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20 18:50:13瀏覽2827|回應10|推薦180 | |
檳榔林填滿了藍天,好似化不開的秋天香氣 http://blog.udn.com/leelijohn/8457929 茶花小屋 攝影
熟透的檳榔,一整年的成長化作落地的黃顏色 http://blog.udn.com/leelijohn/8457929 茶花小屋 攝影 vv 資深牽牛花 攝影 * * 紅潮登頰看婆娑—檳榔位列四大南藥之首,在全世界有十億消費者的熱帶果物檳榔,究竟有何神秘?
檳榔 —陳斗南 乍嚙面紅發軒汗,鵔鵝風前如飲酏。 人傳此果有奇功,內能疏通外養齒。 猶勝波羅與椰子,多食令人厭鄙俚。 我今已客久成家,不似初來畏染指。 有時食鮆苦羶腥,也須細嚼淨口舐。 海南太守蘇夫子,日啖一粒未為侈。 紅潮登頰看婆娑,未必膏粱能勝此。 ** * 【作者簡介】 陳斗南,生卒年不詳,鳳山縣人。清乾隆間(1736-1795)邑諸生。生平不詳,有《東寧自娛集》一卷,連橫《臺灣通史》藝文志中有著錄。詩作據清修臺灣方志所引輯錄。 (以上錄自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臺灣檳榔什麼最美?蕭籠(今日臺南佳里地區)檳榔形狀上圓下尖,狀似雞心,又稱雞心檳榔,為檳榔的上品。 初始吃檳榔的反應和飲酒相似,臉色變得如一種名叫鵔鸃的雉雞腹尾毛色那般鮮紅,還會發汗。 傳説這種果實有奇異的藥用功效,內能疏通腸胃,外能保健牙齒。比波羅與椰子還有用,多吃使人討厭那種鄉里粗俗氣息。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參冊。 檳榔為棕櫚科喬木,樹幹通直無分枝,可長至一、二十公尺高,簇生果實數百顆,形狀橢圓,屬熱帶植物。嚼食檳榔的風俗至少有兩千多年,是平民與貴族共同的嗜好。南北朝時有記錄,李後主《一斛珠》:「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裏殘殷色可,杯深被香醪涴。 鏽床斜嬌無那,爛嚼紅葺,笑向檀郎唾」,「紅葺」即檳榔。 大陸嶺南、海南島、臺灣等地嚼食檳榔習俗久遠,檳榔在早期先民生活中極爲普遍,東漢時以荖藤拌灰並食。用以送禮待客、平息糾紛。排灣族原住民有檳榔婚宴。檳榔苦澀微辛,臺人吃檳榔在於其藥用價值;南方氣候濕溽,吃檳榔袪瘴癘,消滯去膩,有治痢殺蟲固齒行氣利水功效。檳榔是我國南藥寶庫名貴藥材。 此詩稱臺南佳里檳榔品質最佳,詩人陳斗南(鳳山縣人)入境隨俗吃檳榔。檳榔含生物鹼,有興奮效果,多吃會臉紅心跳,姿態如醉酒,宋蘇東坡謫居海南,曾描寫婦女嚼食檳榔詩云:「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 鄭用錫五言絕句「舂檳榔」詩:「生長蠻煙瘴雨鄉,非關消食饋檳榔。可憐衰齒全無用,薄味仍須借汝嘗」。説明年紀老大齒牙衰,又難以抗拒食檳榔的誘惑,只好用杵臼搗碎檳榔的皮殼再吸其味。檳榔真有如此魅力嗎?因爲我從未吃過、也不想嘗試,所以這便是不可解的疑惑了。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稱「嶺南人以檳榔代茶禦瘴」,形容四大功:醒能使之醉,醉能使之醒,飢能使之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竟然仿佛是仙丹妙藥! 《全臺詩》第五冊收錄施鈺七言排律〈檳榔子〉: 「博物曾看選賦詳,仁頻著號即檳榔。平林幹聳千竿直,近宅花迎十畝香。綠繞羣呼青子熟,紅殘徧許白丁嘗。村墟趁市皆充案,閨閣共珍半貯囊。淡可療飢醫苦口,津能分潤滴枯腸。非關飽腹有茶癖,未必頳顏是醉鄉。盡日交游持以贈,不時咀嚼味尤長。瀛壖自昔稱多瘴,佳實功宜補藥方。」 此〈檳榔子〉詩前半寫檳榔樹千竿聳直林立、開花結子、十畝迎香,當地人傳報採食、買賣熱烈景象;後半敍述檳榔特性與藥效。「淡可療飢醫苦口,津能分潤滴枯腸」的神奇,有益腸胃、耐咀嚼回味及可充作藥方,也是極端讚譽的理由吧。 檳榔果實富含高分子單寧酸,口感苦澀,加石灰(蠣灰)可分解單寧酸。蔞藤、蔞葉增添香氣與辣味。 范咸〈檳榔〉詩:「南海嗜賓門,初嘗面覺溫。苦饑如中酒,得飽勝朝餐。」「賓門」即檳榔。不僅勞動階層喜藉吃檳榔以提神,自古文士亦多有此好。 孫元衡〈過他里霧〉一詩:「舊有唐人三兩家,家家竹徑自迴斜,小堂蓋瓦窗明紙,門外檳榔新作花。」竹徑和檳榔是當時他里霧一帶(今雲林縣斗南鎮)尋常景致,山區村落每見檳榔樹筆直挺立成林。黃叔璥〈番社雜詠〉有二句:「盛植檳榔覆四檐,濃陰夏月失曦炎」,可知大量種植檳榔樹,已濃密得足以遮蔭消暑。 孫元衡〈食檳榔有感〉二首之一:「竹節椶根自一叢,連林椰子判雌雄。醉醒饑飽渾無賴,未必於人有四功。」還是孫元衡腦子比較清明,說了實話,他說嚼檳榔之後,無論醉醒饑飽,都是懶散無聊,未必對人產生如《本草綱目》所言四種絕妙神功。 「少年郎,採檳榔,小妹妹提籃抬頭望……」抒情的湖南民歌竟然有與數十年前在臺灣流行的國語歌曲「採檳榔」(殷憶秋作詞、 黎錦光作曲)一樣的歌詞,不知是誰抄襲誰。原來湖南人男女老少特愛檳榔。有趣的是湖南不出產檳榔,全賴進口,加工為乾果,添加芝麻、桂花、薄荷、奶油等多樣口味。台灣則以鮮果為主。 荷蘭人據臺前無檳榔相關記載,中國南方土著兩千多年前已有嗜食檳榔風俗。墾丁遺址發現超過四千年的檳榔遺跡,足見引進臺灣極為悠久。 早期檳榔無交易需求,栽植面積和產量小。明鄭、清朝移民漸多,原住民及新移漢人也融入檳榔消費社會,形成臺灣獨特的檳榔文化。 國民政府來臺後,經濟發展,種植檳榔成為農民致富之路。高峰期,全台有兩百多萬人吃檳榔,檳榔栽植面積暴增,有屏東、嘉義、南投及花東四大產區。一九八○年代末,檳榔利潤最高。 張湄〈檳榔〉詩所言:「睚眦小忿久難忘,牙角頻爭雀鼠傷。一抹腮紅還舊好,解紛惟有送檳榔。」、劉家謀〈海音詩〉:「解釋兩家無限恨,不如銀盒捧檳榔」,所謂爭訟「大者親鄰置酒解之,小者饋以檳榔」。檳榔用以社交,排難解紛、婚喪喜慶或宴客珍品,是相互餽贈主要禮品,亦為財富象徵。 檳榔原是臺灣人的果品及嗜好品,吃幼果,和蔞藤葉、石灰合食,提振精神、消除疲勞。其嫩梢稱檳榔筍,是名貴菜餚。何徵〈台陽雜詠〉詩句「檳榔筍折春風綠」,說明必須大風吹倒檳榔樹時才有機會享用,今稱「半天筍」。王凱泰〈台灣雜詠〉詩:「誰知瘴霧蠻煙裡,別有花豬二尺長」,花豬即檳榔筍,身價至高。 黃逢昶〈台灣竹枝詞〉:「引得清風拂面來,張葵曾畫放翁梅。何如贈我檳榔扇,一路揚仁到上台。」將檳榔葉鞘製成扇。王凱泰詩後自註提及此扇「傳聞用於士 大夫」,象徵古雅。前清時,檳榔扇如同羽扇綸巾是台灣文人雅士的裝飾物品。 臺灣吃檳榔風氣極盛,保守估計臺灣嗜嚼檳榔者每年檳榔消費超過千億台幣。種植檳榔的農戶達七萬戶。雖説檳榔是中藥一味,名「大腹皮」,有驅蟲、健胃、去瘴癘、止痢功效。然而如今已有新藥治病,而種植檳榔樹破壞山坡地水土保持,臺灣傳統檳榔食用方式行之既久,唇齒皆黑,易致口腔癌。吐檳榔汁有礙觀瞻、不合衛生,檳榔西施亦難免予人不正派的聯想。既然諸多不利,爲何不禁絕嚼食、不再生産呢?原因或許也如抽煙一般,明知不好,嗜者上癮難戒,檳榔又是「臺灣的綠寶石」,商人把握商機,永遠無利不圖,難怪世界上有超過十億的檳榔顧客,僅僅臺灣賴檳榔以爲生的就不止兩百萬人,豈不驚人! 參考 潘富俊(福爾摩沙植物記)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