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6/28 07:08:25瀏覽2093|回應4|推薦38 | |
孤寂: 現代社會的通病 將近五十年前, 初來美國不久, 在巴爾的摩太陽報上讀到一篇文章題為: The Root of American Disease is Loneliness (美國的病根是孤寂), 當時感到驚訝。 2016 年四月, 著名醫療期刊「心臟」的一篇報導說:「 孤寂傷身的威力, 與吸煙、焦慮、及工作壓力相當, 會造成心臟病、動脈阻塞或中風, 其威力甚至要比高血壓和肥胖更大」。有報導說,日本每年有幾萬人孤獨死, 常常是死了幾天後才被發現, 即使有些有子女的 老人, 都不能免。 今「二〇一八」年 元月, 英國任命「孤獨事務大臣」以打擊孤獨問題。 英國6560萬人口中, 超過900萬人表示他們經常感到孤獨。 今年六月上旬, 連續兩個名人自殺身死, 轟動美國社會。 其一是著名並很受喜歡的美食旅行家 安東尼波登,他去過台灣三次。 另一位是凱特史配德, 她曾任時尚雜誌的編輯, 創造了深受歡迎的女用手提包, 公司規模龐大。 他們的死因, 各界有很多的分析, 有說是他們對完美的追求, 當他們在事業上登峰造極時, 覺得難以再上層樓, 感到空虛無奈。 在頂峰上的人, 常會感到孤獨, 他們高出一般人的名氣、地位和財富, 使得他們不易過普通人的生活, 而條件與他們相當的人, 人數本來就不多, 卻常有名人間的藩籬隔膜, 就像劍鼠, 感到寒冷想與同類接近時, 卻因刺痛彼此而保持距離。 這情形, 也存在於政治文化和藝術界, 亞力山大、史達林、希特勒、毛澤東、蔣介石、畢卡索、梵谷、張愛玲、三毛等等, 聽說都是生活在孤寂中。 那麼, 美國社會和很多發展國家的人民又怎會感到孤寂呢?越是發達的社會, 人們的經濟越是獨立。 經濟的獨立導致他們文化和知識的提升, 他們主客觀的覺得無求於人, 親戚朋友同事鄰居間, 彼此都少有到對方處表示接近的意願。 表露了這種意願, 表示你的朋友不夠多或不堅強, 各自為了顏面, 常裹足侷限在自己的小天地裡, 寧願孤獨死, 不博他人情。 因此, 社區中住在同一樓層的鄰居, 在電梯中相遇, 能點頭致意,已算不錯, 老死不相往來的現象, 是大都市中大樓住戶的常態。 為了減緩孤寂感, 人們建立了種種社團, 有宗教性、政治性、文化性、社區性、同學會、同鄉會、專業性等等林林種種, 加入團體以抱團取暖。於是, 教會和寺廟中,不乏不信神的人同教友、信徒們參加宗教活動。 大型購物中心, 常可見到不少不購物的遊客,在人群中,或坐或到處遊晃, 或買一杯咖啡, 在咖啡館中坐上大半天,短暫滿足社會動物需要群居的本性。 但是在家中獨居的人, 回到家中, 又回到孤獨的氛圍中, 盼望著下一次的出遊。 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 導致批量生產, 少數人的生產, 可以滿足眾多人的需要, 不事生產和無事可做的人, 仰賴「收益的轉移」(tranfers of income)過活, 但是也因無事可做, 導致孤寂、無助、無聊。這種文明病, 在這自動化越來越發展的現代社會, 還沒有人能找到解決之道。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