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桃園虎頭山】攀木蜥蝪篇(生氣時會做伏地挺身!)
2013/06/15 21:54:38瀏覽837|回應0|推薦8

我喜歡旅行,但也不喜歡旅行。喜歡的是旅遊的新奇,不喜歡的是一切太來去匆匆,走馬看花。所以,一樣好吃的東西,喜歡的話,一定要每天去吃。一個好玩的地方,也要經常去玩,直到有天,我覺得差不多了,該換個地方為止。

下午四點多,天氣不算太熱,室溫三十度左右,騎著我很久沒洗澡的單車,到桃園虎頭山公園晃晃,山腳下,河道的圓石上,靜靜躺著一隻多啦a夢的屍體,旁邊還有張小椅子。

嗯,兇手是誰?

圖片的左邊有一支釣竿置在護欄旁,竿上的釣線正勾著一尾活跳跳的吳郭魚在柏油車道上掙扎,老人彎下腰去捉,臉上表情看不出是喜悅或不耐暑熱,很平靜的將魚放進碧綠色塑膠袋中,再垂下釣竿繼續釣魚。

袋子裡已經有兩、三隻很大尾的吳郭魚了,很想問老人:「阿伯,這魚好吃嗎?」

但又很怕聽到答案,不管好不好吃,或釣了會不會拿去賣或送人吃,要我將這河的魚放入口中,只覺想吐。

有沒有聽過澎湖的「雙心石滬」?

很久很久以前,我常搭飛機在澎湖與台灣本島之間來回洽公,就算艦長說:「搭船比較省吧?」意思是該省點交通經費了,但在艦橋上,我望了望碧藍的海面,回答:

「民間的船搭不習慣,怕會昏船。」

差點被艦長踢下海.......。

其實喜歡搭飛機,一來是浪費人民血汗錢有一種爽度(退伍後再沒機會任公職了,原諒我這小小任性吧),二來是從空中鳥瞰澎湖的海水與礁岩,有一種動人心魄美感。就算在這上空遇到亂流,機身不安的搖晃,心情也會很平靜的想著,就這麼死了也好,能望著這美麗景色。

漁民辛苦的在淺灘上搬石頭,排成心形,也像項鍊,可不是為了向飛機上的美麗空姐示愛,而是為了捉魚。

海裡的魚自由慣了,看不見人類耍的小小把戲,漲潮時游了進來,退潮時就困在愛心裡,在淺淺的水灘上,等著被捕捉。

為什麼突然想起這件事呢?

請看下圖: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流行捉臭水溝的超大隻吳郭魚,釣魚的阿伯附近,明顯可見有人在淺水區域的消波塊之間放了一長條布質東東的困住了兩尾魚郭魚=.=

雖然跟澎湖的心型石滬比起來,外觀美感天差地遠,不過也算是成功了。

你的身體好嗎?二十歲還是三十歲或四十有五了?正為中年鮪魚肚煩惱嗎?深怕哪天一個不小心被子彈擦過肚皮,受傷不要緊,就怕新聞還大刺刺的公佈鮪魚肚中槍畫面。

別怕,來虎頭山多爬爬石梯,就算鮪魚肚消不下去,至少也能抑制增長,而且在虎頭山爬石梯也是一種挑戰,爬百階而不喘者,大概再活個二十年沒問題。

爬二百階僅小喘者,多活個三十年應該ok。

爬二百階就半死不活者,多半個是個宅宅,快點多運動吧,肌肉跟肺都萎縮的不像話了。

虎頭山上老虎是沒有,生猛的恐龍塑像倒是有三隻,看這隻是不是拍的很有氣勢?

這應該是石獅子吧?很久沒認真拍照了,趁著這次上山,複習一下「景深」。

原住民中心的大門好像每次經過都會拍一次(對人家的門就這麼感興趣?)。

門把的部份我特別喜歡,是兩隻蛇的造形,不知道是眼鏡蛇還是百步蛇,看起來很可愛。

繼續研究景深淺的拍法。

然後,終於來到跟標題相符的地方了。

枝葉發出了細碎聲音,感覺有生物在動,循聲而視,以我每天陪嘉瑪看手機,日積月累下培養出來的眼力,除了天下再也沒有我挑不出毛病的手機外觀外,小小一隻攀木蜥蝪自然也難逃我銳眼。

我望著牠,牠也望著我,相互凝視,物種不同,巨人與渺小生物之間的瞪視,往往是判生定死的一瞬。

不過今天我不是獵人,牠也不是獵物,拿起相機,我只想捕捉牠帥氣攀樹的身影。雖然態度盡量很友善了,身上也沒有透著殺氣,可這小東西就是很不安,跑東跑西的。

最後挑了一個看起來很安全的位置,開始對我示威-.-

先是一下二上,伏地挺身,開始121212的交互做(展現體能嗎?我當兵時伏地挺身也做很多哦),接著又做「點頭」動作,跟伏地挺身一起。

據說,攀木蜥蝪之所以會做出這樣行為,是雄性本能,是在宣示這裡是牠的地盤,任何人與動物都不得靠近。

腦海中浮現一個很好笑的畫面,要是兩隻公蜥蝪遇上了,不就121212比伏地挺身?然後再點頭、點頭、點頭...無限循環,比到誰先頭昏脖子酸、手沒力為止?

畫面挺合善的,如果這是攀木蜥蝪的處世之道,倒也明理,人類應該多加學習,世上就不會有戰爭或斷手斷腳的黑社會火拼了。

好伏地挺身,不做嗎?

~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bc001&aid=776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