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少子化現象 學界盼政府來幫忙
2011/01/01 11:35:18瀏覽130|回應0|推薦1
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今日在台大公共論壇中表示,台灣少子化現象嚴重,可能造成國力下滑。他認為,政府應透過改良托育、幼兒免稅券,加上保母育兒津貼等配套措施,改善少子化現象。與會學者台大社工系馮燕教授也同意政府該統一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拯救生育率。

台灣大學今日舉辦「面對少子化」論壇,學界出席教授對台灣少子化現象紛紛感到憂心。薛承泰說「現在公園裡,推寵物出門的人比推小孩的還多。」他說,台灣新生兒的性別失衡嚴重,男女嬰比例已來到110比100,在性別期望下,預估每年至少扼殺了3000名女嬰,成為少子化下的一種隱憂。

台大社會系林萬億教授也在會中指出,高齡社會跟少子化對社會的衝擊很大,當高齡人口越多,出生率卻在下降時,扶老比率會快速攀升,每個青壯人口要負擔的會越來越多。

對此,台大經濟系林明仁教授說,大家「不是不生,只是延後生」,現在台灣教育水準提升,以往的生育主力年齡層開始往後延,卻形成老的已經生了,年輕的卻補不上來的現象。延遲生育的情況,不僅讓婦女多生的意願降低,人口年齡結構的劇烈改變也造成社會問題。

台大生產傳播系教授陳玉華說,「女性經濟角色提升,惡化了其結婚、組成家庭的機會」,年輕的大學畢業女性就業後,除了擔心生小孩養育的問題外,老闆讓不讓你生也是個問題,因此年輕夫妻不敢輕易生,經濟是一大考量,高齡又是問題,難怪不想生小孩的年輕夫妻族群大增。

「在哪生才會是最好的?」馮燕引用數據點出政府應該要制訂統一政策,目前台灣各縣市推出不同的生育津貼,最高的連江縣補助生育有2萬5千800元,到了台南市卻連一毛錢都領不到,形成各縣市多頭馬車,民眾想生小孩還要選地點,才能生的安心。

少子化現象已經形成,要讓民眾願意生、養得起,馮燕及薛承泰都認為政府可以從改良托育服務、幼兒免稅券、統一生育津貼政策與健全保母制度等政策著手,民眾生育下一代負擔能夠減輕,民眾才「願意生,養得起」。

台灣醒報鄭冠威2010.12.29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9&aid=475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