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追風箏的孩子》地獄般的伊斯蘭世界映照出美國天堂的榮耀
2011/07/18 12:51:57瀏覽1058|回應0|推薦12

  《追風箏的孩子》是美國2005年排名第三的最暢銷書,也是美國2006年度讀書小組最受歡迎的小說,可說是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本片感覺有點像是想趕在這股熱潮消失前搶拍出來的,因此顯得有些粗糙……據說本片很多內容讓阿富汗當局不很喜歡(不清楚這「據說」有多少的真實性),最後拍攝地點是選在中國新疆喀什,不過兩位擔任主角的小演員都是貨真價實從阿富汗找來的。
  如果抽離政治爭議,也就是簡單觀賞本片,不要深入瞭解其他一些有的沒有的玩意——雖然故事無甚新意,也就是幾乎所有情節都在意料之中;雖然小演員演技不算太好(比《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差十萬八千里);雖然劇本改編的不是很好,如相當重要的哈山的兔唇、索赫拉博的自殺未遂等等小說情節都被刪除,讓很多地方失去說服力;但整體來說,勉強還算是部好電影。
  或許是因為異鄉風情,或許是因為小演員乾澀差勁卻反而不顯油條的演技,或許是因為那種像是命定的無可奈何苦難,很容易就讓人感動起來……有趣的是,看本片時我很清楚感覺出故事的假,本片拍得真的是假極了,每段看起來都滿扯的,但還是莫名其妙被感動了。
  很可能是被兩位童星的純真給感動的,因為在後半段的「英雄救孤」時,看得就有點煩躁坐立不安了。

  然後不可避免的要談談關於本片在政治上的立場。
  很多人認為,這本來就是部美國電影,當然就是從美國觀點來看世界。這點我認為是合理的。我們平時看的好萊塢電影99.99%都是美國觀點,都在宣揚從美國利益為基準的自以為是的道德觀點;只因為不像本片有阿富汗對照比較,就感覺不出來,就糊里糊塗吞下去了。
  於是本片除提供娛樂或某些不很真實有待查證的反思外,還能讓我們瞭解何謂「美國觀點」……我個人甚至認為其實可直接說成是「上帝觀點」——也就是上帝只是美國人的上帝,當初摩西帶領穿越紅海走過曠野的其實是美國人。

  阿富汗在「玩童」(男童扮成女孩,接受舞蹈訓練,然後成為有錢人的性奴隸)上是滿出名的,於是美國觀點裡,「玩童」就成了阿富汗的國粹了,且神學士政權必然也會一起愛死了「玩童」這玩意。但其實神學士屬於激進的伊斯蘭基本教義派,電影裡足球比賽後順便舉行宗教審判加處決是真有其事……想想,不留大鬍子都會有事了,更何況是搞「玩童」,被逮到絕對是唯一死刑。
  其實從《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後,大家對伊斯蘭世界的感覺就是愛搞那套……美國人也很長一段時間覺得華人都該像是老美扮演的傅滿洲(Fu Manchu)那樣長相詭異、個性陰險狡猾,以及《致命的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裡麥克道格拉斯那把打不開Made in Taiwan的爛雨傘。
  因此神學士的壞人也很制式,像是電影裡神學士的代表阿瑟夫:阿瑟夫在小時候就魚肉鄉里,強暴了哈山;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成了壞人神學士(小時偷蔥,長大偷牛,似乎也沒別的選擇了),殺死哈山後又強暴了哈山的兒子索赫拉博——神學士政權是幹了不少爛事,可他們成員也不都擁有這樣悲情的成長史吧。
  有壞人,自然就要塑造出好人來相互對照;相對於阿富汗的有如地獄,美國就美麗的像是天堂了。最後,歸化成為美國人的男主角阿米爾赤手空拳深入地獄,在被落後的、野蠻、愛男色的神學士暴徒阿瑟夫痛打下仍搶救出哈山遺孤索赫拉博;本片以哈山的兒子索赫拉博被帶到美國放風箏作為結束,意指從此以後就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
  此外,因為兩位飾演主角的小演員是阿富汗來的,電影公司指出,他們回到阿富汗後很可能會受到迫害(因為演出了阿富汗的不光榮面)。這傳聞激起了整個美國民眾的憤怒以及聲援……至今,雖尚未有任何證據顯示這兩位小演員受到迫害,但影片本身因此而大大賣座卻是真的。
  由此我們又可看到另個有趣地方,美國觀點其實也就是商業觀點。

  本書是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說,卡勒德.胡賽尼是在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時隨家人逃難到美國的……也因此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卡勒德.胡賽尼非常清晰地描繪出阿富汗的苦難歷史;另派則認為卡勒德.胡賽尼離開時才十五歲,根本就不清楚阿富汗這些年的實際狀況(搞不好連當年都忘了),卡勒德.胡賽尼不過就是個有著阿富汗血統的標準美國人(除極少數的印地安人外,標準美國人全都可被冠為某某裔)。
  要說本書是為政治服務,也太沈重,個人感覺,也就是作者抓到個漂亮的政治正確題材(伊斯蘭世界是壞人,美國人是好人,壞人世界等著好人去拯救),加上自己族裔,稍微加油添醋討讀者喜好而已——有哪個作家敢完全背離讀者?以台灣來說,越成功的作家就越媚俗……好聽點說,就是越接近讀者。
  但無論怎說,「美國」畢竟還是世界上最讓人嚮往的一塊土地。它有它好的一面,雖然好的部分不到十分之一,但台灣自己呢?所以雖然極端厭惡美國那種黑道大哥「只有我說的才是道理」般的霸道,卻厭惡的相當心虛。

謬西 2011.07.16

譯  名:追風箏的孩子 / 追風箏的人
片  名:The Kite Runner
發行日期:2007
類  別:劇情 / 愛情
片  長:128 min
導  演:Marc Forster(馬克.福斯特)
主  演:Zekeria Ebrahimi(塞奇里亞.安布拉赫米)
     Ahmad Khan Mahmoodzada(亞曼德.康.瑪姆查達)
     Khalid Abdalla(卡里.阿達拉)
     Homayoun Ershadi(胡奧馬厄.沙迪)
     Shaun Toub(尚恩.杜博)
     Atossa Leoni(阿圖莎.里奧妮)
     Nabi Tanha(納比.譚哈)
     Saïd Taghmaoui(沙德.塔茂伊)
     Abdul Qadir Farookh(阿布杜.奎德.法盧克)
     Maimoona Ghizal(瑪姆娜.奇查)
     Abdul Salam Yusoufzai(阿布杜.沙朗.尤索夫查伊)
     Elham Ehsas(埃爾漢.艾沙斯)
     tamim Nawabi(坦敏.那瓦比)
     Sayed Jafar Massihullah(薩耶.傑法.馬希胡拉)
     Abdul Azim Wahabzada(阿布杜.阿奇.瓦哈查達)
     Nasser Memarzia(那薩.梅馬奇亞)
獲得獎項:奧斯卡獎提名最佳原創配樂
     金球獎提名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配樂
     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最佳非英語對白電影、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音樂
IMDb:7.7/10 (30,594 votes)  http://imdb.com/tt0419887/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ousi&aid=543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