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吳念真先生
2011/02/08 09:53:39瀏覽343|回應0|推薦8

因為看過許多您的編劇、電影、舞台劇,如《多桑》、《人間條件》…覺得您是台灣人典型的標誌;因為讀了《這些人,那些事》讚嘆您說故事的真情。

逐漸被經濟文明淹沒的傳統台灣人性格,因為您在傳媒聲影上的努力而存在,而足以讓年輕後生有所追尋。

我父親年輕時曾在平溪一帶的礦坑工作多年,感染過矽肺病,但仍念著那段日子,兩年前載著他重溫舊地,但我法體會他心裡的多樣滋味;直到讀了《這些人,那些事》裡描寫礦工的故事,尤其是來自故鄉宜蘭的「老鼠子」、「阿英」等小人物的遭遇,我不禁眼眶溼紅。得以略微了解寡言不善表達的父親的內心,並興起請您來宜蘭為一些年輕人說話的念頭。

不太抱希望卻又期待奇蹟出現地與您的經濟人接洽,也許您可以在民國百年的上半年來一趟宜蘭,但最後果真落空了,說您有舞台劇要忙。失望之餘,理性告訴自己不可以強人所難,但感性上仍不死心地想藉這篇短文,寄託一絲希望,希望您在百忙中,有機會讓宜蘭高中的年輕學子,得見代表台灣社會良心,和真性情的台灣人典範。那不但是個人的希冀,也是許多師生企足翹首的願望。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nhu141&aid=486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