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用心愛這世界--兼論嚴長壽的成功管理之道(5-1)
2009/03/06 19:37:47瀏覽991|回應0|推薦0

用心愛這世界

--兼論嚴長壽的成功管理之道(5-1)

1999講於紐西蘭華興協會下午茶

壹、前言

 服務公職近30年,經過一年的反覆思考,終於毅然決定在199972自動提前退休,告別我最美好青春所奉獻的政府及民眾。

人說「人生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成長與學習時期;第二期是為國家、社會與家庭奉獻時期;第三期是為自己、為理想而活的時期。我預90歲,今年剛好52歲,近30年公職生涯中,自認為已奉獻了應該奉獻的心力了,是該真正休息一下,過過自己想過、真正屬於自己優()閒的生活了;很多長官、同事與朋友都很訝異,為何在日正當中、智慧最圓熟的時刻引退?惟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不逾矩」,是逾知天命之年了,我思索過去的52年,除懵懂無知、學習與成長之時期外,確都是日日汲汲營營,在繁重的壓力下走過來;內人常笑著問我:孩子是怎麼長大的,你知道嗎?(請問,您知道嗎?)我確實是不知道;於是我靜下心來思考,思考過去的52年,尤其是近30年的公職生涯中,究竟我失去了什麼?我又得到了什麼?而未來的三分之一歲月,我究竟該怎麼過?最後,我退下來了,且在退休後次日,即束裝來紐西蘭,放下一切台灣辛勤努力的成果、一切的親朋好友,來這裡「一切從零開始」。

在座的各位先生、女士們,您們萬里迢迢來到紐西蘭,相信各有各的思考模式與心路歷程,但這些都是用我們自己的「」來作決定;而移民到這「白雲故鄉」或所謂的「人間最後一塊淨土」,其原因總不出「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讓孩子受更好的教育」,而這樣的目標,您達到了嗎? 您感受到了嗎? (1999年9月23「台灣921大震災」的次日,台灣聯合報有一篇報導指出,台灣人現階段有三大夢魘,即第一為颱風;第二是地震;而第三則是中共的威脅,請問您同意嗎?)

先賢有云「心之為用大矣哉!」、「萬法惟心造(萬法惟識)我們的目標是否達到,是用我們自己的心來衡量、體會與感受;而我們是否快樂或幸福,更是用心來體會、來感受。世界是否美好,存在一心,能用心來愛這世界,我確信您一會過得更快樂、更幸福,更有意義。

楊常務理事伉儷,對我決定來紐西蘭,來前、來後確是幫我極多忙,故在感謝之餘,在其構想「讀書會(後發展為下午茶)時,我極為支持並允為當然成員,故今天我願意「用心」和大家來談談「用心來愛這世界談談心外,也願和大家分享前美國運通公總經理、台北亞都大飯店總裁、前圓山飯店總經理嚴長壽先生,在其199712月大作「總裁獅子心」中,所陳述的他「用心」下之成功管理之道,來拋磚引玉,並以為共勉。

貳、談心論性

常聽孩子說「爸媽好偏心,特別疼愛姊姊(或哥哥)!」;又常聽女士、先生們訴說「()變心了,她()不再愛我了!」,「()真是三心兩意!」、「你真是多心!」。

其實都是正確的,就人的生理構造而言,人都是「偏心的」,因為心臟位在左胸腔內,您不偏心,才真是異數呢!人的心也是「善變的」,請大家「用心」想一想,人的念(念等於今+)頭一直在運轉,心當然隨之而變,您不變心才怪呢?尤其當男生、女生愛的如火如荼時,真想一口把他()生吞下去,變成「()儂、我儂我中有妳,妳中有我」,俾時時刻刻、生生世世永不分離,那種情境,令人真是「只羨鴛鴦不羨仙」;但當對方一旦「變心」移情別戀,而自己又無法「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悟得透」時,愛意頓時便成了恨意,真是「愛之入骨,也恨之入骨」,恨得「欲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真因一時看不開,那人間多少悲劇因之而生。君不見今年台灣報載,有一台灣(或香港)商人在大陸養「二奶」,結果被二奶夥同其男朋友弒殺後烹煮,真是人間慘劇喲。

生理的心臟之維護靠保養,如不願被列為台灣十大死亡之一的心臟病奪去您寶貴生命時,請多聽醫師的話,平時在心理、生理、食物、運動與休閒生活上多注意,如此您就可以「活的越久,領的越多」,再也不會有「時不我矣」慨嘆了。

抽象的心呢,確需我們更時時刻刻注意,我看到很多人在家或出家學儒、修道、學佛,終究其本,「修道,修心而已」;如能時時控制我們自己一顆心,讓他不再善變,讓他的欲望減少,讓他的善念比惡念多,讓他永遠保持一顆歡喜心、慈悲心、平常心、隨緣心,我們將會有足夠的智慧來作最好的決定,我們也將過得更豐穎、更快樂、更幸福。

也許您會問,心既然是善變的,是隨著念頭的轉變而轉變的,究竟在這善變心的後面是否有一個不變的東西存在

有的,確實是有的,君不聞儒家云「修心養性」、佛家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心與性是一體的兩面,性是心的本體,而心是性的作用」,有其搭配在一起,我們才可以看到世界的萬事萬物,也就是世界的表相(假相),而這假相更是隨時空的轉移而變化,沒有一項是永恒不變的,但我們卻執著這些假相是永恆不變的,而緊抓著不放,於是我們無法作到「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悟得透」時,煩惱於是產生;舊的煩惱不去,新的煩惱又來,糾結在一起,我們怎會快樂呢?

有形的心、無形的心與世界萬事萬物都隨時在變。想想您自己,假如您把從出生到現在的相片,拿出來仔細看一看,您一定發覺,不只”女大十八變(!是否醜小鴨變鳳凰?),不,簡直千變萬化!但您的念頭、您的心,一定變化更快,一個念頭,一個世界,不是嗎?從近的而言,您移民到紐西蘭,從想來、到來及定居,您經過了千千萬萬的念頭,千千萬萬的心路歷程,對吧!不只如此,您的心仍然在變,因為您的念頭仍轉過不停,老鄉啊!您的念頭什麼時後才會休息呀?那一個念頭,才是真正的您呀!?

我自己也常在警惕,在台灣住了52,除了1964年台灣台南白河發生大震災,不少房子倒塌與人傷亡之塵封不快的記憶外,何曾想到35年後,在土耳其甫發生大地震不到一個月下,寶島台灣,相信您我連作夢都想不到,竟然發生了「921集集大震災」,多少的房子瞬間倒蹋,多少的財產片刻化為烏有,多少的親朋好友瞬間天人永隔,這世界有形的與無形的都在變,真是瞬息萬變,真無常,何者才真的是所謂的「永恆?

您們知道嗎? 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後山河地貌驟變,根據衛星影像監測比對結果發現,大地震後之台灣有多處地形嚴重改變,雲林、彰化和嘉義沿海地區目前平均下陷五十公分,而彰化沿海因為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的情形更為嚴重。而台灣中部山區震後出現的崩坍地多達一千八百零七處,合計總面積七千二百八十五公頃,相當於台灣有千分之二的面積崩坍了。其中南投縣的九九峰最為嚴重,崩坍面積高達五千九百公頃,文建會規劃的中部藝術村也泡湯了,多少朋友想「移居」的南投的美夢也震碎了。*1 

另外,據土地測量局新出爐的衛星控制點檢測報告指出,台灣本島受到車籠埔斷層位移影響,出現嚴重水平和垂直移位現象。其中災區水平移位量最多的東勢點往西北偏西位移八點五公尺最具代表性,而中部海岸線上的基本控制點則普遍往東北偏西方向擠壓,也就是說台灣島在地震後「瘦身」,東西兩側山脈、海岸線向西部縱谷台中縣市、南投縣擠壓約三十公分左右,愈靠近車籠埔斷層擠壓位移愈多*1。親愛的鄉親啊呀您留在台灣的土地可能也「瘦身」、「位移」了。

想到金剛經上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誠然也!

世間的事與宇宙那來的永恆呢?真是無常!

上個月,在某校一起上課的幾位同學(台灣及國外)突然問我「Morgan! Are you enjoyed in NZ? 」,我毫不加思索的回說Yes, I am enjoying my life in Christchurch! ;但看他(她)們的表情,我知道他(她)們或許過得並不快樂。也許,我們的差異只在一念心,我能,故我能「」得;或許()捨不得,故無所得」,中國先賢造字、造詞真是其奇妙,「捨得,是先、後、有捨方有得;假如您捨不得您的過去、捨不得您在台灣擁有的一切,死報著不放,那您如何能有空間、時間來接受紐西蘭之「從零開始的生活」;假如您捨不得放掉您的煩惱、捨不得減少您的「欲望」,您那來的空間、時間來容納您期求的「安詳、舒適、快樂與幸福的生活」?您那能達到您來紐西蘭的主要目的--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讓孩子受更好的教育」呢?

想一想,電腦的硬蝶或小的磁片(Disk)都有一定的容量,像最新的Pentium 3,硬蝶已普遍作到8G10G,但仍將有一天會用爆;人腦雖謂無限,但仍有一天會用爆的,我們確需時時整理我們腦子裡的東西,該捨的捨,該留的留,以便接納或學習更多、更新的東西;有云”歇即菩提”,能放下舊的一切,您才有空間接受新的一切;想一想,在”衣櫃永遠少一個”的情形下您都會隨拾清清衣櫥,來個汰舊換新,才能永遠會有新衣服穿;我們腦子裡的東西,也一樣,需隨時清一清,您說是嗎?(NZGarage SellRiccarton ParkSunday Market是很好的作法—類似台灣的「跳蚤市場」,我們的腦子也該清一清了,您說是嗎?),確能捨方有得,是千古不變的定律,我們那能把過去的一切都揹在背上來過這一生呢?這未免太沉重了吧!

何謂本性?儒家大學一書中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一書亦云「天命之為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道家老子道德經也說「道可道,非常道」;而佛家也云「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從這些中可看出所謂的明德、天命、性、道,都是指本性,如您能明明德、能知天命(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能率性、能修心、能明心時,則能見性,能成聖、能得道與能成佛。能明心見性,則心是清明無瑕的,裡面沒有欲望、沒有煩惱,比白雲的故鄉」更皎潔,更無絲毫瑕疵;中秋節剛過,不知您是否真的感覺到「外國的月亮比台灣更圓、更明亮」,在「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兒,您是否注意到了,當片片白雲飄到明月下時,月姑娘頓成為「猶報琵琶半遮面」,真是欲拒還羞;惟當清風徐徐將徐志摩的一片雲」吹走時,無私的月光灑滿大地;心如白雲,隨時變化,而性如中秋節的月亮,是永恆不變的。故能明心則能見性,端在個人的修持了(修行就是修心,就是把我們性上的那一片雲移走)

我一直很喜歡印度波斯匿王的一個故事----三歲與六十二歲,能看恆河的心是一個或兩個:

當釋迦牟尼佛在世說法時,波斯匿王前往聽法,有一天,當佛講到「人的心的背後都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性」時。他不明白,百思不解,於是就趁下一次佛陀說法完畢時,即趨前,

問道:釋尊!您說「人的變化心的背後都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性」,我不明白,請為我解說。

佛問:國王呀!你今年幾歲?

國王說: 釋尊!我今年62歲。

佛問:國王呀!你是否看過恆河?

國王說:當然看過,第一次是三歲時,第二次最近,即六十二歲時。

佛問:國王呀!你三歲與六十二歲,能看恆河的心是一個或兩個?

國王說:…………………….

各位鄉親!您說「三歲與六十二歲,能看恆河的心是一個或兩個?」

前面我談過,心是性的作用,是會變化的;而性是心的本體,是永恆不變的。故在近六十年時間,恆河當隨著時空的變化,而縮減或擴大河道,或增加了人為的設施,水量增加或減少了,甚至面目全非,一如我們近六十年身、心的變化難於數計,但都是起於本體()的作用;三歲時的波斯匿王與六十二歲時的波斯匿王,也一定面目全非,但「能看的心的本體--,確仍祇有一個,是永恆不變的。

各位鄉親,您對「三歲與六十二歲,能看恆河的心是一個或兩個?」的答案,究竟是一個或兩個甚或多個?如您的答案是兩個以上時,請您回家後再「用心」的思考(請先想一想,究竟要用那一個心來思考?)

(下續)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