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
2009/06/15 20:33:53瀏覽3506|回應1|推薦21
引用文章守靈雜記

不知道你對「心肺復甦」一詞熟不熟悉?這是一個人心臟停止跳動、肺臟停止呼吸時,醫院進行的急救護理。在電影裏常常看到的情節:病人的心臟停了, EKG 監測器的心跳成了一條水平綫,接著就是醫護人員的口對口呼吸、手推胸部、電擊,也包括了打強心針、面帶呼吸罩等等的其他救護方式,目的就是讓心臟能夠恢復跳動,肺臟能夠恢復呼吸。「心肺復甦」的英文名詞是resuscitation。

不管是對病人,或是對家屬,這都是一個極具創傷性的步驟。而且心臟一旦停止,導致腦部因爲缺氧而受到損害,後來即使心臟恢復跳動,病人往往因爲腦部的受傷而進入昏迷狀態,輕微些的,或許在長期護理之下可能恢復知覺,許多病人不再醒來,成了所謂的植物人。

在昏迷狀態下的病人有多少知覺,並不是我們能夠完全了解的。醫院往往用所謂的「昏迷指數」來評估一個病人的昏迷程度,這個評估包括三個項目:睜眼反應、説話反應、以及運動反應。每一項的最低分是一分,滿分是睜眼反應4分、説話反應5分、以及運動反應6分。因此正常人是滿分15點,最嚴重的昏迷病人則是最低分3分。

不過現代的醫學也很清楚,一個人的感官裏,聽覺是最後喪失的一個,甚至在一個人死後,聽覺都還會存在一段時間。因此醫生護士都鼓勵家屬經常向昏迷病人説話,同樣的,也切忌在昏迷病人床前討論病人的病情、或是病人的私事,因爲他們極可能聼得到我們說的每一句話。

至於聼進去的話,病人能夠理解多少,或是理解了以後,能夠有什麼反應、或是有神麼表達,那就要看病人腦部受傷的部位和程度而定了。

一個人的心臟一旦停止跳動,要不要施行心肺復甦的急救呢?那完全要看個案而定。一般而言,如果是一個健康的人,身體上沒有別的毛病,而且心臟停止發現得早,那麼腦部受傷的程度可能很輕微,而且復原之後,也沒有別的毛病。

相反的,對許多癌症末期病人,施行心肺復甦救活了以後,只是讓他們繼續承擔癌症末期身體上的切痛,還不如讓他們平平安安地走。也因此,許多癌症末期病人入院時,病人或家屬可以向醫院要求填寫一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也就是當病人的心臟停止的時候,不要施行急救。甚至健康的人,如果擔心自己那天變成植物人,變成家人的負擔,也可以事先簽署一份「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妻和我在我們的 living will 裏就有這麼一個文件。

當然,簽署這一份同意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在台灣的社會裏,家人之間平常把死亡的話題當作禁忌,根本不能談,如果病人剛好是父母親,更會被認爲不孝。在這種社會和文化的壓力下,談何容易!

但是不簽署的後果,只是讓癌症病人繼續受無止境的劇痛,或是變成植物人一個,成了家人的長期負擔。

這幾年,安寧護理的觀念在台灣逐漸生根,一個人要好生、也要好死的觀念慢慢為大家所接受,死得平安、有尊嚴,成了許多人的意願,「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不再是一個絕對的禁忌。

父親在四月入院的時候,大哥和主治醫師曾經達到一個共識,也取得家人的諒解,一旦出事,不要為父親施行心肺復甦術。但是由於醫師的疏忽,並沒有簽署同意書。因此當父親的心跳在半夜裏停止時,急救的醫師在父親的病歷裏找不到同意書,臨時打電話問家屬的意願,電話裏又説不清楚,只問要不要插管子,因此陰差陽錯,父親經過了心肺復甦術,心跳是恢復了,但是也從此昏迷不醒。

現在回想,那一次其實是父親給家人們的一個預習,讓我們心裏有所準備。父親的癌症雖然已經到末期,但是他的求生意願一直很旺盛。大哥和主治醫師雖然達到共識,可是家人的同意有些牽強,這是我從叔叔後來說的話聼出來的。等到父親昏迷了以後,我在同意書上簽字時,已經沒有人有任何異議。

而且這一份同意書上應該在平日心裏平靜的時候簽訂,一旦出事,要家人當場向醫生說不要急救了,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以父親為例,當我們半夜接到電話,趕著走到醫院時,在路上接到醫師徵詢意願的電話,當時是弟弟接的手機,醫生問的是:「要不要在口裡插管子?」弟弟回答,插管子可以,但是絕對不要做氣切。我雖然心頭一振,猜想醫生指的是心肺復甦術,但是如果是我接的電話,要我當場向醫師說不,等於是判處了父親死刑,恐怕我一時也說不出口來。

父親在世的最後幾個星期,承蒙好友趙可式博士的指導,讓我們對父親的病情進展及護理方式多所了解,父親的主治醫師也很開放的配合,讓父親的身體減少不需要的痛苦。我們的感恩心情,非筆墨所能形容。

可式在28年前就開始在台灣推動安寧護理的觀念,後來在美國得到安寧護理的博士後,回到台灣和一些醫師一起推動安寧法律和醫院制度的建立,被稱爲「台灣安寧療護之母」,當之無愧,她也是第14屆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的得主,目前任教於成大醫學院。可式自己在幾年前也得了乳癌,在療病之餘,又計劃寫書。目前已由「天下文化」出版兩冊:《安寧伴行》和《醫師與生死》。前者討論我們對死亡以及安寧療護應有的觀念,我受益最多的是討論瀕死症狀和瀕死期的醫療措施的兩部分。後者是可式和56位醫師的訪談心得,讓我們得以了解醫師們對生死的看法,從而跟醫師們有更好的互動。也順便在此介紹給大家。

Samuel Barber 的《Adagio for Strings》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shiner&aid=3045760

 回應文章

子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致敬
2009/06/15 23:04
趙博士的指導和意見的確讓我們在照顧爸爸的最後一段時日受益良多,爸爸想必也因此少受了些不必要的折磨. 謹此向她致最高的敬意與謝忱, 並祝福她健康,平安!
mushiner(mushiner) 於 2009-06-21 19:44 回覆:

陪伴了父親的最後這一段日子,方知安寧護理的重要。趙可式多年來的努力,真的造福了多少病患和家屬。讓我們祝福她健康平安,也希望大家多有些安寧護理的概念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