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20 13:37:14瀏覽2967|回應1|推薦23 | |
蔗車(善化糖廠)老式榨蔗石磨--(維基資源共享)
詠蔗糖 —洪繻
炎洲孳大利,豫樟及蔗漿。豫樟煎作腦,蔗漿煎作糖。樟腦璨玉華,糖屑瑩玄霜。餘潤及五洲,饒裕在千箱。一入虜官手,搜剔無粒藏。樟腦供官賣,私販嚴律章。蔗糖加酷例,一擔九輸將。賓筵失旨甘,畫餅充饑腸。粔籹蜜餌間,渴慕饊餦餭。棗杏瓜棣生,無處問飴餳。美洲傳異種,空聞一丈長。熬蒸出膏液,未敷稅吏嘗。鬼機代人力,漏卮永無當。子虛賦雲夢,嘉味滿瀟湘。客至闕甘飲,誰嗜鹽茶薑。甜流不涌地,玄圃空溫湯。赤沙沍麗冰,梅冶滋不祥。
*** 【作者簡介】 洪繻 (1866-1929),原名攀桂,學名一枝、字月樵。日據後,痛恨時局,改名繻,字棄生。彰化鹿港人。彰化縣生員,乙未之役與丘逢甲同倡抗日,失敗潛歸鹿港,自此閉門潛心著述,西元1922年 秋,曾遊故國,有《八州遊記》、《八州詩草》記其事。洪繻工詩文,亦有詩話傳世,兼擅多體。臺灣省文獻會集結出版套書《洪棄生全集》,含:《寄鶴齋詩 集》、《古文集》、《駢文集》、《詩話》、《八洲遊記》、《中東戰紀》、《瀛海偕亡記》等書,詩歌包括各體,題材廣泛。子炎秋曾任立法委員、臺中師範校長 等。 (以上節錄自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補充: 洪棄生學養深厚,才氣極高,抱樸守貞,著作之豐冠全臺。詩作多半涉及清末至日據時期的臺灣典故,關心民生疾苦、天災人禍、政府苛政等等。其詩憂國憂時,充滿悲憫,有「臺灣詩史」之稱。他堅拒與統治者來往,不著洋服,不學日語,不用日本年號,終生穿寬大長袍,在家傳授漢學。日人慕其名,屢次徵聘,皆不就,以遺民自居。 日本當局忌其能寫敢寫,豪縱狂放, 1928年誣告他長子在信用合作社工作,捲款潛逃,日警逮捕他入獄,經年出獄,悲憤抑悶而病逝。
按:原提供資料詩句二度提及蔗槳,猜想應係誤植,蔗糖水是蔗漿,並非蔗槳,故改爲蔗漿。 早期臺灣北部多原始樟樹林,樹齡千年以上者不少,樟腦輸出量曾達世界首屈一指,堪稱「樟腦王國」。 在這地處亞熱帶的臺灣,能生財而獲大利的,便是樟木和蔗漿。樟木提煉為樟腦,蔗漿處理後製成蔗糖。樟腦結晶潔白如玉,糖屑瑩亮似厚霜。出產豐盛,除供應本地之外,運銷五洲各處。及至日本官員接手,全面專賣掌控,搜究查收,無任何自由處置空間。樟腦官賣,私自販售則嚴加科罰。 生産蔗糖須遵循苛刻的律令,繳納繁重的賦稅。生活清苦,請客筵席失去美好食物,只有畫餅充饑。 甜品糕點不外是由米麵粉類,藉著煎炸蒸烤等等烹飪方法,變出種種花樣,甜蜜的調料成分必不可少。油炸製成的麵食甜點,是大衆非常喜愛的食品。儘管棗杏瓜棣之類的到處可生長,飴糖卻非各地都有原料足資利用。 美洲傳來有一丈長的特異植物,能熬蒸出甘甜膏液,由於稅制嚴苛,生産的數量還不夠應付稅吏徵收呢! 雖然機器代替人工,卻如酒器底部破洞,那無底洞始終無法填滿。子虛賦中曾提及湖北雲夢有甘蔗,佳味飄遍湖南瀟湘。 如果客人來訪,沒有甘甜的飲料招待,似乎缺少什麼;誰又會喜歡鹽茶薑呢? 古水名甜流,並無甜水流出。傳說中昆侖山頂神仙居處的玄圃,有奇花異石與溫泉,亦無甜水。煮蔗煉糖原是美事,卻因專賣法令箝制,蔗農反而遭到剝削,引致不祥。
本詩為五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拾柒冊。 蔗糖自清代起,即是臺灣重要風土特產,因運銷各地而聞名於世。 此詩追憶清領時期,臺灣商賈尚可自由從事樟腦與蔗糖貿易,獲得大利。繼而描述日據後,臺灣產糖雖多,卻受公賣制度所箝制,官方大量徵收外銷,以致島內無糖可用。 詩中陳述不平,縱使栽種產量高的優良蔗種,且改採進步的機械化生產工具,但在制度化的無情剝削下,終究無法滿足官方無窮的追索與需求。 説來感嘆,臺灣得天獨厚的氣候與土壤,四季宜於種植甘蔗、生産蔗糖,賺取龐大利益,應能豐衣足食,然而必須供應日本所需,自己則處處掣肘窘困,對照清代較放任自由與日本殖民時期嚴格管控的處置,表達對於後者橫徵暴斂的專賣制度強烈不滿,可謂洪棄生反映社會時事、關心民生、痛斥日本殖民體制的代表作。 甘蔗原產地可能是新幾内亞或印度,後傳至南洋群島。約於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先秦時代「柘」即甘蔗,漢代方出現「蔗」字。漢以前製糖並非沙糖,而是麥芽糖。梁武帝時,陶弘景作《名醫別錄》提及江東所產甘蔗最佳,廣州多年生甘蔗長丈餘,狀似竹,其汁可製糖,有益健康。可知西元六世紀時,已產沙糖。根據描述,與臺灣甘蔗或為同種。 兩千多年前,印度首製純糖,歐洲十字軍東征時,阿拉伯人視糖為藥品,亦作美食宴客。再傳歐洲,為大衆所愛。 製糖原料採用甘蔗或甜菜。將甘蔗或甜菜用機器壓碎,收集糖汁,過濾後經石灰處理,中和酸性,去雜質,以二氧化硫漂白,煮沸糖汁,抽去沉底雜質,刮去上層泡沫,熄火待糖漿結晶,最後置於分蜜機,結晶與糖蜜分離。未漂白者為粗糖。精煉而成沙糖及白糖。古法用石磨壓碾研磨。 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招募漢人來臺耕種,鼓勵種蔗製糖。明鄭時期,由福建輸入新種蔗苗,自泉、漳聘請製糖名師改良技術,臺灣糖增產,主要輸日。 臺灣糖業在清朝後期發展迅速,八成糖廍集中於今臺南一帶。荷蘭與明鄭對糖業採政府專賣,清朝則較有彈性,但鼓勵種稻甚於製糖。臺灣通商口岸形成專營食糖買賣郊商,外銷市場擴大。 臺灣割讓日本(1894年)之前,全臺糖廍已有1275所。日本長期仰賴臺灣進口沙糖。清乾隆年間《續修臺灣府 志》提及日本長崎最愛臺灣貨,包括白糖、青糖、鹿獐等皮「價倍他物」,故日本據臺後積極發展糖業,以求日本食糖豐足。 臺灣開港至失去歐美市場期間,臺灣製糖工人日薪從斗六一帶的16錢到苗栗一帶的25錢,仍為中國福建一帶工資兩三倍,臺人生活大為改善,英國領事曾指出臺灣是當時中國衣著最先進之地。 日俄戰爭(1904年)後,歐美糖商已大多退出臺灣市場。 1905年左右「改良糖廍」興起,全盛期共74家,舊式糖廍大幅倒閉。 日本東京帝大農學教授矢內原忠雄提出「糖業帝國主義」一詞,批判日本在台殖民統治的糖業政策。意即日本來台大糖業商社全面壟斷、高度宰制和強烈剝削台灣本土糖業,產銷、宰制的結果,則是台灣本土蔗農遭殃。 日據初期,力推「農業台灣,工業日本」。1931年後,日本擴大侵華,台灣「工業化」為新政策重點。台糖輸日,扶植日本糖業大資本家來台投資、利用新式設備量產,提高產能,創造高利潤與稅收。 產銷逐年擴張,大榶廠和大商店互相聯盟。1925年起,日資大規模兼併及收購糖廠。三井系、三菱系和大日本製糖系三大系鼎立,佔台灣糖業資本的87%,產糖量佔84%。更合併其他糖廠,瓜分台灣糖業市場和外銷。主要投資者既是日商,產品輸出國是日本,糖業產銷的壟斷和獨佔實屬必然。 1939年,臺灣糖產量達最高峰的141萬8731公噸。經二戰炮火,糖廠幾乎全毀,戰後台糖公司修復製糖所並整併為36間糖廠,糖產量增加,成為台灣經濟主力。然而工商業速興,農業人工轉移,工資上漲,甘蔗資本直線上升。耕作機械化施行,而台灣小農制,農地小又零星、不規則;如遇颱風,甘蔗經常倒伏,無論耕作或採收,障礙重重。糖廠逐漸關閉,產量減少。台灣糖業從大型蔗糖出口地變成蔗糖進口地,如今糖業只佔臺糖公司經濟總量的30%。近三、四十年來尋求轉型,嘗試多樣經營,不過經濟不景氣,已無法彌補虧損。 明瞭台灣糖業的興衰變遷形勢,實工業科技革命的不得不然,惟有理性面對。 日據時期,糖業生產始終是日本剝削臺灣經濟最明顯之例,引入「大規模」資本主義生產模式,以供應日本本土無法生產的沙糖製品,臺人卻無法隨製糖業進步蒙受其利。1945年光復後,臺灣經濟才從製糖業基礎上,努力創造「臺灣奇蹟」。
(參考臺灣糖業史)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