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請大家均衡攝取毒素
2012/12/09 18:25:37瀏覽1642|回應2|推薦0

請大家均衡攝取毒素---王瑞瑤


塑化劑事件持續擴大,朋友問我:到底還有什麼東西能吃?什麼東西不能碰?我苦笑回答:生活周遭全是毒,請大家均衡攝取毒素!(文/王瑞瑤)

食品安全的未爆彈,何只塑化劑而已,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幾全淪陷,政府把關不嚴,民眾貪圖便利,給予黑心業者可趁之機。前一陣子評比網購土鳳梨酥,發現香精被嚴重濫用,有的下手太重,鳳梨酥聞起來就是化工味(詳見邱雯敏的部落格,土鳳梨酥誰是Local King?以及老師不幹了,上網賣蛋糕兩篇文章),塑化劑只是台灣食品的冰山一角,面對麻木不仁的政府,想要吃得健康,唯有自力救濟。

菜籃族請注意
 

●蔬果的農藥殘留

 賣筍的阿伯特別叮嚀我:下鍋前用熱水先燙過一遍。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這批筍子不是他種的,燙過再煮比較安全。連帶殼的竹筍都如此,更何況是露在外面的葉菜類,埋在泥土裡的根莖類。
  能煮熟的就不要生食,有皮的就儘量削皮,能洗的就儘量剝開洗,青菜和豆類先燙再炒煮,炒菜時不要蓋鍋蓋,想盡辦法讓農藥儘量揮發,連煮紅豆都要先燙過。
 還有不要只跟一攤菜販買菜,因為攤販都有固定菜源,如果蔬菜有農藥殘留,吃得愈久,單一毒素的攝取量愈高,所以一定要有分攤風險的概念,偶爾在傳統市場買菜,有時也去超市走走,而且不要只吃幾種菜,均衡攝取營養的同時,也分散毒素。

 
●海鮮的保鮮添加

 沒有固定攤位的海鮮千萬不要購買,尤其是路邊一盤一百元的那種,雖然肉質很Q很緊,但吃起來沒有魚鮮味或魚腥味,這就是泡過藥水的福馬林海鮮。
 買魚不要怕弄髒手,要摸,要壓,要聞,要掀開看魚腮的顏色,尤其是按壓下去,魚肉不凹陷,或是很快回彈,就是新鮮的反應;魚肉最快腐敗的地方是內臟,所以不新鮮的魚,肚子最快變軟變爛,用摸的就知道。
 絕對不要買現成的蝦仁,尤其是冷凍蝦仁,想吃蝦仁,一定要從剝殼做起,因為冷凍蝦仁與平價的冷凍干貝一樣,都泡過藥水發漲、還滾過冰水加重,是標準的黑心食品。(冷凍海鮮的包冰率在十幾年前為五至八%,現在包冰率高達三成至五成,包括蝦仁、干貝在內)

 
●瘦肉精與鮮肉精

 肉色紅豔不代表現宰新鮮,當我們大罵美國人賣給台灣瘦肉精牛肉時,台灣禽畜同樣籠罩在瘦肉精的陰影之下。瘦肉精不是美國人才在用,台灣人用得更厲害,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由於目前是禁用狀態,所以沒有安全劑量的標準,吃起來更恐怖。
 曾經有豬肉販教我,煮豬肉之前,要先在水龍頭底下沖淋,愈久愈好,「把紅紅的沖淡比較好」。我不知道這招為了消除豬騷味,還是洗去瘦肉精或抗生素,不過自此之後,我退冰豬肉的方法就是直接丟進水裡,不管有沒有用,至少心理上覺得毒素應該少一點。
 禽畜活的時候餵瘦肉精,死後剁成泥了就加鮮肉精,有一次跟著保師傅在家實驗貢丸與花枝丸,現煮的好吃但不會彈牙,而且冷凍後再烹煮,很快就失去鮮味,我們笑大陸有一滴鮮,自己其實也不遑多讓。


●漂白劑與防腐劑

 市場裡到處可見漂白水與防腐劑處理過的食品與食材,泡過雙氧水的磨菇與大腸,漂白又加藥的麵條與魚丸,怎麼煮都不會破、咬下去買嘴鮮的水餃,放再久也不會長霉的麵包,加了去水醋酸鈉的豆干和豆腐(或是福馬林),另外還有黃麴毒素污染的雜糧,含有硫化物的中藥材,農藥過高的茶葉,身邊的恐怖食物數也數不完。

 該怎麼辦?老話一句,千萬不要獨沽一味,否則會比較快死。


外食族看這裡

 「哇,這蝦仁又肥又大又脆,好好吃喔!」小心,你口中所吃的肥嫩蝦仁,都是餐飲與食品專業人士絕對不敢碰的東西。
 你嫌做菜太麻煩,其實開餐廳的也一樣,餐廳要求廠商幫忙處理,久而久之泡藥水長大的冷凍蝦仁愈來愈受餐廳歡迎,導致民眾以為蝦仁就是肥嫩嫩,半透明,咬起來就彈牙。
 若不能確定餐廳自己剝蝦仁,就該避免點用蝦仁類料理,這其中包括整尾清炒或海鮮什錦等,還有剁碎的蝦鬆和泰式蝦餅等,愛吃海鮮的人,別把加藥的當新鮮。

 
誰把客人當家人?

 買菜不能同一攤,上館子,吃小吃也一樣,一定要換著吃,輪流來,因為不洗菜的比比皆是,甚至包括高級又高貴的大飯店在內,沒有人會像媽媽一樣一根根仔細清洗,誰代言都一樣,除非你看到老闆邊煮邊賣邊吃,這保證安全。
 除了小心回收舊油、重覆炸油的問題,更要注意那些放了一天還香噴噴的食物,例如路邊放在白鐵臉盆販賣的鹽水雞,吃起來不鹹,卻能擺在室溫下好幾小時都不發臭,你還敢放進嘴裡嗎?

 大陸客最愛買,台灣人驕傲的鳳梨酥存在嚴重的香精加料問題,台灣走透透哪裡都有賣的麻糬也有事,常溫下軟Q軟Q,冰起來也不變硬,擺上幾天也還能吃,這些都是人工修飾用澱粉做成,店家擺出一堆堆讓你免費試吃,打烊後,拉上塑膠布,明天掀開後繼續賣。
 很多都是老生常談,但你經常忽略或視而不見:太美的不吃-因為色素,太白的不吃-因為漂白,太香的不吃-因為香精,沒有完整形狀的不吃-不知道摻了啥,例如水餃,貢丸等,想吃之前先看清楚。


幾個迷思無法破除
 
 自己在家煮就會沒事?答案也不一定,去水醋酸鈉的濫用,包括食品與食材,別以為自己在家烤麵包就能倖免,就連麵粉也沒有百分之百安全,不過你也可輪流買,今天買國產,明天買進口,絕不要有忠誠度。

檢視一下自己經常使用調味料,很容易就發現全是人工添加劑,你愛吃又甘又醇的醬油,所以醬油普遍不鹹,就要加防腐劑;因為不夠濃,所以要加色素;想要甘甜,就得加鮮味劑(有的甚至加了三種之多,全是看不懂的化學名稱),明明是純釀造,卻加了味精、砂糖,還要你開瓶後冷藏,而且一瓶賣得比一瓶貴。

醬料加一點兒就很鮮豔,因為添加了人工色素,明明是不好的雞粉,卻在營養師與名廚的背書下,成為有營養的調味品,堅持吃天然的你,天天都在吃人工劑,只是不自覺而已。

 買有機的就安全?我也不相信,如同日前破功的CAS,商人的良心與把關的機制一樣薄弱,多喝水吧!多喝水連塑化劑也沒事,拿了瓶礦泉水,喝了一半,發現水源是自來水,什麼都是騙人的。


自保方法

身體不是紙糊的,若非積年累月長時間攝取,一次兩次誤食也不會出問題,所以請大家不要偏食,一定要均衡攝取毒素喲!

http://blog.chinatimes.com/eat/archive/2011/05/30/698800.html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urphy201063&aid=7119256

 回應文章

風無痕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Omega 3,6,9 對身體有什麼幫助?
2012/12/10 15:01

Omega 3,6,9 對身體有什麼幫助?

Omega-3 系列及Omega-6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 and ω-6 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係在人體內無法合成的必需脂肪酸(Essenatial fatty acids, EFA),是為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的先驅物質(Precursors),因此必須直接取自食物才能維持其正常生理機能,確保健康。
而Omega-9系列單元不飽和脂肪酸(ω-9 Mono unsaturated fatty acid),雖然非為必需脂肪酸,在體內可自行合成,但近來醫學報導,它除了係為穩定的脂肪酸,可供為膳食油脂以外,又擁有許多新發現的生理機能而引起注目。

上述所提各種前列腺素的生理機能,如下:

(1) 維持體內正常免疫系統機能
(2) 體內荷爾蒙的合成
(3) 調節血壓正常
(4) 抑制疼痛,發染,感染,致癌
(5) 控制腺的組成與分泌
(6) 調節肌肉順暢與神經機能
(7) 影響細胞膜機能
(8) 調節細胞氧份與營養攝取
(9) 提供關鍵、器官所需能量基質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2-12-10 15:01 回覆:

一、ω-3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α-亞麻油酸(α-Linolenic acid,屬ω-3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而在體內代謝後亦轉變為EPA及DHA(均屬ω-3),其機能類似魚油(富含EPA及DHA),係為僅有的植物油脂特殊存在的物質(其他食用植物油則除了菜籽油以外,幾乎均不含α-亞麻油酸)。
ω-3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代謝過程及其特殊生理機能等,它如上述為前列腺素的先驅物質係屬必需脂肪酸,通稱維生素F。

ω-3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理機能:

(1) 心血管疾病,諸如血栓症、心肌梗塞、狹心症、高血壓等心臟疾病的預防。
(2) 降低血清LDL膽固醇(壞的膽固醇),三甘油酯,係為血管的清道夫,效果佳。
(3) 抗腫瘤,抗癌效果佳,諸如乳癌,結腸癌,胰臟癌,攝護腺癌的預防。
(4) 促進學習腦力,記憶力,並可防止老化,老人痴呆症。
(5) 促進眼睛機能(如網膜機能)及腦神經機能。
(6) 緩和炎症,可預防關節炎。
(7) 免疫機能正常化。


二、ω-6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γ-亞麻油酸(γ-Linolenic acid):
它係屬ω-6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由於亞油酸(Linoleic acid)在體內經不飽和化作用而產生者,既擁有必需脂肪酸的生理機能,亦與前列腺素(PG)的生理作用有所關連。健康的成人,可在體內正常產生運作,然而糖尿病、病毒感染、老化等,罹患者,則其體內的不飽和酵素活性減弱,無法經不飽和化(Desaturation)而產生前列腺素(如下圖過程),進而導致健康障礙,因此有必要以營養劑形態直接攝取γ-亞麻油酸。它係母奶所含重要的一種必需脂肪酸(30~60mg/公升,嬰兒每天需求約為20~50mg)然而通常食物殆不含有。
γ-亞麻油酸擁有異位性皮膚炎(Ectopic skin disease)緩和作用,膽固醇調節作用,酒精代謝改善作用(抑制脂肪肝),生理疼痛改善作用,痛風及抗原病症緩和作用等,其生理活性效果佳。在日本,將其列為特定保健用食品素材。
而黃豆油尤其富含亞油酸(Linoleic acid),屬ω-6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代謝過程中,經過γ-亞麻油酸(γ-Linolenic acid)及Bis-dihomo-γ-linolenic acid而成為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簡稱AA)。AA為這些亞油酸代謝物的中心物質,通常在細胞的磷脂(Phospholipids)中也含有豐富的亞油酸與AA。與不飽和化酶作用而生成前列腺素,呈現生理特殊機能,然而卻與ω-3系列者有所不同,互相擁有牽制作用而必須保持適宜比率以利健康效應。
月見草油 、黑種草油 、琉璃苣油等都含有豐富的ω-6


ω-6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理機能:
(1) 缺乏ω-6系列不飽和脂肪酸,皮膚會產生病變(鱗片狀)對水分需求急增,成長率降低,並產生生殖障礙。
(2) 降低血清LDL膽固醇(壞的膽固醇),可預防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
(3) 可抑制脂肪肝。
(4) 掌控免疫系統正常。
(5) 減輕生理痛(月經前症候群)。
(6) 為前列腺素的先驅物質(precursors),係屬必需脂肪酸,並通稱為維生素F。


 前列腺素PG先驅物質的合成


三、ω-9系列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ω-9系列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橄欖油或高油酸品種的葵花油,紅花籽油,黃豆油等,更富含這種脂肪酸。通常富含油酸的食用油脂,其氧化穩定性較高,較可耐油炸,如是高油酸含量的食用油脂,因標榜穩定性與健康性而為消費者所喜愛。
近來醫學報導,認為油酸亦會降低血清LDL膽固醇而亦可預防動脈硬化的風險,然而它是否可提升或確保HDL膽固醇(好的膽固醇)仍有爭議。Lichtenstein (Tufts University, USA)希望有一天能夠找到既可降低LDL膽固醇(壞的膽固醇),又可提升或保持HDL膽固醇的植物油或脂肪酸,尚須更多研究,諸如植物固醇,生育酚(tocopherols),以及其他微量天然物質的配合效應。因此,油酸能夠預防心臟疾病的說法,仍未完全定論。(INFORM, USA)。
油酸(ω-9)比ω-3及ω-6脂肪酸較為穩定而不易生成過氧化物,經食用後,對胃的作用較為緩和,同時擁有促進膽囊收縮作用及小腸蠕動,以致亦易排除便秘。

如該上述ω-3,ω-6及ω-9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均具有各自獨特的生理機能,因此,在膳食或食品中的該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乃引起消費大眾的關心與愛好。前兩者係屬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重要的必需脂肪酸,除了各自擁有特殊生理機能而且互為牽制,因此必須維持其最適宜的攝取比率(ω-6/ω-3比率),乃為健康順暢的關鍵。ω-9系列不飽和脂肪酸雖然非為必需脂肪酸,但其生理機能亦受肯定,引起消費大眾的關心。因此,膳食或食品所含油脂類(即其脂肪酸種類與含量)影響健康甚鉅。

另外,硬脂酸(stearic acid,碳數18),雖然為飽和脂肪酸,卻不擁有健康負面效應,而它經體內代謝後,轉換為ω-9的油酸。

 
http://www.wretch.cc/blog/claudiac1105/3773553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2-12-10 15:06 回覆:

魚油的保健功效,臨床証實主要是來自於魚油中所含Omega3包含EPA(二十碳五烯不飽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不飽和脂肪酸) 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屬於必需脂肪酸,可用於 防止血栓,軟化血管管壁,提升血管壁彈性,阻止自由基的侵害,所以對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有保健功效 !
 
Omega-6脂肪酸主要來自油炸食物,當它在體內的含量過多時,將會導致『發炎症狀』。而 Omega-3蘊含在綠葉蔬菜及深海魚蝦類油脂中,Omega-3脂肪酸能平衡過多Omega-6脂肪酸的攝取,有效抑制發炎症狀;相關研究發現,Omega-6與Omega-3正常比例為1:1,但由於現今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之故,使兩者比例失衡並大幅提升至20:1正是導致體內慢性發炎、 濕疹、皮膚搔癢、氣喘、免疫機能失調…等主要原因之一,亦使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的機率大增。趙藥師指出,多攝取魚類或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將有助於改善此現象。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Hopkins University)研究顯示,年長的人每週吃1次魚類,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造成嚴重視力減退的風險會比較低。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Ophthalmology眼科期刊」。 
 
近年來年輕人顯現記憶力嚴重退化出現大腦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而一旦腦功能衰退,連帶注意力、記憶力與學習思考力等,都會明顯下降。除了調整生活作息、適度紓發壓力之外,還必需注意攝取均衡的營養,尤其是食物中影響腦力的Omega-3脂肪酸,對神經傳導很重要,適度補充,而DHA含量會隨年齡老化跟著下降。

研究證實,Omega-3脂肪酸中的DHA為大腦與神經組織中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活化腦細胞的聰明因子,也有助改善腦神經萎縮衰退,預防腦部退化可以避免記憶力快速老化。DHA在人體內自行合成的能力相當低,所以必須從外界攝取來補充。而孕婦懷孕期間若能適度補充DHA與其它omega-3的多元不飽合脂肪酸的攝取,對胎兒智力有益。

Omega-3(DHA+EPA)主要功效
*心臟健康 (降血脂、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
* 免疫系統(各種癌症)   
 *發炎症狀(關節炎)
* 氣 喘               
*乾眼症
*大腦發育            
*痛 風
*產後憂鬱症           
*大腦功能(阿茲海默症、.憂鬱症、 躁鬱症、過動兒)
 
趙藥師提醒:
A.魚油不等於魚肝油,魚油是油脂類,萃取自深海魚類的脂肪,含EPA及DHA;魚肝油則來自於魚的肝臟,主要成份是維他命A 和維他命D;魚肝油攝取過多可能會增加肝、腎額外的負擔,造成中毒現象。
B.一般部份市售魚油,魚油濃度多為30%以下,萃取自大型魚類(有海洋毒物重金屬殘留疑慮),為了節省成本可能使用有機溶劑萃取(殘留有機溶劑之虞),與保麗龍原料聚苯乙烯(Polystyrene , PS)類似!建議應以通過【國際認證品質檢驗合格】及國際品保認証為選擇依據!
Omega-3濃度越高,價值越高,濃度最少應40%以上(符合健字號規範)並同時富含EPA 、DHA才是品質關鍵!
 
Omega-3食用劑量及注意事項:
根據美國心臟醫學期刊,美國心臟學會(AHA), 歐洲心血管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
*一般健康人士:每天應至少補充500毫克的DHA和EPA
*預防心血管疾病:每天應補充800-1000毫克
*三高族群:每天補充2000-4000毫克
 
趙藥師提醒:
長期服用高劑量 Omega-3有可能使血小板數目降低,凝血時間延長,若正在服用抗凝血劑者,例如:阿斯匹靈…等或凝血功能不全者,食用前請先徵詢藥師、醫師的指示下服用為宜。
 
挑選市售魚油Omega-3產品應注意事項 :
1. 選擇有品牌、有信譽的廠商:
由於魚油萃取技術不易,必須擁有精良的技術,才能萃取出精純優質的魚油。
2. 確認原料來源廠牌(是否有標示原料確實廠牌名稱而非只標示國別:原料來自美國或英國...??)及是否來自純淨無污染的深冷海域魚種;且魚油來源選擇10公分以下之小型魚類,屏除毒物累積疑慮。
3. 檢視有否添加足量維生素E:可降低魚油氧化、維持魚油穩定。
4. 確認是否使用蒸餾技術萃取而成,不使用化學有機溶劑萃取,可避免化學有 機溶劑的污染。
5.產品有否歐洲(盟)藥典認證登載,英國標準協會品保認證!並通過【國際認證品質檢驗合格】;投保【產品責任險】;應是較具安全規範及選擇性,進而達到預防保健之實質意義。


風無痕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好油?壞油? ω-3脂肪酸真相大公開--陳安妮
2012/12/10 14:48
【大紀元2010年12月09日訊】問吃哪一種食物比較健康?倒不如思考一下哪種食用油比較好?隨著近百年來煉油工業的蓬勃發展,那些被改變「型態」的植物性氫化油脂(含反式脂肪酸),因較自然界油脂更具備耐高溫、不易變質、酥脆而不油膩的特性,所以早已被食品業者廣泛使用至今,包括人造奶油、奶精、炸雞、洋芋片、甜甜圈、餅乾等,現今幾乎超過90%的食品都可能有它的蹤跡。

已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長期食用反式脂肪,會增加氣喘、心血管疾病、大腸癌、糖尿病的罹患率。自2003年起,世界各國政府紛紛相繼立法,要求包裝食品標示甚至禁用,反式脂肪與容易造成血管阻塞的飽和脂肪,貼上了「壞脂肪或「壞油」的標籤。

「好」的食用油脂也並非不存在,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系列就是箇中代表,通常存在於深海魚類(含有EPA和DHA,為多不飽和脂肪酸)、新鮮蔬果及核桃(含次亞麻油酸)中,它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必需脂肪酸,在身體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包括細胞的生長與組成、細胞間訊息的傳遞、抗發炎及抗凝血作用,可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阿茲海默症的罹患率等。


(Fotolia)


此外,另一種必需脂肪酸-ω-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系列,如:亞麻油酸,存在於蛋、豬肉、麥片、蔬菜油、月見草油、琉璃苣油中,具有維護皮膚健康、降低膽固醇及使血液變黏稠(促進凝血反應)之功能。

雖然近期許多專家學者皆建議,人類膳食中ω-6與ω-3 兩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比例,最好維持在4比1以內(即ω-6不可大於4),但現代人的飲食普遍ω-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攝取越來越高,而ω-3的攝取卻大幅減少,ω-6與ω-3脂肪酸的攝取比率甚至接近20比1,疏不知當人體攝取過多的ω-6脂肪酸時,身體會製造一系列的傳遞物質,造成發炎反應,引起身體的不適。@◇

(本文作者為營養師)

風無痕(murphy201063) 於 2012-12-10 14:49 回覆:

無可取代的天然植物油與精油,萃油過程以不破壞原有成分為原則、成品不脫色去味、不氫化、不添加額外的成分,保有天然植物能量、活性、運用在人體上能夠被吸收利用並代謝,所以選擇天然植物油及精油當做身心保養品。

原理:脂肪酸: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養分

想進入植物油的世界,要從「脂肪酸」談起,脂肪酸是油脂的基本建構物,它的特性正取決於所含的脂肪酸。脂肪酸是人體的重要養分,人體的細胞如神經系統的髓鞘、大腦灰質、甚至每個細胞的細胞膜,都是由脂質構成,若脂肪酸攝取不足,會有反應遲緩、神經紊亂、消化系統障礙、性荷爾蒙失調等問題。

 
 
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的幫助
 
omega-3、omega-6、omega-9脂肪酸三種類型的優點:
 
omega-3--是腦部物質的重要建構物、能促進腦部發育、改善神經質、憂鬱症、平衡腦部發炎、調節免疫功能,如α-亞麻油酸、DHA、EPA等。Ω3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決定了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尤其是視網膜與中樞神經系統。
 
Ω3族脂肪酸在調整和預防人體疾病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這些疾病包括心血管的疾病、乳癌、結腸癌、前列腺癌、自身免疫性疾病、輕微的血壓高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亞麻仁油(linseed oil)含有60%的omega-3脂肪酸,但它不像魚油一般含有豐富的EPA與DHA,它含有大量的α-亞麻油酸,可以供人體製造EPA及DHA。 近年,亞麻仁和亞麻仁油被普及地用於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因它們含有消炎、抗血栓塞和低脂血的特性,並能抑制細胞因子,和促進內皮衍生的一氧化氮。
 
ALA係屬Ω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其第一個雙鍵,位於從甲基端算起的第三個碳原子上。它係為兩組Ω3系列長碳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20:5, n-3)及二十二碳六烯酸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22:6, n-3)的先驅物質(Precursor)。
 
Ω3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理機能:
 
(1) 心血管疾病,諸如血栓症、心肌梗塞、狹心症、高血壓等心臟疾病的預防。 (2) 降低血清LDL膽固醇(壞的膽固醇),三甘油酯,係為血管的清道夫,效果佳。 (3) 抗腫瘤,抗癌效果佳,諸如乳癌,結腸癌,胰臟癌,攝護腺癌的預防。 (4) 促進學習腦力,記憶力,並可防止老化,老人痴呆症。 (5) 促進眼睛機能(如網膜機能)及腦神經機能。 (6) 緩和炎症,可預防關節炎。 (7) 免疫機能正常化。
 
omega-6--能改善經前症候群、經痛等問題,如亞麻油酸、 Y-亞麻油酸、AA等。
 
γ-次亞麻油酸(Gamma Linolenic Acid,GLA)屬於Omega-6(Ω6)不飽和脂肪酸,必需藉由飲食中攝取或由亞麻油酸(LA)經酵素轉化而成。它可以在體內主要功能是合成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
 
前列腺素在身體中扮演很多重要角色,如:減少發炎反應、幫助降低血壓、減少血小板不正常的凝集、協助調節荷爾蒙平衡,以舒解經前症候群與更年期障礙,是調節人體生理機能的重要活性物質。

各種前列腺素的生理機能,如下:

(1) 維持體內正常免疫系統機能 (2) 體內荷爾蒙的合成 (3) 調節血壓正常 (4) 抑制疼痛,發染,感染,致癌 (5) 控制腺的組成與分泌 (6) 調節肌肉順暢與神經機能 (7) 影響細胞膜機能 (8) 調節細胞氧份與營養攝取 (9) 提供關鍵、器官所需能量基質
 
LA係屬Ω6脂肪酸(Omega-6 Fatty Acids),換言之,其兩個不飽和鍵結的第一個雙鍵(Double Bond),係位於從甲基(Methyl group)端,算起的第六位碳原子上。人體的各種去飽和酶(Desaturase)及增長碳鏈酶(Elongase enzymes)會予以積極作用,以創造下游代謝物γ-亞麻油酸
 
(γ-Linolenic Acid), Dihomo Linolenic Acid,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以及其他ω-6系列脂肪酸。
 
Ω6系列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理機能: (1) 缺乏Ω6系列不飽和脂肪酸,皮膚會產生病變(鱗片狀)對水分需求急增,成長率降低,並產生生殖障礙。 (2) 降低血清LDL膽固醇(壞的膽固醇),可預防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 (3) 可抑制脂肪肝。 (4) 掌控免疫系統正常。 (5) 減輕生理痛(月經前症候群)。 (6) 為前列腺素的先驅物質(precursors),係屬必需脂肪酸,並通稱為維生素F。
 
前列腺素PG先驅物質的合成
 
 
 
omega-9脂肪酸:能暢通心血管、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如油酸。
 
(Ω9系列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橄欖油或高油酸品種的葵花油,紅花籽油,黃豆油等,更富含這種脂肪酸。通常富含油酸的食用油脂,其氧化穩定性較高,較可耐油炸,如是高油酸含量的食用油脂,因標榜穩定性與健康性而為消費者所喜愛。 近來醫學報導,認為油酸亦會降低血清LDL膽固醇而亦可預防動脈
 
硬化的風險,然而它是否可提升或確保HDL膽固醇(好的膽固醇)仍有爭議。Lichtenstein (Tufts University, USA)希望有一天能夠找到既可降低LDL膽固醇(壞的膽固醇),又可提升或保持HDL膽固醇的植物油或脂肪酸,尚須更多研究,諸如植物固醇,生育酚(tocopherols),以及其他微量天然物質的配合效應。因此,油酸能夠預防心臟疾病的說法,仍未完全定論。(INFORM, USA)。

油酸(Ω9)比Ω3及Ω6脂肪酸較為穩定而不易生成過氧化物,經食用後,對胃的作用較為緩和,同時擁有促進膽囊收縮作用及小腸蠕動,以致亦易排除便秘。
 
如該上述Ω3,Ω6及Ω9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均具有各自獨特的生理機能,因此,在膳食或食品中的該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乃引起消費大眾的關心與愛好。前兩者係屬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重要的必需脂肪酸,除了各自擁有特殊生理機能而且互為牽制,因此必須維持其最適宜的攝取比率(Ω6/Ω3比率),乃為健康順暢的關鍵。Ω9系列不飽和脂肪酸雖然非為必需脂肪酸,但其生理機能亦受肯定,引起消費大眾的關心。因此,膳食或食品所含油脂類(即其脂肪酸種類與含量)影響健康甚鉅。
 
另外,硬脂酸(stearic acid,碳數18),雖然為飽和脂肪酸,卻不擁有健康負面效應,而它經體內代謝後,轉換為Ω9的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