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書《走路也是一種哲學》摘錄
2015/07/20 10:38:38瀏覽222|回應0|推薦19

…… 回來談獨自走路,真正的一個人走,獨行。

可是先要知道,我們從來不會是真正獨自一人。

正如梭羅所寫:「一整個早上我都有良伴在旁,直到某個人登門造訪〔註:《湖濱散記》〕」(他的良伴指的是樹木、陽光、石頭)。

 

追根究柢,經常我們是在遇到另一個人以後,

才更發現自己的孤獨。

所謂對話,其實說的都是自己以及自己的差異性。

慢慢地、隱微地,對方把我們推進我們的自我,我們的個人歷史與認同,也就是說一大堆誤解與謊言,彷彿那一切真的存在。

 

相較之下,當人沉浸在大自然中,

他會不斷受到周遭一切的召喚。

萬物都在對你說話、向你致意,

吸引你注意:林木,花朵,小路的顏色。

風在吹,昆蟲在低鳴,小溪潺潺流動,腳步踏地啪啪作響:

一片交響,回應著你的存在。

 

連雨都是,溫柔的小雨忠實地伴隨著你,你傾聽它的低語,以及那裡面蘊含的抑揚頓挫:雨水彈躍在石頭上時發出清脆聲響,雨勢稍大時彷彿一道道珠簾捎著美妙樂音纏捲而下。

 

人在走路時不可能完全孤獨,因為目光所及,我們擁有那麼多事物,大自然的恩澤,透過凝視這個與生俱來的搜捕能力,一一成為我們身邊的禮物。

 

我們必須體驗峭壁頂端那種暈醉,當我們費力爬上大岩石尖端,我們緩緩坐了下來,壯闊的風景終於無所保留地開展在我們眼前。

 

那些田野房舍、小徑森林,通通屬於我們,為我們而存在。

透過攀升,我們成為了它們的主人,

可以盡情享受這份征服的快感。

當一個人擁有了整個世界,他又怎可能感到孤獨?

登高望遠、看見世界,就是擁有、宰制。

但卻又沒有擁有財產所帶來的不便:

我們幾乎是像偷兒般地盡享世界的壯美。

但並非真的偷兒:因為登高攀爬是要費勁的。

我腳下的一切,鋪陳在我視野中的一切,都屬於我了。

我的目光伸向多遠,我就擁有到多遠。

我不孤獨:世界是我的,它為我存在,與我同在。

 

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

 

雖然烏雲密佈、山雨欲來,一位朝聖途中的賢者堅定地走在山坡上一條長長的小路上,凝視山谷中一小塊已被成熟小麥染成金黃的田。

 

在一大片雜草原之中,在黑壓壓的天空下,這片輪廓清晰的方形麥田顯得明亮動人,搖擺著婀娜身姿讓微風溫柔撫觸。

 

那景緻真是美極了,步履緩慢的賢者盡情享受此情此景。

 

他再走了一段路,碰到收工返家的農夫。

 

農夫目光低垂,朝聖者攔下他,輕輕抓著他的手臂,用激動的語氣低語了一聲「謝謝」。

 

農夫皺了一下眉:「可憐人,我沒東西給你。」

 

朝聖者溫柔地回答:「我跟你說謝謝並不是要你給我什麼,而是因為你已經給了我一切。因為有你每天呵護那塊田地,今天它才能展現出這般美麗。接下來你會比較關心的是小麥的價格。但對我這個走路的人而言,我一路上卻一直從金黃的麥田得到滋養。」

 

老賢者繼續微笑著。

 

農夫挪開腳步,一邊往家裡走去一邊搖頭,把老叟當作瘋子。

 

總之,我們並不孤獨,因為走路時,我們會與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一切產生交感,無論那是樹木或花朵。

 

因此,有時我們會願意走路去拜訪一片綠地、一叢樹林、一座藍紫色的小山谷,就只為了拜訪它們。

 

幾天、幾個星期、幾年以後,我們會告訴自己:

我實在太久沒去看它了。

它在等著我,我必須走路去看它。

 

然後,小徑上悠悠的步履,腳底下紮實的大地,

山巒羅列的輪廓,森林高聳的姿態,

一切又讓我們找回來了:它們原本就是我們的好友。

 

《走路也是一種哲學》

( 心情隨筆心靈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tchell_wu&aid=2622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