰」仍是情緒先反應,而事後方用「理性」來說明罷了。陳安儀就招認:對小孩的劣行,她雖盡量控制怒氣,「還是免不了火冒三丈時,劈頭大罵,抄起『傢伙』亂打一通。」這,還有理性嗎?

孩子沒有選擇,管教就沒有意義。

     「狼爸等人實際上是擔心小孩會有不好的行為,才限制小孩的。」李世慶自己也是母親,瞭解父母的心思:「但是在家規裡或口頭告誡上一直說No,例如不能任意上網、不能隨意開冰箱吃零食等等都是否定的陳述,小孩不會知道什麼是Yes;他做了你不喜歡的事,你打他,他只知道父母生氣了。」

     那有什麼不好?阻止犯錯,不就能把小孩「管教」出「規矩」來嗎?

     李世慶未直接回應,而先談起狼爸長子寫給狼爸的信;那上頭寫著,他怕爸爸,也感謝爸爸。「我猜他的感謝是在外在成就面的部分。在家裡,他習慣了爸爸的權威,只會、也只能那麼講。」李世慶進一步指出:「孩子小的時候,親子是一種依附關係,如果否定了狼爸這個權威,他要依附誰?要怎麼在這個家庭系統裡生活?對孩子來說,生存危機太大了,所以他只能服從、習慣、適應,因為怕那個罵人的大聲響、會讓自己身體疼的棍棒繼續往身上落,因而沒有選擇。」

     『選擇』,對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很重要。就好像我們在生命的學習中,不知道什麼食物是合自己口味的,就會嘗試不同的食物來做選擇;不知道什麼是自己最想要的,因此會有一段摸索的過程來確認,這其中就是透過不同的選擇來決定的啊。而在選擇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挫折、困頓、傷心產生,而這些不就是讓孩子這棵小苗越來越成長的澆灌嗎?何況『選擇』是人一生都會持續的功課,讓孩子小的時候就有練習的機會,不正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目的之一嗎?

     其實,狼爸是想教導小孩很多正面的價值,例如辨別是非,只是方法是強制性的而非啟發性的。讓小孩在沒有選擇的環境裡,怎麼學習『辨別』?」

     就以「規矩」來說,狼爸的孩子看到長輩就會自動起立,這被認為是尊敬長輩;但他們有機會思考為何「起立就是尊敬」嗎?或者,還來不及思考,就被要求「應該」這麼做了?只見「應該的動作」,而不明白「尊敬的心意」,這樣的「規矩」有意義嗎?

     當孩子只會反射性地表現出不明意義的「規矩」,你會認為已經把他「管教」好了嗎?

孩子沒有感覺,各種關係都會被阻絕。

     「狼爸用外在的標準來要求小孩,但我更在意內在。」李世慶說:「比如,狼爸的孩子說怕爸爸,這對我來說就是兩人的關係有了一定的距離。如果小孩的內心狀態是要戒備著爸爸、怕自己被打,內在發展就受限了。」

     聽起來很抽象?其實一點也不。

     例如,小孩餓了想吃點心,不准;小孩想買漂亮文具,也不准;小孩想到同學家玩,還是不准感覺一次次被大人否決,日子久了,小孩會怎樣?

     很可能會這樣:吃點心?不對,那沒營養;買漂亮文具?不對,那很浪費;去同學家?不對,那會「業荒於嬉」也就是,小孩習慣讓「對的價值觀」壓過自己真實的感覺,甚至會懷疑、否定自己的感覺。李世慶認為,那就是「把自己跟感覺隔絕了」;時間一長,人很容易對什麼都無感。

     那又如何?「要是某天狼爸的小孩變成主管因為他外在成就高,當主管的機率很高;可是他對下屬沒有感覺,會怎樣?」李世慶問。這很容易設想:下屬說,這任務讓他快爆肝了,但主管無感,只會公事公辦,只看到一部工作的機器,而不是一個活生生、需要喘息的「人」。這樣的人顯然不容易成為好主管,不容易跟下屬有良好關係。

     「關係」,也是李世慶在意的:「人要建立各種關係:跟自己的關係、跟別人的關係、跟情境的關係。小孩的感覺被隔絕,但如果一輩子只認同被灌輸的那套價值,或許也會有自我認同吧?

     他可能在腦袋是認同的,但,事實上他已經跟自己隔絕了。因為人不是只有腦袋,而跟自己隔絕的人,要怎麼跟別人建立關係?因為別人不見得認同那套價值體系啊,那他能接受、尊重、瞭解別人嗎?如果他只有一種思維角度,跟人相處很容易產生原生家庭帶來的文化衝擊,更難和各種『情境』建立關係。包括跟家庭的關係、跟社會的關係、跟自然的關係他要如何面對?」

      李世慶自己,就是個「關係斷裂」的例子。

     小時候,李世慶和阿嬤一起生活:「阿嬤那時守寡,把憤怒、悲傷都放到我身上了。」小小的她,每天得提滿三大缸水,濺出來就被打;地沒拖乾淨,被打;家裡的狗跑了,被打「我那時的內在狀態就是警覺、戒備,常擔心會不會被打。」李世慶回憶:「年紀稍長後,我發現自己由於長期要看大人的臉色,不敢有自己的感覺,很在乎別人如何看我,沒辦法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無法跟別人互動,好怕自己講錯話、做錯事,因而畏畏縮縮、放不開,導致別人也不太瞭解我。為了救自己,想搞清楚自己怎麼了,就插班考彰師大輔導系,開始練習跟自己與別人建立關係。」

     被打大的小孩,會把心力都放在觀察外面的動靜上。內在呢?自己心裡感覺如何?她沒力氣想。

跟小孩談感覺,不等於順著他的感覺做事

     「所以,要跟小孩『談感覺』。」李世慶特別強調:「不是『順著他的感覺』,他要怎樣就怎樣,而是談彼此的感覺。」她舉例:「小孩飯前想吃糖,你要他飯後吃,小孩哭了,可以先說說他的感覺:『我不讓你現在吃糖,你很難過,對不對?』這時候孩子可能會點點頭。然後,可以問他:『你知道媽媽為什麼現在不給你糖吃嗎?』孩子可能搖頭。接著媽媽可以說自己的感覺及想法:『我擔心你吃了糖之後會不舒服又吃不下飯,上次你在飯前吃糖後就說肚子痛痛了,你還記得嗎?我沒有說不准你吃,只要你吃過飯之後,就可以吃啦。』

     李世慶接著說:「小孩有時候不知道怎麼講或還不會講自己的感覺,大人要觀察他,把他可能的感覺說給他聽。感覺不被忽略,人才會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懷、被瞭解、被同理,生命會比較完整。教育就是要把人教得越來越完整,這也有助於建立親密關係。

     狼爸其實也是靠感覺在教小孩。他因為很擔心放任的教育會對孩子有不良後果,就使用大量的否定和限制。可是在放任和限制之間,其實還有很多選擇,不需要走極端。」

     但怎麼選呢?李世慶回答:「那就要看小孩的狀態了。如果選了某種方法,小孩跟你更親密了,方向就是適合的。否則,只會造成遺憾。」

     拿起棍棒、抬出理性大旗,剝奪小孩的選擇、打壓小孩的感覺這會讓親子關係更親密,還是造成遺憾?你感覺呢?

註一:本文引用陳安儀的字句,均來自〈小孩該打?還是不能打?〉一文。

註二:本文論及蕭百佑的觀點,均參考《狼爸的愛與棍棒》一書。

 

訪資深輔導教師李世慶   採訪整理/王士誠

 本文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317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elly0916&aid=3743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