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萬花嬉春》史上最偉大的歌舞片
2011/04/07 07:28:44瀏覽1429|回應0|推薦4

譯  名:萬花嬉春 / 雨中曲 / 雨中樂飛揚
片  名:Singin' in the Rain
發行日期:1952
類  別:喜劇 / 歌舞 / 愛情
片  長:103min
導  演:Stanley Donen(史丹利.杜寧)
     Gene Kelly(金.凱利)
主  演:Gene Kelly(金.凱利)
     Donald O'Connor(唐納.奧康諾)
     Debbie Reynolds(黛比.雷諾)
     Cyd Charisse(賽德.查里斯)
     Jean Hagen(瓊.哈根)
獲得獎項:奧斯卡獎提名最佳女配角、最佳配樂(音樂類)
     金球獎獲得最佳男演員(音樂/喜劇類)
     英國電影學院獎提名最佳電影
IMDb:8.4/10 (60,510 votes)  http:// imdb.com/title/tt0032904/

  現在普遍認為《萬花嬉春》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歌舞片。跟許多人一樣,之前我只看過金.凱利那段再與裡載歌載舞著名的《Singin' in the Rain》片段,確實很棒,但感覺說它「最」偉大似乎就有點過譽了。畢竟這已經是60年前的電影,難道60年來就沒法拍出任何一部足以與它相比較的嗎?尤以現在電影特效技術之發達,就連《芝加哥》(Chicago)都無法與其相比?
  個人認為,本片之所以特殊,除了它歌舞設計上確有獨到之處(但也沒獨到到舞林第一,而是最佳「之一」),更重要的是,它記錄了從默片走入有聲電影時代的那段電影史,以及勇敢道出了電影的本質:「製造娛樂」……雖然是以種不大正經方式半鬧半舞介紹的——
  如一般歌舞片一樣,男人總是戴著帽子,抓著根柺杖或是雨傘,女人總是短髮圓臉……像是練過輕功一樣人人都能輕輕一跳就上桌子,踩翻沙發。最有趣的是,還都能邊唱邊跳邊露出可以幫牙膏做廣告的滿口潔白牙齒。

  首先當然先說歌舞(想當然的,我不會跳爵士舞,也不懂舞)。我想很多人會認為,唐納.奧康諾比金.凱利搶眼;這是很自然的,唐納.奧康諾屬於丑角角色,而也確實演得可稱之為完美,往後許多電影都用上他那段「跳上牆」的舞……所以唐納.奧康諾也因本片得到金球獎最佳男演員,這是很公平的。
  但整體比重來說,還是沒法比得過導演、編舞、主唱、演員集於一身的舞王金.凱利……本片雖然沒《芝加哥》那種現代感,也沒在它九年後,另一部我非常喜歡的電影《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的強烈社會感,就只是如它自稱的「滑稽諷刺歌舞劇」或「時事諷刺歌舞劇」或「輕歌舞劇」,但它成為後世所有歌舞片的一種原型;不乏挑戰者,卻從沒誰能真正突破勝過它。
  做為原型,本片自然有它致命缺點,像是最後那場歌舞就過份冗長,跟全片故事關連性薄弱,有為跳舞而跳舞的嫌疑。但這也只是從現在如我這般的爵士舞門外漢觀點來看的。
  此外像前面提到唐納.奧康諾的那段舞「逗人歡笑」(Make 'Em Laugh)其實深具意義,不是莫名其妙就突然搞笑起來的。在那段之前,金.凱利先是對自己的「千篇一律」顯示出極度沮喪……於是這段歌舞主要想表達的就是,電影最大功能就是「製造娛樂」。不用害羞,實話實說,電影(或小說)的本質並非是用來擔負什麼偉大的經世重任——所以又為什麼不能為跳舞而跳舞?

  本片最大亮點還是在描述從默片轉為有聲電影時代的衝突與過程,也大大嘲笑了表裡不一「電影神話」。
  片頭開始時金.凱利在中國戲院前不斷提到「尊嚴,尊嚴至上」,以及他的「演藝生涯發展史」,包含:「上一流的好學校」、「在爸媽的朋友面前表演」、「他們非常疼我,我乖的話,他們就會帶我去看戲」、「送我上音樂學院」、「在一所頂尖的戲劇學院磨練演技」、「跑遍全國各地最好的音樂廳」等等。在他口裡說出這些溫馨過往時,螢幕演得卻完全是背道而馳:他從未有過正統舞蹈訓練、在撞球場表演、偷溜進電影院看免費的戲、在低級劇院表演……
  簡單說,就是告訴我們,電影的本質就是造假,比如配音。
  配音,是有聲電影出來後才有的玩意……有聲電影現在在我們來看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就是把演員說話給錄音起來這樣簡單,多簡單的概念啊……就像是電影中的一段對話:
  「我們對有聲電影一無所知」
  「需要知道什麼?只要照原來的方式演戲,再加上對話就行了!」
  可事實上全然不是。在沒前人經驗可參考的情況下,有太多太多技術問題必須克服,像是怎樣才能平均錄下現場所有你所需要的聲音,而克服過程中的種種就全成了有趣的故事。本片笑點很多,最有趣的大概就是那段像是雷雨般珍珠項鍊碰撞聲,以及演員因為轉頭關係導致聲音忽大忽小等等。
  雖然本片最後想出了幕後配音(算後製嗎?我不太懂這些)的解決方案,但其實好萊塢一直相當堅持演員原音重現,於是就出現有《為愛朗讀》(The Reader)的德國人說英語的情況發生……這對華人來說是相當不可思議的,從我有記憶以來,華人電影向來是聲音跟嘴型有點對不起來的幕後配音(直到九○年代才慢慢減少)。華人腦袋向來就比西方人靈活許多——或許是太靈活,以致於就沒出過什麼值得一提的經典大作了。

  八卦方面:據說片中的美聲女主角黛比.雷諾其實才是被配音者,因為她的德州口音實在太重,所以找了貝蒂.蘿西(Betty Royce)來幫她配音。而像是掐著喉嚨說話的瓊.哈根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這些,似乎又顯露了一次「電影神話」的表裡不一;或是說,人生如戲,千萬別對人生太認真了。

謬西 2011.04.07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ousi&aid=5060492