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4/03/27 17:43:24瀏覽77|回應0|推薦1 | |
生之平心(137) 1.清明之心來自無私的天良,平心的觀察 2.歐美政治制度,是混亂對抗,精明的操弄,若無天良心和聖人教化,國家等著內亂敗光 3.環境會影響人心,但清明君子能隨時像春風 4.溫暖的和風, 成就了生命生機 5.放下所有模式方法,活出完整圓滿的過活 6.六二:黃離,元吉。///黃中色的光明,大吉。 7.(象):黃離元吉,得中道也。///孔子說,黃離元吉是由于行中道的關係。 8.解述:六二陰柔得正,能順從依附陽剛,又得離之中道,具虛中德慧,能忍耐負重,無成有終,又能謙容貞一附麗陽剛中正之道,而不流于急躁、爭訟、虛榮,六二能麗乎中正,畜牝牛之德,此為離之盛美,故曰黃離,元吉,得中道也。 9.鄭玄:此明德能附于其父之道,孝之大者; 10.王船山:庸人後念賢于前念,君子初幾明于後幾; 11.禪解:中正妙定,以此照一切法,使一切法皆成中道; 12.悟元子:此不明而虛心求人之明也,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13.論語: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14.註:訥,遲鈍,言難 .敏,速也. 15.譯:孔子說: 君子講話當寬和平緩,既已說出則當快速行去. 16.按:訥於言則能入中,能全觀,知整體.知輕重有條理,故能敏於行 17.論語:敏於事而慎於言 18.論語:多聞闕疑,慎言其餘. 19.檀弓:其言吶吶(遲鈍,舒小)然如不出諸其口. 20.隨時忘記快樂與不快樂,生命的喜樂和創新隨時來到 21.沒有依靠沒有認同,人生方不退落 22.掃墓,親友四方齊聚,歡樂融融 23.天良和聖人文化是一切基礎,國家人民腦筋都清楚,否則到處充滿私心操弄混亂 24.有成全整體和成全這時代是有心得矣 25.我們的文化從格物感受內外一切萬物和誠意正心開始 26.神明.信仰.權威可暫時獲心安依賴,但不能讓我們有自在之心 27.嬰幼兒感受心靈敏,我們都要保有赤子之心,永遠活潑靈敏和感受關懷之心 28.九三:曰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黃昏之明;若不敲瓦而歌,則得要嗟歎年紀衰老,凶險。 29.(象):曰昃之離,何久也。///孔子說,日昃之離,怎能保持長久呢? 30.注釋:昃—日過午、傍晚也。耋—八十歲之老人。嗟—嘆息之聲。 31.解述:離為日,初為黎明,二為中午,三爻故為傍晚也,而曰日昃之離;也就是離明之極,明極而晦也;明之昏而過中而躁,自以為是,喜爭訟而好虛榮,不知常理,不知安樂自適,故有日暮途窮,倒行逆施,將盡之歎也,因此說,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也;子曰:心之昏則不能久也。 32.論語: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33.說苑:師曠曰: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34.苟爽:喻君道之衰也. 35.莊子: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 36.王船山:衛武公耋而好學非自勞也,有一日之生則盡一日之道,善吾生者善吾死也; 37.樂記: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慈)諒之心生,則樂,則安,安則久,則天,則神; 38.李光地:心昏則不能持久,故哀樂之變速; 39.孟子: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40.悟元子:此用明而自敗其明者也; 41.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42.註:鄰,引申為同志,跟隨者 43.譯:孔子說:有德者不會孤單的,一定有相隨者 44.參考:易乾卦: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45.胡林翼:德亦必不可孤(要結合君子好人一起做事). 46..南懷瑾:能享受寂寞孤單的道德是真道德. 47.論語:有朋自遠方來. 48.論語: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49.坤文言: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50.韓詩外傳:至德不孤,善言必再. 51..鹽鐵論:湯興而伊尹至,不仁者遠矣. 52.真心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53.君子如行善,禍亂便止斷 54.奪學即奪國 55.清楚之心,在全面提升正氣,在回返天良天然 56.父母的慈愛和兒孫的孝順,都是天然的 ,不孝是比禽獸不如,不足以為人. 孝是百善之始.孝有其中道 57.孝不只是慈悲而已,更是報答父母生我養我育我顧我腹我... 山高海深之恩情 58.能入中自能到庸到常 59.仁是道之顯現,慈也 60.智慧非聽来 61.言語是君子感動天下之樞機,由中誠關懷開始,能不慎乎!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