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1 10:05:26瀏覽1919|回應5|推薦95 | |
十幾年前初學油畫,筆者模仿十九世紀初一位西洋畫家畫作所繪。 因爲根本不熟練,畫中少女衣裙畫得很生硬。不過那幾隻雞還有一點神采。 *** 養雞曲 —林玉書
粒粒爭攫取,得意充飢腹。飽憩綠樹蔭,渴飲曲水曲。 母雛取次相馳逐。覓小蟲,拾碎穀,似覺孜孜希繁族。 每到日西斜,雞栖競合宿。夜報寅,願迎旭。 聲聲唱曉不遲速,五德中偏守信篤,一味狹譎何終局。 富盈倉廩圖知足,縱不荒亡應取辱。 君不見,小雞雛七八六。漸喜羽毛豐,還悲生命促。 良晨有客款柴扉,捕汝殺充下酒肉。 吁嗟乎,虧汝生只轉眼間,畢竟徒為人造福。 籬邊簷下倚笻時,無復鳴聲聞喔喔。 *** ***
【作者簡介】 林玉書(1881-1965),字臥雲,號六一山人,嘉義人。1897年畢業於嘉義國語傳習所,隨即進入嘉義醫院擔任通譯。1899年考取臺灣總督醫學校,畢業後返鄉任職於嘉義醫院,為嘉義市首位臺籍西醫。1911年,與嘉義地區詩人共創「羅山吟社」,1923年加盟鷗社並受聘顧問。1927年,與鄭作型、羅峻明創立「國黌同藝會」,研討詩文書畫。1930年,與蘇孝德、張李德和等人設「連玉詩鐘會」。對嘉義地區文藝社團之參與頗為熱衷。林氏兼善詩書畫,著有《臥雲吟草》、《臥雲吟草續集》、《醉霞亭詩集》外,另有《讀老隨筆》、《六一山人讀書筆記》、《摭拾錄》、《什記》等未刊。 (以上節錄自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析言
喔喔喔,小婢女携著竹籃撒下黃色小米。母雞呼喚小雞來啄食。大夥兒爭著搶到一粒粒米,得意的吞進飢餓的肚子裏。 吃飽了,在綠樹蔭下休息一會兒,渴了就喝彎彎的流水。 母雞和小雞隨意奔跑追逐。尋找小蟲,撿拾碎穀粒,不停的忙碌,希望生生不息。 每到太陽西斜,雞群棲息住在一起。凌晨三點鐘到五點鐘,開始報時。衷心迎接旭日,聲聲唱破黎明,不早也不晚。 古人認為雞有文、武、勇、仁、信五種美德,世人沉溺於貪利欲望中,真要感到慚愧啊。 五德裏講究把守誠信篤實,一味心胸狹隘且暗懷詭詐,如何能好好過日子? 富有到了倉庫滿盈的地步,須懂得知足,縱使不荒誕虛無,也應從中領取教訓。 你沒見到嗎?幾隻小雞羽毛漸漸豐滿,雖覺喜悅,還悲嘆生命的短促啊! 美好的清晨,有客來訪,捉住你當作下酒肉。唉,你的一生只在轉眼間,到底只是白白為人造福。 從此籬笆邊、屋簷下、倚著竹杖時,不再聽到喔喔鳴叫的聲音了。 此詩為雜言古詩,收入《臥雲吟草續集》。 依詩集中之繫年,本詩創作於乙酉年,即西元1945年。 本詩描寫養雞觀察所得,雞群生活景況,如母雞育雛、公雞報曉、母雞和小追逐、尋找小蟲等等,文字生動有趣,雞群的樣貌動態躍然紙上。詩末感慨雞群的生存終究是為人造福、供人食用,有客來訪時,不免淪為盤中肉食,也凸顯人類飼養雞群,原本就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 至於談論雞而扯上文、武、勇、仁、信五種美德,雖不無道理,卻也似嫌矯情。古謂雞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出於《韓詩外傳》卷二「君獨不見夫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鬭,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雞有此五德,君猶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唐白居易《池鶴八絕句·雞贈鶴》:「一聲警露君能薄,五德司晨我用多」,將雞的品德推升褒揚至極,文人之善於聯想與領悟,亦敏亦奇也。 吳景箕五言律詩 〈詠雞〉: 「錦翼花冠秀,丰姿不染泥。頭功紀報曉,五德品堪題。 歌頌錦翼花冠、丰姿清俊的公雞,報曉功勞大,不免又提起那「五德」集一身的美好。雨後風來、疏籬巖桂皆可見此君。末句感傷自身歸不得,芳草雖萋萋,歸心常淒淒。 傅錫祺〈養雞〉一詩: 「不關五德美何如,五母曾傳孟氏書。未許廛囷供口腹,且教蟲蟻覓庭除。 一開始那句「不關五德美何如」,倒是坦白直接、毫不做作。最後一句「老來無肉每愁予」,更是明朗實在;養雞的實用功能,除了少數可作鬥雞賞玩,對人最大的貢獻總是脫離不了「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予人增添營養,並且享受品嘗鮮美的滋味啊! 在以往臺灣傳統農村社會,只要空間許可,家家戶戶都會圈養一窩雞,作為主要的肉食來源與營養補充品,因此養雞是傳統生活中的日常活動。 小時候住在鄉下,家裏也養過雞鴨。那時的雞屋,不是矮小的雞舍或雞籠,是特地用竹子在後院搭建的一間有門有頂、 成人進入也不必躬身的屋子,讓十幾隻雞有個溫暖的家,白天放出去,傍晚趕回來。牠們認得路,從來未曾走失。 那時的雞真自由,陽光空氣中原始的大自然,是牠們玩樂覓食的天堂。我也經常拿小米餵牠們,一邊口中喊著「唧--唧唧唧」,雞群立刻蜂擁而來。 每次去雞房子,懷著期待的心情一一撿拾依然溫熱的雞蛋,標上日期,不免生出欣慰滿足的快感。累積一定數量的雞蛋,就給母雞孵化。數著日子等著孵出小雞的心情很急切難耐,看見毛茸茸的可愛小雞破殼探頭而出,刹那的驚喜,更是美妙! 母雞總是顯得成熟穩重些,不時發出「咕咕咕」的聲響,用爪子扒著泥土和雜草,呼喚或提醒小雞來吃東西。看著雞仔把我撒下的米粒和蚯蚓碎塊一掃而光,真是開心! 有一次,母雞照常領著小雞在野外啄食。我忽然發現一隻大老鷹盤旋空中,深怕她撲來抓小雞。幸好有驚無險,老鷹轉了幾圈就飛走了。 小雞一天天長大,變成大公雞,雞冠鮮紅,羽毛油亮、色彩耀眼,走起路來昂頭挺胸,真有雄壯的氣概。早晨精神抖擻的喔喔啼叫,數家之外清晰可聞。有時,牠們會面對面、頭頂頭,怒髮衝冠似鬥似舞的演練起來,我們小孩子樂呵呵的在旁看好戯。 那個年代,逢年過節才殺自家的雞打牙祭,都是沒餵食化學飼料的土雞,雞湯特別美味,雞蛋也格外醇香。 殺雞輪不到小孩子,看大人從雞脖子割一刀、再滴血幾分鐘的情景,好可怕,至今難忘。當了家庭主婦以後,幸而不必親自做雞的劊子手,只要去市場購買處理好的雞,確實免除了操刀的恐懼。 有一隻老母雞,我們對牠特別有感情,一直捨不得殺,牠就變得好老好老。 最後還是免不了被宰的命運,卻是難過得吃不下呢...。 如今,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養雞已成遙遠的記憶,城市的孩子除非走訪養雞場或鄉村山野,難得有機會看見活生生的雞,更聼不到神氣十足的公鷄喔喔報曉了。 透過這首林玉書的詩作,不禁使我重溫兒時鄉居生活的純樸怡然,想起與雞鴨爲伍的那段珍貴歲月。 *** *** 以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LFhDD3Nb10阿春伯 farm.padashop.com 2010.03.28 母雞帶小雞覓食(二)發現這段影片 ,喚起兒時餵雞和所見母雞與小雞覓食畫面的記憶,雖然平凡,卻十分親切。***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