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30 22:16:59瀏覽1160|回應2|推薦19 | |
民國六十七年一月,民生報創刊,我也剛從寄住了一年的台北三張犁阿姨家,搬到三重,和開了家成衣整燙工廠的大哥同住。 苦悶的源頭,除了加重了的課業,老師那整日呼呼作響的教鞭外,還有一年級不分班,半個班牛鬼蛇神群魔亂舞下的自甘墮落。於是挨打成為家常便飯,每天第八節課後輔導挨完教鞭回家路上,買一份民生報,看看棒球新聞,成為那天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快慰。 從小愛看棒球比賽,但在那之前,報紙體育新聞的版面通常不大,因此不管前一天主席盃或中華盃棒球賽打得如何精采,報紙上經常兩、三百字便打發了。然而有了民生報之後,賽事報導字多了,內容詳細了,不時還有球員的特寫報導,讓吃慣了粗茶淡飯,以為粗茶淡飯便是山珍海味的我們受寵若驚。 那些年,民生報真是一方之霸,體育和影劇新聞不折不扣的第一品牌,發行量一度也是每日幾十萬份之譜。「民生報現象」證明,不談政治,沒有社會新聞的乾淨的報紙,也能闖出生路,因為有她開疆闢土,才有後來大成報的順勢搶灘。 這麼多年來,民生報不斷增張改版,體育報導愈來愈豐富,記者也有一定專業(她的醫藥線記者專業到........連醫生都打電話來求教),歷經解嚴和開放報禁挑戰,閱讀民生報的樂趣卻一日不減。進入職場沒多久,跳入新聞圈,民生報仍然是我愛讀的報紙,不同的是,我們已經從傳播者和閱聽人的關係,變成同業,和不少民生報的線上記者都結成朋友。 房地產線的莊瑞祥、旅遊線上的邱淑玲、吳學銘、張嘉倫、牟迎馨,和幾乎無線不跑的鄭朝陽,都是那些年結的緣。瑞祥兄是脾氣極好的老大哥,說起話來不慍不火,淑玲和學銘兄資歷深,跑起旅遊還是熱情洋溢。朝陽兄是我的貴人,我們不過幾面之雅,他卻在網路報興起的那個年代,費力舉薦,間接促成我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傳媒之路,提攜後輩之情,一輩子難忘。 然而,風光往往是衰沒的計時開始訊號,曾幾何時,願意看好看的報導的閱聽人少了,蘋果日報來了,時不我予的蕭條裡,民生報畢竟還是沒有能逃出這種戲謔。 職籃解散和職棒簽賭風波的影響面,遠遠超乎我們想像。球迷不再進場看球,虧了球團,也牽連民生報和大成報。今年年初,我的老東家大成報停刊了,沒想到一年不到,民生報,那曾經叱吒風雲的報紙也熄了燈。 今天趕早起床,上7-11搶了一份最後一次出刊的民生報,心情極其複雜。拿起報紙,二十八年之前,在挨完教鞭返家路上買份民生報的情景,彷彿又歷歷在目。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