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影《沈默》
2017/03/12 19:22:25瀏覽280|回應0|推薦3

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執導的《沈默》,從1990年就開始籌備,直至2016年才上檔。期間攝影團隊至世界各地取景,終於決定於台灣花蓮為主要場景駐地。也因為如此,在好奇心驅使下我去看了這電影。原本以為是冷門片,但買票時售票員卻說完售,下一場距離下午場時間居然間隔六小時。既然決定要看,我牙一咬,多晚都得看到。當晚上9:40走入影廳,不禁莞爾,只差沒大笑出聲,那是個約莫40人的小廳,難怪容易完售。但,我依然好奇,好奇馬丁史柯西斯如此份量級的人物,為何能為此片,居然耗上20年?

《沈默》是一部超過兩小時的電影。一開始以第一人稱的方式看事件,爾後以第三人稱的方式結束。故事內容大家都可以從網上查到,它改編自日本著名作家遠藤周作的同名小說,時代背景發生在德川幕府時代,當時日本實施禁教令,一位葡萄牙傳教士為了真理偷渡到日本,在長崎附近的村莊中傳教,並尋找他的恩師。如果從「教義」的觀點去看這部電影,我保證很多人看不下去,但如果仔細推敲其中對白,那麼收穫豐盛。簡潔的說,本劇要告訴眾人的,是「相信」的本質並非「經過」,而是「意念」。若太過於執著與堅持,那麼或許會跟本片中所要陳述的「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狀況雷同。「執著」二字何止在信仰上?更可推廣至世間任何一種情分。我受教,也領悟了。

我並非基督徒,但因緣際會我曾為一位篤信基督教的博士級美國醫師翻譯過養生叢書,也因此我涉獵聖經。聖經就外行的我來說,的確是本太豐盛的童話故事書。雖我為佛教徒,但仔細推敲,勸人為善是每個宗教的基底,如此相容、如此貫通。我是俗人,對我而言,任何信仰均至高無上,但信仰並非只有神佛,或許是塵世、或許是貪念。唯獨放下,讓它自然形成,那麼也就是所謂的機緣了。我慶幸,此片確實看得正是時候,讓正處於「執著當下」的自己成長了。此片有幾幕令我印象深刻:

1. 基督跟傳教士(神父/男主角)傳達了意念:踩我(Step on me),你只有用你沾滿穢土的腳踩上我畫像的臉,你才得以生存,眾人才得以生存。我知道你不願,但我懂你的心,你無須感到罪惡。

2.劇中設定了一個不斷跟神父(Father)告誡的角色:如果我沒記錯,他起碼告誡了五次以上。這角色每每告誡,又每每出賣自己的信仰跟周遭的人,是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喜角,但也顯現了你我身邊常常說對不起,卻又對不起你的人。很可愛的討厭,很惹人厭又無話可駁的無奈。

3.忠於…:傳教士(神父/男主角)為了避免自己的堅持造成更多死亡而背棄了自己的信仰,隱匿自己對基督教的真誠和信念,但當他死後,他的妻子卻偷偷在他手中放入他的最愛-那枚十字架。嗯…這一幕讓我想哭泣了,那種感覺如同在說:對不起,我生前沒承認你、沒靠近你、甚至漠視唾棄你,但我死後,終於可以擁有你,終於可以放心說,我愛你,沒忘記你。

《沈默》,一部歷經20年蠕進的電影,比起現今的催生市場,更令人著迷。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wonderzone&aid=9575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