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04 06:20:41瀏覽2938|回應0|推薦92 |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者:吳曉樂
誠如本書封面與封底上所寫,這書裡所述說的九個故事,全是關於「被考試所綁架的家庭故事」,「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沒有一篇會讓人看了感到喜悅」,甚至這書裡所寫的每個真實故事,都是讓人讀來心情沉重的... 作者吳曉樂本身是一位教師,所不同的是,她並非一般我們所熟知的學校或補習班的老師,而是一位有機會可以走入學生家庭的「家教老師」。也因為她這樣的工作背景,使她時常得以近距離觀察、了解各式各樣家長的真實面貌;當然,也更有機會了解某些家庭裡的孩子,他們內心深處長期以來不為人知的「傷痕」... 作者不只是個單純說故事的人,更是一個又一個真實故事的「證人」。她花了七年的時間,打開一扇又一扇學生家的門,走進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家庭,卻也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的親子故事: 一個每日準備雞精、維他命的母親,在收到兒子成績單的當下,卻也毫不猶豫成了一個狠甩兒子一記耳光的母親; 一個在孩子學校熱心擔任導護媽媽、愛心媽媽、故事媽媽的母親,我們似乎理所當然地認為她一定是一個關心孩子、也願意付出心力的好母親,任誰也想不到這樣的母親竟可能也是個怪獸母親,她將她的觸角無限擴張到完全遮住了孩子的天空,她孩子的同學因為她的每日到校與過度關心,開始出現反感,進而紛紛遠離她的孩子,孩子因為受到孤立而責怪母親,相同事件的一再發生,終為母子畫出一條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 還有那拼了命工作,即使身心深鑿著無數的風霜,也要將孩子送進私校唸書的母親。當她談起自己的孩子,眼中總是閃著熠熠的光芒,她說她送小孩去念私校,與虛榮無關,而是害怕,害怕孩子活得像自己。而孩子穿上那代表昂貴學費的制服,同時也揹上了與家境格格不入的壓力。 在面對這麼多意想不到的各式親子狀況下,作者也曾陷入局外人或局內人的困境,因而不斷自問:我究竟是要參與其間?還是要保持距離?她不斷地徘徊在觀察者與介入者、批判者與自省者的兩端...。畢竟她曾經走入過這些孩子的生命之中,與他們一起呼吸、一同面臨過這個充滿汙濁空氣的世界,了解這些青春的生命,在眾人背後、在回到原本應該是充滿關愛的家庭之後,所獨自演繹著苦悶、傷痛、無助、憤怒、與絕望的心情...也因為這樣,才使得這本書能輕易地讓人感動與不捨...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戰鬥。然而,有多少小孩,他們戰鬥的對象,卻都是至親,尤其是母親... 書中的每個母親,都犯了用力過度的錯誤,為孩子規劃人生棋局、不斷檢視他們落子的方位,母親的意志,無形中崁入孩子手中的每一顆棋子,使得他們一時或終身難以舉棋。 最後,謹摘錄書中作者自序裡一段令我深有同感的文字,且難過它正在我們周遭不斷地發生著: 『我們服膺一套教育方法,往往是因為這套方法教出了「一個」成功的小孩。坦白說,這樣的想法其實很空洞,把小孩好的壞的全打包成一團,然後再歸因於「父母的管教」,不僅忽略其個人的特質,也忘了把他所處的環境納入考量。 一樣的教育方法,可能打造出世俗眼中的成功範例,但也可能將一個小孩的天賦摧殘殆盡。只是,後者的情形沒人關心,因為我們不喜歡也不需要失敗的例子,我們只想傾聽教育的神話。』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