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2/10 14:07:24瀏覽2662|回應0|推薦13 | |
在資源貧瘠的台灣,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但如許多科技大老所疾呼的,台灣企業正面臨找不到人才的困境。為何每年大學畢業生這麼多,企業卻找不到人才呢?因為企業需要的是人才而非人力,而人才其實了了可數。 人才與人力有3點不同。在人格上,人才會忠誠。企業初聘員工的一兩年,其實都在付出訓練成本,人如果沒有忠誠度,輕易離職會讓公司走入徵人、離職的惡性循環。 在能力上,人才會克服問題。企業能存活、能獲利,肇因於能克服某些技術、人際的障礙,人遇到問題即怯步,公司如何有競爭力?在態度上,人才夠主動積極。如果人不夠主動,而必須靠人在後面鞭策、督促,等於公司必須額外浪費監督的成本。 如何培養學生3項特質?其實仍與人格有關。我曾送一批學生到一家企業,因為前面它校的學生,在上班時看公職考試的書,惹怒了老闆,我當然乘虛而入。「我工作做完了,這是我時間,」該學生反彈。 這是從學生角度看。學生能轉化到老闆角度,覺得付了辦公室租金、水電費、勞保、退休準備金後,看見員工K書準備公職考試的心情如何嗎?能轉換才會生出「感恩心」,才有忠誠度。 能轉換才有「體貼心」,不靠主管鞭策,進而生出「主動心」,積極面對、解決問題。可惜,能轉換角度的人,是如此少。別說資訊業缺人,各行各業業務也缺人,現在想一步登天拿高薪的人多,願一步步走入別人內心,探究別人需求的人少。 學生困於自己世界,就永遠拿不到高薪。與大一學生分組聚餐時,許多人一提到家庭就落淚,在離婚率高居亞洲第一的台灣,很多孩子成長於家庭崩解、遭背叛的環境,如何走出自己去看待別人需求?連「恨」都走不出去。 在20多年教改後的台灣校園,傳統師生之情、同窗之誼,越來越淡薄。每年,台大、清大校長,中研院院長總在高呼,教授薪水低,無法吸引人來教育出人才,讓台灣陷入人才危機。 真的是因為少了錢,所以台灣才沒人才嗎?也許對於最頂尖的研究,錢是部分的原因,但對於目前企業最需要的骨幹人才,人才斷層還是導因於家庭的瓦解、校園溫暖文化的流失,讓人心都變了。人失去了感恩心、向善向上的心,什樣的人才也成不了。 延伸閱讀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