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費心多方蒐集此歌曲資料,佩服致敬。
幾點小意見與諸位共享:
1. 民國五十年秋天,我讀台中一中初三的時候,在音樂課上,學會了這首"秋聲"。當時的音樂老師是鄭嘉苗先生,他也是中一中校歌的作曲者。從一開始我就覺得這首歌的詞曲意境都很好,所以記得特別深刻,每年秋天都會想到這首歌,也都會哼唱個幾遍,這一唱就是六十年。
2. "秋聲"的歌詞對我來說真是滾瓜爛熟,這輩子都不會忘的。記得當時初中音樂課本上,作詞者就列的是"佚名",也就是說這首古詩的作者已不可考。至於當今網路上有說作詞者是黃自,那真是胡說八道。
3. 版主列出的詩句都對,就是倒數第二句有點問題。原文是"銜枚想見軍行疾",不是"相見君行疾"。
"古代行軍襲敵時,令軍士把箸橫銜在口中,以防喧譁,稱為「銜枚」。《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秦益章邯兵,夜銜枚擊項梁。」"枚",狀如筷子,兩頭有繩索相連,可以掛在脖子上。"
原文的意思是說:"部隊秋夜銜枚趕路,想必是出緊急任務"。
這不是一首送行詩,朋友送行不必"銜枚"與君相見。
4. 貫穿這首詩的主題就是"秋聲":秋聲可以是"聲",也可以是"景、物、人的活動,....",
金風瑟瑟是秋聲,梧桐殘落是秋聲,滿地清涼是秋聲,"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這南飛的征雁也是秋聲,而我們用"眼"和"心" "遇"見了長空的征雁。蟬不叫了,這"無聲"也是秋聲。詩人帶著我們從衰柳疏林,尋覓到前山月下,烘托出一片空遠寂寥的秋天意象。接著"人"的因素進來了:什麼人在秋夜輾轉難眠、撥弄管弦?秋的意象裡又添進了惆悵和哀怨。等到官道上秋夜銜枚靜默疾行的軍旅出現,秋天已經瀰漫了絕望肅殺的氣氛。
最後詩人問了一句:"何日長驅夜出關?" 出關幹什麼?不是度假旅遊,..."西出陽關無故人。...古來征戰幾人回?" "秋聲",最後就消失在這個蒼茫蕭瑟的秋日意象裡。
5. 聽起來這首詩好像太蒼涼了,其實這不是壞事。經由詩人藝術創作所傳達的這種蒼涼感,正是悲劇情懷裡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可以滌蕩我們的性靈,提升我們的境界。
扯的太多了,總之,希望能給諸位多一點參考,多唱些好歌。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