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8 19:06:58瀏覽3756|回應4|推薦78 | |
香蕉、芒果 —MM攝影 *** 赤嵌竹枝詞十首之二 —孫霖
投來更有菩提果,清供幽齋悟淨因。 *** ***
孫霖,生卒年不詳。字武水,號羨門居士,浙江吳興人。連橫《臺灣詩乘》謂其於乾隆初期來臺灣,曾繪製渡海圖,並徵詩歌詠渡海圖。其作〈赤嵌竹枝詞〉十首之五述及臺灣中元節搶孤的習俗,堪稱臺灣史料中最早出現「搶孤」一詞的詩作。詩註中也述及巡道覺羅四明、臺灣知府余文儀、臺灣知縣陶紹景禁演夜戲事,可推斷其當在清乾隆 25 年(1760)或稍後渡臺。薛順雄於〈臺灣清代竹枝詞價值研討〉一文中,直接敘述其於乾隆25 年(1760)渡臺。 依臺灣四時節氣變化而存活的原生植物,適時成長,發花結果。 在幽靜雅致的書房擺上一盤清淡的水果供品,包括外形像彎彎月牙、又稱「牙蕉」的香蕉,還有土芒果中最高級品的香檨,以及花實青黃,味甘而香,形似蠟丸、枇杷,散發玫瑰香氣的菩提果,滿盤水果氣象一新。身處此地靜修,因而了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業的因由。 (赤嵌竹枝詞其二) 此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叁冊。述寫臺灣特有水果物產「牙蕉」(香蕉)、「香檨」(芒果)以及「菩提果」(香果)。 臺灣曾是香蕉王國,其栽種面積為果類之冠,此應指臺灣原生野生,體型小,微酸,香味特濃。 香檨為臺灣土芒果中的高級品,體型小,圓身, 果肉偏黃,香氣撲鼻。 香果又名風鼓、蒲桃,果實狀似枇杷、蠟丸、小蓮霧,呈黃色,卻散發濃郁的玫瑰香氣,故得名,隨鄭成功軍隊引進臺灣。 以上果物當初為珍貴供品或貢品,今經培育改良,惟菩提果少見,其餘皆家常水果。 蕉,有芭蕉、金蕉。芭蕉不結子。《全臺詩》第二冊張湄〈美人蕉〉:「亭亭青影綠天居,扇暑招涼好讀書。怪底彈文出修竹,美人顏色勝芙蕖」寫重疊著的碧綠蕉葉,大而狹長,在青影下,天然扇子帶來清涼,如此情景正好讀書。花出蕉心,狀如荷,鮮紅可愛,應是經月不謝的蓮蕉。 芭蕉常是引起騷人墨客觸動愁腸的對象,雨打芭蕉葉,都怪多情惹神傷。 南宋李清照詞「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餘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淒清。點滴淒清。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離人與重覆的點滴淒清總是纏綿不休。 明俞琬綸〈芭蕉〉詩「宵來輕雨蕉聲送,蕉雨流情情欲凍。燕領春風窺幾時,開簾放出天涯夢」,由輕雨灑蕉流情而情欲凍,到燕子隨春風翩然飛臨、簾開啓,天涯夢釋放,是一連串從封閉至開朗的情與夢走出天地的心路歷程。 清鄭板橋詩「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纔舒一葉生」,生生不息也代表叠叠情長。凡此皆與芭蕉果實無關,詩人對享用蕉果詠而為詩的似乎不多。 香蕉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水果,最早產於亞洲,逐漸傳到世界各地,中南美、西印度群島、非洲、東印度和太平洋群島也出產豐富。 香蕉喜歡潮濕溫熱的氣候,世界各地幾乎每天都有人採摘成熟的香蕉。當西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帝進軍印度時,就發現當地已有香蕉。印度的智者經常坐在香蕉樹下吃水果,所以大家認為香蕉可以使人聰明。香蕉雖然盛產在亞熱帶、熱帶,但有趣的是冰天雪地也不乏生長在特殊溫室裡的香蕉,因為地底下的火山熱泉產生的蒸氣,造就了寒地的少數溫暖地帶。 小時候,路邊常見香蕉樹,我家院子裏也有一株,只看它的姿態顔色都覺得清涼舒服,那種油亮蒼綠的巨大長形葉片,迎風微動,真是帥美! 香蕉不可放入冰箱,很快就變黑,置於室溫極易熟,因此一次不要買太多。有芝麻點的最香甜,是我的最愛。萬一香蕉太熟,壓扁弄碎加麵粉,拿來做蛋糕、餅乾、麵包、煎餅,都十分可口。或與其他水果一同打汁,特別濃郁香醇。香蕉皮另有妙用,可止皮膚瘙癢,我試過,還真有效呢! 惡作劇的孩子常常故意把香蕉皮丟在地上,害人滑跤,自己哈哈笑,真要不得! 多年來台灣農地逐漸減少,香蕉已非當年公認的最廉價水果了。 最後拿香蕉當題材,我胡謅一首容易寫的打油詩,作為我香蕉課題的結束吧!
香蕉 (筆者作打油詩)
彎彎船身搖又搖,不能凌波隨浪飄。 黃黃皮囊與日變,斑斑點點智慧臉。 成熟穩重多風采,輕解外衣軟玉鮮。 男女老幼都愛她,口口分享讚香甜。 *** ***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