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15 11:56:05瀏覽2778|回應0|推薦20 | |
【文/路仁教授】
那天去戲院,看見一所高中包場欣賞「看見台灣」。因為12年國教,很多高中分到經費要提昇素質,花不完就靠公益活動衝銷。公益領軍,可衝出一片天,因此九把刀也說,想讓「12夜」到各校播放。但公益活動,適合在電影院點火花,於教育圈發光嗎? 「12夜是八流大爛片,」高凌風不認同這火花,即刻遭網友猛烈圍勦。12夜是記錄片,但記錄片要進戲院,多會強化音樂與攝影技巧,好讓觀眾覺得值回票價,像「看見台灣」就重金找人配樂,藝術成分卻鮮少出現在「12夜」。 「12夜」賣的是公益成份,要提醒大家以領養替代購買。但民眾花三百元買電影票,是為看藝術結晶,藉由大螢幕與高級音響展現,否則在家看電視就好。「12夜較適合在公視播放,」高凌風的話刺耳,卻非無理。 而且「12夜」的訴求若獲得推廣,也不見得能救多少狗。在「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中,不少人遺憾男女主角未牽手走下去,但許多熱戀情侶結婚,在生活的摩擦與考驗後,卻會激烈爭吵、終以離婚收場。相愛容易相處難,長久相守更難。 收容所中的狗,很多是飼主過不了環境考驗而棄養的。環境考驗,來自台灣都市化與M型化惡流的會合,前者讓人們遠離鄉村,擠進寸土寸金的城市,在空間不足下,難以再分給狗:後者讓中產階級變新貧族,難糊口時只好放棄狗。 因此在工商社會、擁擠都市中,台灣人養狗,較適合養像貴賓狗這樣,不佔太多空間、不造過多噪音、飼料與美容費便宜、聰明伶俐的小型犬。但到收容中心,卻難見貴賓蹤影,因為一出現便被領走。 在電影公益議題進校園後,也許有些孩子受啟發,堅持要養流浪狗,也許有父母熬不過孩子請求而讓他圓夢,但有天過不了環境考驗,說不定又會棄養。我不是太絕情,但我覺得養狗是十多年的事,若找不到合適的流浪狗,還是「以購買替代領養」。 「收容中心的狗怎麼辦?」牠們確實可憐。也許可改善牠們環境,也許有人願捐錢讓他們多活些時日,但在台灣都市化、M型化趨勢下,12夜的狗能熬到22夜、32夜...終究逃不過死神的招喚。看電影都期待Happy Ending,我也期待這些流浪狗都找到好歸宿,真實社會卻有太多電影改變不了的無奈。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